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南大学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立足共享,提出"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大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变学科壁垒为桥梁,建立贯通式的实践平台,营造大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环境,以成长即成果为出发点,通过宽容失败的制度措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应用自如的物质设备,探索研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大材料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段国平 《湖南教育》2002,(22):35-36
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资深记者、著名节目主持人戈登·德莱顿两人合写的《学习的革命》反复强调:“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因为“怎样学习是比我们学习什么更为重要的问题”。由此想起了黄全愈先生在所著《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提到的中美学生绘画的问题:中国学生在画完画后,总是问“像不像”,而美国学生在画完画后从来不问“像不像”,只问“好不好”。这一现象看似平淡,却折射了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前者强调的是继承性,后者强调的是创造性。回答“像不像”是指复制得…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育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尽管研究性学习已列入国家中学新课程改革计划,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面对创新人才培养这个命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探讨了研究性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几个环节以及如何重塑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角色,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要求社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主要从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性质的设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放性实验等方面着手,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因势利导来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现在正在由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进行转换,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探讨如何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分析目前这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探讨了研究性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几个环节以及如何重塑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角色,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是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强调主体的需要,是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可利用课本资源,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利用地理实验演示与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以及联系生产实践、生活实际或互联网等来设置问题与研究情景。  相似文献   

10.
武真真 《考试周刊》2013,(19):150-151
创新学习是适应变化万千的未来社会的一种学习体系和形式。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 研究性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学习活动,学会自主学习,体验主动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在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对某个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地探讨,进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形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由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而决定的。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其相互关系方面都可选择恰当的题目而开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积极实施"研究性学习",有效促进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韦献强 《中学理科》2006,(11):34-35
相同的物理知识,认知途径可以不同.不同的认知途径,需要教师深入地研究挖掘才能获得;不同的认知途径,学习中所需的思维活动的数量、深度和形式差别很大,要求学习者所要准备的知识技能也不一样,因而学习过程中可供研究探讨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必须依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实际、课时的安排,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情感目标等因素来选择具体实施的认知途径,这样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2002年10月.我校承担《少数民族地区研究性学习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这三年间,我们组的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及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完善,现已初步摸索出符合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特点的物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去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本校的实践,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邓盛梅 《广东教育》2002,(11):35-35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探究问题,大胆发表见解。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及身心特点,本人认为在初中阶段应该以课内研究性学习为主,课外专题研究为辅,立足于课堂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目前,许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问题意识欠缺,对课本的知识不求甚解,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较弱,这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密切相关。研究性学习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科学的方法掌握更多知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使能力得到提高。老师在课堂中,应…  相似文献   

16.
职教界倡导“自学、讨论、研究”的教育模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与课程,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整个生活和科学世界为教学内容,以科学探究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来完成学习。通过自学讨论,探究问题,训练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个性和增长才干。 创新人才的培养,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相似文献   

17.
黄涛 《甘肃教育》2004,(10):15-15
研究性学习是对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不断反思超越的产物,是在改革传授式、灌输式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在一定层面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解决了教育远离生活、远离社会的问题,大大拓展学科知识体系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他们关心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理解和认识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邓忠萍 《湖南教育》2002,(19):42-43
一创新精神是社会对当代人才的要求,而研究性学习中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是学习的载体、创新的起点。学生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有思想的深刻性、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对习以为常的生活,学生要从中发现不平凡之处,从而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的过程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机会。研究性学习没有教材,没有可以操作的本本,没有人们所熟悉的套路、规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选择、课题价值判断、课题切入口、实行步骤…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社会,知识信息迅猛发展,各种资源层出不穷,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信息化的社会赋予语文教学的新使命.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学习方式,备受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但是在语文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开展、如何运作研究性学习,值得我们去深思.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它一改传统的"灌输"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一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在教育实践中回归了学生的天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很多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专题研究的层面上。而对于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认识甚少。笔者在近两年的教研活动中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了一些实践和认识。1 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1.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学阶段生物学的学习从预备班、初一、高二直到高三年级。初中低年级的学生 ,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学习特点 ,教师如果尝试选择一些适合该年龄段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法 ,可激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