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克松的"黑匣子"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尼克松访华的前几天,一架美国运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一个秘密的集装箱从机上卸了下来,这是中国人从未见过的活动型卫星地面站.在中方有关人员的协助下,美国的这个卫星地面站便安放在北京首都机场.  相似文献   

2.
期刊览要     
最近一期《亚洲周刊》发表题为《尼克松插了蒋介石一刀》的文章,披露了当年尼克松访华前美台关系的一段历史秘密。文章说,就在尼克松决意与北京修好之时,他派任美国驻台北大使马康卫面见蒋介石,向蒋信誓旦旦地保证美国  相似文献   

3.
锦江小礼堂那条长花带 197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将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4.
市琳  少辰 《出版参考》2007,(1):18-18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相似文献   

5.
王羽佳 《北京档案》2016,(12):36-38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北京动物园作为接待尼克松访华团的场所之一,负责接待尼克松总统夫人和部分官员的参观访问.从1972年2月21日到2月29日,北京动物园共接待尼克松访问团56人参观游园,在选择、护送赠送给美方的国礼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动物园的档案全宗里有几件档案记录了参与接待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的相关情况,从这些档案的背后可以探寻到与这次轰动世界的外交活动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一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毛主席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打开了冻结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头等大事。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来到北京。当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尼克松访华,在周总理致欢迎词后,尼克松致祝酒词,他在祝酒词中竟引用了一  相似文献   

7.
中美图书馆代表团首次互访记略(1973-197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恢复两国间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交往.接着双方公私团体互相访问,开启新一波文化交流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令狐沙 《新闻世界》2007,(10):43-43
前外交部长黄华回忆说:1971年,斯诺结束半年的中国访问,回到在瑞士的家中,忙着撰写他这次访华的新书《漫长的革命》。他还准备在次年尼克松访华前先抵达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邀请尼克松(再次)访华,是在刻意强调福特小心迟缓的步伐和尼克松举世瞩目的破冰之举之间鲜明的对比,从而清晰地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他们对中美关系的进展缓慢深感不满。”  相似文献   

10.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公告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79岁的赛珍珠为此激动不已,上下活动,想尽一切办法随团访华,却被中国外交官明确拒绝。沉重的打击令她一病不起。“周恩来总理托尼克松转送给赛珍珠一套精美的漆盒作为纪念礼物,想以此抚慰她忧伤的心,然而这并不能挽救她的生命。”希拉里·斯波林写道。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出版参考》2006,(5):23-24
2005年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10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虽然这些尝试终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失败,但它们却为尼克松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10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虽然这些尝试终因肯尼迪遇刺身亡而失败,但它们却为尼克松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续上期)3、自办卫星电视应“善假外物”.不一定非得自己发射卫星,完全可以多条腿走路。虽然自办卫星电视节目必须得靠卫星才能成为现实,但却并不意味着凡自办卫星电视节目就得自己国家发射卫星,当然,能够自己发射属于自己的卫星更好,倘若不能,完全可以走“借船出海”向别的国家租用卫星的路子,这一点也不跌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曾拍板租用一颗美国卫星,由这颗卫星完成尼克松访华的卫视传播,周恩来的举措不仅富有政治智慧,而且也符合国际惯例,遍观世界各国,搭别国的星办自己的卫视节目的国…  相似文献   

14.
理查德·尼克松去世了。 我在北京观看了他葬礼的电视报道实况。那天,在他的家乡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雨后天空黯然。总统图书馆旁的玫瑰园里,百草凄然。当葛培理牧师悲痛地宣布一个生命逝去时,这位在中美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访华时的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 1972年尼克松首次访华,轰动  相似文献   

15.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08,(12):66-6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 1979年1月29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应卡特总统之邀赴大洋彼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  相似文献   

16.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始终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世界最敏感的国际话题。1972年2月,尼克松的访华,改善了自朝鲜战争以来中美两国间相互敌视的状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政治大地震。其中,震动最大的当属中国的东邻日本。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急速转弯,一向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日本政府顿感措手不及。多年来一直奉行亲美反华政策的日本佐藤政府,便秘密委托东京都知事美浓部在访华时给周恩来总理捎信,表示佐膝首相“要求亲自访华”,商谈有关事谊,当即被周恩来以“佐藤政府说了不做数”为由拒绝,并宣布中日谈判不以佐滕为对象。  相似文献   

17.
我们之间并没有贸易战。没有人能从贸易战中获益2012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的纪念,同时又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还没有出正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展开了对美的正式访问。2月8日,《中国新闻周刊》特约撰稿杨澜在北京采访了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相似文献   

18.
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是美国众所周知的电视记者,电视界的一位"明星".他主持过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三十分钟《晚间新闻》节目,每晚约有两千万人收看.一九七二年他随尼克松访华,他每天从北京把总统访华新闻,通过通讯卫星传送到太平洋的彼岸.一九八一年五月,又第三次来华采访."他能变幻风云"在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电视网,而在黄金时间播放的新闻节目及其主播人(评论员)尤其受人注意.主播人每天要和几  相似文献   

1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为欢迎尼克松访华.国务院出版口两次检查图书发行情况。1月7日,出版口领导说,尼克松快来了,上级虽然没有布置,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国际形势。图书不多,怎样来配合政治任务?春节前.能出版的新书.尽量赶一赶,加快出版。审批开放的旧书,查查库存数量,能重印的重印一些,出版社要指定专人去抓。书很少,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要保证重点,主要供应北京、上海和抗州,不要全国平均分配。1月13日,出版口领导听了各直属出版社和北京发行所的汇报,再次表示:对这些有条件出版的书,组织力量打歼灭战.努力争取在春节前出版。清理库存图书,组织专人负责,马上挑选出一批古今中外有影响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四、周恩来何时获悉中国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 乔冠华是否与基辛格在红旗轿车里对话? 1971年10月20日至26日,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具体安排,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第二次访问中国。 恰恰在10月26日,基辛格结束访问的最后一天,第26届联大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周恩来何时获悉中国恢复联大的合法席位? 80年代末最早表现中美关系解冻历史的《毛泽东. 尼克松在1972》这样描述: 命运在周恩来和基辛格之间开了一个玩笑;基辛格在谈判桌上说这次中国进不了联合国的时候,联大已经通过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