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深化教育,走职能化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之路,即在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性学院设立文献信息专业,专门培养职能化专业信息人才。  相似文献   

2.
日本图书馆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有200多所大专院校根据图书馆法的要求开设20学分制的图书馆课程,并每年为该国培养上万名合格的图书馆员。日本文部省负责图书馆员教育和资历的管理工作,并为符合图书馆法要求的图书馆员颁发不同级别的资历证书。该国有9所四年制的大学设有图书馆学信息学的专门系别或方向。尽管如此,日本的图书馆学信息学专业的发展仍然不够健全。  相似文献   

3.
从澳洲图书情报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员的角度简述了澳洲图书馆学信息学领域的发展及其专业教育的未来。澳洲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从产生至今只有不到50年的历史。作为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澳洲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应该能够向更为灵活、更能适应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在困境中改革发展的美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是世界上图书馆学信息学(IIS)正规教育开始最早,也是当今LIS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但自70年代后期以来,其 LIS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陷入了困境。美国的LIS教育是否就此萎缩、停滞不前呢?笔者试介绍最近10年来美国LIS学院的发展状况,及其为摆脱困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LIS教育提供借鉴。1 重重危机 美国的LIS教育遇到的最大危机,莫过于图书馆学院的纷纷倒闭。从1978年俄勒冈大学图书馆学院宣布关门,到1993年阳伯翰大学LIS学院歇业为止,…  相似文献   

6.
党跃武 《图书馆》1995,(6):16-21
文章对近七年来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认为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前进的道路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生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策略是冷静地面对现实,客观地迎接未来。  相似文献   

7.
美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虹 《图书与情报》2000,(1):59-61,76
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论述了美国在图书馆与信息学教育改革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改革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来通过 Internet 网查询了大量加拿大的高等院校,对其图书馆学、信息学研究生的现行教育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掌握了此方面的一些最新信息,这里,结合国内的教育模式对基本情况作一分析、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图书、情报、信息等相关方向研究生的教育有所帮助。1 概况加拿大现有大学80多所,多数为公立,全部都  相似文献   

9.
党跃武 《图书馆》1996,(1):38-41
中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概述(1988—1994)(续)党跃武3.4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首先,我们来看“硬件”的改善。办学条件中“硬件”的改善,一是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增添。七年来,图书馆学信息学系科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界努力下,引进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认可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美国图书馆学信息学教育认可制度及其认可过程的介绍,希望对国内的图书馆信息学教育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 《现代传播》2002,(1):12-14
从这一期开始 ,本刊开设“传媒观察”栏目 ,意在通过对当下传媒业的潮流、动态、格局等变化的观察 ,发表对于中国电视发展有特色有见地的观点。刘春先生的《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一文以敏锐的眼光洞察着当下中国电视的生存环境与自身格局 ;以犀利的笔法 ,描摹着当下中国电视的潮起潮落与状态景观。名之为“盛世危言” ,绝非危言耸听 ,其动机和出发点实出于一个在中国电视界从业有年并肩负责任的专业人士 ,对于中国电视发展进步的期待与祝愿。良药苦口 ,信言未必美听 ,我们并非完全赞同刘先生的言论 ,但对于这样的用心和表述则表示欣赏 ,也希望读者朋友们从中获得启示。汪文斌与李幸二位先生 ,一位来自媒体 ,一位来自高校 ,用对话方式呈现给我们一幅幅电视经济节目变革的生动映像 ,用情趣盎然的话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节目变革背后的故事 ,用清醒理智的思考给我们传达了一个个关于中国电视传播的新的理念。这个对话 ,本刊将分两期连载。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危机管理基础工作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日常危机管理,即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管理行动,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另一部分是当图书馆危机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针对现实的危机进行的管理,称为危机事件管理,这是对实际存在的危机进行处理。但无论是在日常危机管理还是在危机事件管理中,图书馆都有一些共性的工作要做,如沟通管理、媒体管理、建立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组建危机管理协作网络、营造图书馆危机管理组织文化等。由于这些管理行为贯穿于图书馆危机管理过程的始终,属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文章对这些基础工作从策略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的危机和机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娄蓉媛 《图书馆杂志》2001,20(10):26-28
从图书馆体制与组织结构、图书馆服务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建立新的图书馆理念时所面临的危机,指出危险和机遇是并存的,加快图书馆的改革,促进图书馆事业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图书馆员角色边缘化的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论述了图书馆员角色的历史发展以及边缘化的现状,其次揭示了导致图书馆员角色边缘化的因素,最后提出拒绝边缘化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档案学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面临着三大危机:生源危机、档案学研究方法论危机、档案学研究成果危机。为使中国档案学教育和研究成果更具社会影响力、档案学得到更广泛的其他学科及社会的认同,中国当代档案学还需加强跨学科科研与教育,发展和完善档案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中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还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档案学的研究主题需要有更多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6.
政府危机决策系统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危机是否得到有效的化解。衡量政府危机决策系统效率有两个直观的标准:决策的高效和决策的有效。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用熵对这两个标准进行量化,以期对政府危机处理决策系统效率评价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工作的实际出发,阐述危机管理在党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党校系统图书馆面临的危机.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journalistic coverage of the public crisis that developed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Yediot Aharonot's investigative report about the diving practices of Israel's sea commandos in the polluted Kishon River. The coverage of the Kishon diving crisis is probed via two complementing research trajectories. The first trajectory looks 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sworthiness of the Kishon diving crisis in comparison to two similar crises while addressing the interpretations provided by various involved factors. The second trajectory explores the various frames through which the Kishon diving crises were narrated. The article's concluding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 between newsworthiness and framing.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图书文献联合采编中心的发展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区域性图书文献联合采编中心的发展危机,提出了其明确市场定位.加强内部优化管理,发扬专业优势,提升高效益、高科技的市场形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By providing historical context for the recurring regulatory retreat in the face of structural problems in the news media,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olicy discourse that continues to define the US journalism crisis and government’s inability to confront it. To contextualize this pattern, I compare two historical junctures, the first occurring in the 1940s, exemplified by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and the second occurring in the more recent policy debates during the years 2009–2011, exemplified by the Waldman Report. Both of these historical moments represented a societal response to a journalism crisis, and both entailed deeply normative discussions about the role of media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nd government’s role in managing that relationship. A comparison of these historical case studies brings into focus recurring weaknesses in liberal reform efforts. Specifically, it highlights what I refer to as the “discursive capture” reflected in common assumptions about the prop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government, and how this American paradigm is constrained by an implicit market fundament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