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诸多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中不注重游客体验的现状,文章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景区旅游产品的设计提出五点建议: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完整的景区景观体系、构建景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诸多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中不注重游客体验的现状,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景区旅游产品的设计提出五点建议: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深人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建设完整的景区景观体系、构建景区旅游活动体系、打造景区旅游体验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服务是旅游者消费的核心产品之一,其内容的丰富度和质量的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整体旅游体验.从技术嵌入的角度对旅游景区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文中分析了旅游景区的服务流程及其功能模块、旅游景区的技术需求及其结构,探讨了技术嵌入旅游景区服务体系的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令人瞩目,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旅游业发展中环境恶化,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以及旅游开发中的无序发展,非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旅游环境管理开始受到重视.其中,旅游景区环境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微观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景区利润的获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景区和景区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环境进行了重新定义,分析了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内容,并从景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角度分析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实现途径,力求为旅游景区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智慧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因其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基础,与旅游者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体验的需求一致,受到旅游业界的关注。景区作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消费的核心旅游产品,其服务质量的水平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及旅游满意度起决定性作用,从智慧旅游的视角出发,以景区服务质量的五类属性为依据,分析智慧旅游在景区的应用和建设对提升景区的服务影响。  相似文献   

6.
蔡静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400-4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憩需求的研究和旅游体验的研究成为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成为旅游企业研发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参考依据,成为景区规划发展考虑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游客疲倦的各种因素,由于游客疲倦会影响游客获得良好游憩的旅游体验,为了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本文提出了帮助游客通过合理选择旅游活动的强度、景区增设观景休憩点、旅行社设计具有游憩弹性的旅游线路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定王陵是许昌市一处待开发的综合性旅游景区,采用"资源价值—开发条件"模型对其进行资源赋存与开发评价,可开发以王陵文化为主题、集民风民俗和山地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产品。运用ASEB需求层次和栅格分析方法考察,显现出该景区可开发产品特色不明、游客体验满足层次不高等资源性短板和发展瓶颈,为此应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服务质量等三方面强化形象建设来弥补产品不足带来的市场缺憾。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自驾车旅游正以其高体验性的独特魅力成为旅游的新时尚。面对这一趋势,传统景区迫切需要对旅游产品与服务进行创新以开拓这一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9.
名人资源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资源,拥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以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在分析其利用与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南安郑成功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完善景区建设,凸显成功文化内涵;增加游客体验,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推进成功品牌建设。以期对南安旅游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开发中,引入基于体验旅游的开发理念,通过挖掘其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者打造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以兴安县灵渠景区为例,探讨体验旅游视角下历史文化景区深度开发的思路和方法,这将有助于景区提高吸引力、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开发速度也在加快,旅游景区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子行业。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落后于景区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作者利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资料,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之一 ,也是旅游产品 (线路 )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旅游景区开发或风景区发展而言 ,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已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旅游产品营销已越来越成为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景区营销 ,乃成必然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必然选择。贵州省一直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 ,希望把旅游业发展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长 ,影响面宽的支柱产业。本着探索的目的 ,本文将以贵州旅游景区的营销为核心 ,通过对旅游景区营销现状的分析 ,全面阐述目前贵州旅游景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 ,试图找到一些适合贵州实情 ,并能快速提高贵州旅游景区营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琴 《中国轻工教育》2016,(4):27-30,79
通过现场调研广西北海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获取景区双语公示语数据,统计其误译类型,分析旅游公示语双语覆盖率及其英译质量,研究景区公示语英译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入境游客旅游体验造成的影响,为规范和完善北海主要景区公示语英译奠定基础,旨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旅游环境,吸引境外游客,提升其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技术、信息及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方式选择自助游。从出发前确定旅游目的地到正式启程,抵达旅游景区,到完成整个景区的游览,需要旅游景区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旅游景区任何一个服务接触点出了问题,或者各接触点衔接不当,布局不合理,都会影响游客的体验,进而影响到游客对景区服务质量的评价。因此,作为旅游景区及其管理者,认识景区现有服务接触链的不足,重新构建及优化旅游景区服务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携程网上宋城景区的游客在线评论为研究样本,结合扎根理论与NVivo研究方法,提取六个核心编码旅游吸引物、景区管理、景区服务、景区环境、服务设施、游客体验来分析智慧景区建设中游客感知情况,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体验、智慧营销、智慧交通和设施等五个方面优化调控,赋予景区文化旅游新内涵,促进智慧景区提升文旅融合水平。文化需求是旅游的内在动因,旅游过程中游客更加重视文化体验和享受,旅游景区的文化古韵、人文风情、传统特色等,都可以发挥文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自2016年以来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业态在我国得到快速推广与发展。文章从全域旅游产业建设视角出发,探讨全域旅游在旅游景区建设中的优势,并提出旅游景区产业建设的“五全”方案,即:培育全域旅游新业态、补齐配套旅游产业链、加快旅游产业服务要素融合,可以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品牌、旅游服务内容、旅游消费产品,保证城市旅游项目的参与共建、旅游经济的效益共享,提升旅游景区建设与发展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验经济地到来,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关注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鼓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整理并筛选携程网、去哪网、马蜂窝网中游客对景区的评论,使用ROSTCM 6软件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并提取高频词,对其进行情感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和高频特征词分析,同时整理负面文本并对其分析,探究鼓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旅游体验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体验感知主要体现在区位交通、景点与方位、景区吸引物、门票价格、景区设施与服务方面.游客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正面感知大于负面感知,游客满意度较高,但对景区门票价格、景区基础设施、景区导视系统、景区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消极感知.针对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溶洞旅游景区升级规划是溶洞型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宁远紫霞岩为研究对象,从溶洞旅游景区质量提升的角度,对其规划开发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紫霞岩溶洞升级规划的感官体验优化,立体空间利用,配套设施完善,开放时段延伸等方面提出了设计的思路和想法,以期为溶洞旅游景区升级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共容利益的视角探讨了旅游景区开发中当地政府部门、景区投资开发商、旅游产品经营者和当地居民等利益主体的理性策略选择。由于旅游景区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政府所拥有的共容利益决定其在旅游景区开发博弈中只能积极与其他利益主体合作,并调动其他利益主体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大众点评网南京汤山温泉度假区4家温泉景区的1万多条游客评价内容为研究对象,构建了5个维度29个项目的温泉类旅游景区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其中口碑和过去经历影响游客对温泉类景区的期望,服务产品、服务传递、有形因素对游客的实际体验产生影响,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是期望与实际体验的对比.研究指出温泉资源本身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从合理开发温泉资源、 深度挖掘特色养生产品、严格控制游客人数等方面提高游客的感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