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辛亥革命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志士们曾掀起过一个尊黄运动。其表现为:尊黄帝为人文初祖,主张采用黄帝纪年法;歌颂黄帝,祭祀黄帝,并以此为旗帜,号召民众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力求以黄帝的大道精神来确立中华文化的根本基础。尊黄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觉意识;加速了以儒家学说为支柱的封建文化体系的崩溃;促使孙中山及其辛亥志士们思想主张的形成,更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尊黄运动使长期不为人们重视的黄帝文化超越了整个中世纪而在近代得以新生。  相似文献   

2.
尊天重人、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以和为贵、中道而行的理性精神;天下为公、群体至上等伦理观念均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应为我们承继和发扬。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实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社会主义的结合;"以和为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世界大同"思想与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结合,铸造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发展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精神砥柱,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国家发展和壮大的智慧源泉,是学者们不遗余力研究的主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红色文化认同危机、红色文化保护缺失等困境,提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构架红色资源科研平台等新时代红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和谐共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世界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文化底蕴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与未来社会人类对体育文化的需求理念一脉相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这对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祭祀文化起源很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诗经·周颂》通过对周代祭祀活动的描写集中反映了当时独特的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具有特殊人文地域空间特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研究认为:在器物层面上,地域人文特质浓郁的977项民族传统体育彰显具有"文化定义"的中华民族文化外延,凸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生产之总和,是整个"民族体育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在制度层面上,国家民族体育政策的制定、颁布及施行,从政治管理的艺术性和学科发展的学理性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脉络;在行为层面上,定期举办的各类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民族民间竞技游艺活动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规范性"和"原生态常态"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在观念层面上,"民族传统体育"所扮演的群体生产、工具需要到处理和谐民族关系和处理人身心平衡的休闲方式姻蕴化育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到"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明了和外延的拓展,对世界体育一元化发展和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灵魂,精神旗帜和思想武器.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统驭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信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中华各族人民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私家藏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标志;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变迁的结果;是保存文化典籍,传播优秀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读书人的精神生活支柱;是孕育版本校勘学、图书馆学的胚胎。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培育和谐精神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社会需要和谐精神;要通过培育和谐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1.
舞龙运动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之地。在中国的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同时,它又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龙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龙是一种标志———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一种力量———中华民族团结的合力。舞龙运动具有娱乐健身性,在中国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普及性。因此,全民健身运动要普及舞龙运动。文章提出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建立舞龙等级制,要以竞赛促发展,以俱乐部形式,依托社会力量发展舞龙运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动作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华民族的意念中是吉祥、力量和权威的象征,是一种图腾崇拜。舞龙文化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我们应在继承传统舞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使舞龙文化的崭新的风韵呈现于世人,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本文就"2004—2006年度湖南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南县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南县文化底蕴源头和社会文化种种表象的追溯,从南县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群团文化和先进文化机构等方面,湘楚文化精髓在南县人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与体现。南县人在湘楚文化熏陶下表现出的充满智慧的性格特征与创新精神促进了经济发展,涌现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世代相传的南县人敢于博采众长,夷夏相变,在彪炳史册的楚文化指导下,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校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陕西是周文化的发祥地。相传周族始祖后稷居于武功,后来迁至豳地,崛起于岐山之阳。肥沃的周原,使周人迅速强大.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的繁盛,是周人统一全国的起点,也是周文化形成的标志。西周的青铜器和周原的甲骨文,是周文化中的两颗明珠。东周是分裂的,但春秋末期的孔子、老予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却把周文化推向了群芳争艳的新阶段。陕西也是秦文化的发祥地。秦人以勤于耕战和勇于革新著称。从商鞅变法开始的改革,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但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却为文化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天地,使秦文化同各区域文化融合,开始出现全国性的文化。西汉王朝继秦朝之后,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封建经济较为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一次呈现出鼎盛的局面。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思想文化核心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长  相似文献   

15.
西部高校完全依靠自身的发展往往显得动力不足,发展也比较缓慢,而合并成为西部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西部高校在合并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是组织文化的冲突,化解这些矛盾需要进行全面的组织整合,实质上是高校组织文化的重塑。西部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从组织文化融合入手,通过精心打造物质文化,奠定组织文化融合的物质基础;改善制度文化,健全组织文化融合的环境;不断提炼精神文化,加强组织文化融合的凝聚力;促进学科文化融合,提升西部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来以汉族为中心的主体部分的日渐萎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中华传统体育重新焕发多样化生机。保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也是现代社会进行产品设计创作的重要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在一起,在继承与发扬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与改良,能够使产品更具中国气息,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产品设计,使产品恰好传达出设计艺术的形式美;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进行结合,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努力发展独具魅力的产品设计并带给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先秦钱币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先秦钱币所蕴涵的文化包括民俗、文字、农耕、渔猎、纺织等,大多具有元文化的开创性,这些文化不仅支撑了先秦文明的发展,而且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这种为型塑中国人整体气质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我们要汲取其精神内核,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升华无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肥土沃壤。因此,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中华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不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其漫长岁月的发展中,时刻与中国的命运相联系。通过分析龙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揭示其内在精神。其目的在于发扬传播龙文化,提倡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