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通过对237名儿童及其父母、老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情绪教导、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情绪教导对儿童攻击行为起抑制作用,而父母的情绪觉察和情绪接受对儿童攻击行为影响不明显;(2)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攻击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3)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在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通过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教师情绪的专业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情绪专业社会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专业社会化的情绪严重阻碍教师专业社会化,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与行为产生偏差。教师努力提升专业情绪智力与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实施教师情绪专业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对其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身心健康、道德及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一般而言,幼儿情绪外显,情绪起伏大,由于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常以发脾气、哭闹等方式直接表达情绪。成人可以以情绪主题类绘本为媒介,引导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理解他人情绪,并尝试用较为丰富的情绪词汇准确而恰当地表达自身情绪,同时尽可能多地运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加强道德习得和发展,更好地促进自身情绪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情绪对其心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个体自其出生以来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无论是幼儿的情绪还是社会化发展,都表现出了鲜明的年龄特点。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礼貌现象和礼貌原则是具有相对性的,一方面体现在礼貌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另一方面,礼貌与非礼貌之间由于具体语境的介入存在表层礼貌与深层礼貌的区别.本文从情绪心理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礼貌的相对性进行分析,尝试找出产生礼貌相对性的社会心理和情绪方面的理据,并对礼貌原则在情绪社会化、表达方式社会化中的位置进行界定,认为情绪社会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礼貌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是如何被习得并渗透至表达方式中的.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需要主观努力的外显情绪调节,然而自动化的内隐情绪调节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发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内隐情绪调节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状态下,由刺激本身自动引发和完成的无需监控的情绪调节过程。与直接操控和测查外显情绪调节不同,内隐情绪调节通过一系列间接的方式来探索,这些方式可大致分为:情绪调节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习惯性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7.
就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环境而言。必须注意课堂教学的情绪调控。本文从两个方面:(1)教师情绪的自我调控;(2)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对课堂情绪调控方面的问题作以探讨,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绪劳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处于急速发展阶段的群体,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复杂的情绪问题,其情绪劳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高情绪劳动者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成为其职业社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王辉 《时代教育》2014,(7):94-95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应当在享用正常情绪积极作用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才能够使自己的身心趋于健康全面的发展。而通常被大家所熟知的情绪调控的很多方式,如宣泄、转移注意力、倾诉、放松等诸多方式方法,往往起到治标而非治本的效果。要真正地做到治本,需要从情绪产生原理,即情绪的ABC理论入手,了解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个体的心态,即对情境事件的认知评价。因此改变自己的心态方是管理情绪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0.
情绪抑制即压抑不被个体所期待的情绪思想、情绪感受或情绪表达的一种策略,长期使用则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通过研究发现,童年期最容易形成情绪抑制,因此,孩子的照顾者一定要多注意引导孩子使用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1.
情绪的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调节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来说,它是通过生理调节、情绪体验调节、行为调节、认知调节和人际调节等途径实现的。情绪管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分析大学生气愤、忧虑、郁闷和开心四种情绪的表现特征,及辅导员管理学生情绪的方法,从而使辅导员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92):157-158
在幼儿园中儿童的各种状况频发,教师面临压力过大、无法有效管理自身情绪的挑战,而这将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目前我国幼儿教师日益突出的情绪化问题除来自工作环境以外,社会和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也有影响,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危害,探究有效管理自身情绪的方法和策略,更好地完成起幼儿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情绪社会化(Emotional Socialization)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幼儿在原始情绪产生的基础上。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的反馈中,那些蕴涵社会意义的情绪的产生过程(刘云艳,1995)。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有助于他们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父母作为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重要他人,是影响幼儿情绪社会化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而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绘画情绪是在学习和训练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每一位成熟的画家都具有丰富的技法能力和观察感受客观事物的经验.而在积累着这两种经验的同时,也不断培养着写生和创作的情绪.绘画中的情绪具有不可改变性和不可缺少性.文章阐述了情绪对绘画的重要性以及在写生中的准备、把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情绪是个体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由三个成分构成: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生理唤起、表情行为。情绪的不同状态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比如,遭遇负性情绪,通常会引起人的不愉快的反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心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对图书馆馆员的情绪管理及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图书馆员情绪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图书馆员情绪的内、外部因素,是实现情绪管理的基础;对馆员进行情绪教育,并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有效情绪疏导机制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何首锋 《教师》2008,(24):82-83
目前我们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常常不注重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只注重行政法规的执行,一旦青少年出现问题,则以罚代教。殊不知,严厉或者不恰当的惩罚可以引起两种后果:一是压而不服,从而使青少年产生焦虑感;二是出现逆反心理,使青少年产生更为严重的反抗行为。两者无论哪一种,都是无形地削弱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形成生动活泼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果把生理驱力、情绪认知和自觉行动统一纳入人格的框架之内,无疑情绪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62名初二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进行排序,筛选出104名被试进行实验。实验采取双因素混合设计,高低分被试随机平均分配到两组,分别观看影片诱发积极或消极情绪,再完成自编测试题,对测试得分85分以上(含85)学生对两组测试的完成用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被试情绪控制能力显著强于低分组被试,实验表明父母给予较多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初中生拥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巨匠,他的音乐温和宁静,以一种纯净的欢乐感动着人们。本将这些特征集中为欣喜和悲悯这两种情绪,并在其主要的作品中寻找它们的美妙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