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人权公约所确立的普遍人权的多数内容在我国的法律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但我国的人权立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与国际人权公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人权立法可从以下方面丰富完善:1.从人权种类上丰富;2从人权内涵上丰富;3.从国际人权的国内法适用上丰富;4从国际人权的国内法救济上丰富。  相似文献   

2.
论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和土地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政策经历了减租减息、征购地主土地和土地改革的演化过程,这种演化是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分不开的,通过这种演化,在陕甘宁边区的老解放区逐渐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每次土地政策演化的进程中,陕甘宁边区政府都有相应的土地法规出台,边区的土地立法涉及到土地政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登记管理、土地司法等方面,内容相当完整,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边区土地管理的法制化程度已相当高了,这些法规在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土地政策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土地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简评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边区妇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边区妇联的有效组织下,为支援前线、建设边区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要以人为本。人权保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人权立法是政治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人权入宪是政治文明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人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充分享有人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共争取中国革命道路的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争取、保障、实现人权和进一步发展人权的历史,这些历史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在抗战时期,从民族矛盾激化、国统区人权状况日益恶化、人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权实践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共人权立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特殊时期的价值取向对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工》2014,(1):45-45
《南方都市报》评论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这是执政党首次公开提出如此行动目标,对中国未来人权运动的发展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可谓意义深远。三中全会对人权保障的强调,是对人权正当性的有力加持,亦是一次让人权完全脱敏的重要之举。迄今为止,中国已加入27项国际人权公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和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婚姻立法对中国妇女婚姻自主权、人格权、财产权诸权利的法律保障,试图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妇女人权保护的历史性贡献,从而为完善当代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工业开发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条件下的陕甘宁边区普及教育,是指针对少年儿童的小学阶段的教育和针对成年人的非学校的社会教育。其中小学教育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两个层次,社会教育分为在职干部教育和不脱产的工农兵商的群众教育两个层次。小学教育是针对所有7-13岁的适龄儿童的,在职干部教育是针对所有干部的,群众教育几乎是全民性的。从教育条件看,  相似文献   

10.
环境人权作为环境法的基础权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相较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我国环境人权立法过于原则,不具有实体权利性质,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陷和滞后性,司法保障严重缺失,致使公民基本人权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将环境人权入宪,尽快完善环境人权法律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环境救济机制,以期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利在现行法律体制下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在立法工作中,应增加、充实、完善有关弱势群体保护的内容,以彰显人文关怀、保障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商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区域内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战争、地域限制、政府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主要有:门类多、规模小、专业性不强;与边区公营商业相比,私商在数量上占优势,但资本大小却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商业资本与土地关系密切;商业的战时化、作坊化等。  相似文献   

14.
人权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问题开始为国际所关注。它不仅促进了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也促进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全。现代人权不仅国际化,而且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人权的局限。自80年代以来,人权问题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方面。某些西方国家妄图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推行强权政治。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在人权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国防最高委员会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为适应战争需要而设立的一元化最高领导机关,它凌驾于国民党中 央、国民政府、五院和军事委员会之上,融党政军大权于一体,是一个决策与执行相统一的机关。它的成立标志着国 民党战时体制的最终形成,从法律上和制度上确保了战时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统一。这一方面适应了抗战的需 要,对抗战起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从法制上确立了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将国民党一党专政推向极端。  相似文献   

16.
孟繁华 《红领巾》2004,(6):140-141
学会作为科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对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会管理水平,应对学会的历史与发展、含义与特点、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为巩固和发展陕甘宁边区政权,中国共产党针对边区军民温饱、卫生防疫、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采取了多项举措,初步解决了军民的基本生存、生命健康、生活保障、文化需求的问题。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在这里,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带领边区人民进行了经济文化建设,并创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改变了陕甘宁边区落后的文化面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中共中央确立了“国防教育”的方针政策,陕甘宁边区的师范学校将历史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是师范学校所独有的使命和担当,具有政治性强、切合实际、富有灵活性、符合教育规律等特点。通过历史教育,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且为现代师范学校历史课程教育的开展积累了经验,在全面抗战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本详细阐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立法对美国高等教育及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资助、引导和管理的三种效力,并用法律本和高等教育发展事实例证了三种效力在美国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