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湘晖 《现代语文》2001,(3):39-39
《促织》一文在情节处理上极为讲究,运用了跌宕、抑扬、张弛、衬托、擒纵、夸张、照应等七种技巧;现在把这七种技巧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促织》作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名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其情节构思的巧妙当是一重要原因。著名作家孙犁说:“小说的情节,就像人体的脉搏,它表现着作家和作品的健康和气质,从总的方面来看,整个情节就是作品的整个生命,它无疑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促织》一文的情节结构是围绕着促织的得与失展开的,作品在促织的得失更替的情节发展中展示着人物情感的悲与喜。  相似文献   

4.
《促织》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力作《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倪文锦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三册中选入了这一篇目,在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其主题作了这样的说明:“…通过成名一家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吏治腐败的现  相似文献   

5.
《促织》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力作《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倪文锦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三册中选人了这一篇目,在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其主题作了这样的说明:“…通过成名一家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吏治腐败的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作者对清代黑暗统治的不满……”毋庸置疑,作为一篇“浮白载笔”的“孤愤之作”,《聊斋志异》的写作意图并不难去把握,但若将《促织》一文的主题这样概括,则未免有失偏额。下面笔者就谈一坦白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变形记》与《促织》在成时间,政治气候和写作土壤等方面的比较,剖析了蒲松龄在《促织》中所蕴藏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佳作.故事尽管并不繁复,但情节结构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如九曲黄河,一波三折,具有非常迷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一、生平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洪山区蒲家庄人。因蒲家庄东头有柳树成荫,树下有清泉,所以又号柳泉居士。他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从他祖父蒲生纳开始衰落,到了他父亲蒲槃,因为生计所迫,早年就弃学经商,但也没有挽回他家境衰落的命运。蒲松龄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里,由于生活地位逐渐下降,他在贫困的生活中渡过了早年.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一生著作丰富。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此书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与艺术才能的真实展现。  相似文献   

10.
蟋蟀,《释诂·释虫》中释为“蛬”,别名促织,又名趋织、蛐蛐儿,因八月桑蚕巢茧,蟋蟀繁衍正炽,其鸣声如“促织”,故名。蒲松龄以此为文名,涵用本义,勉人走正道也。在蒲氏《促织》前,《明朝小吏》中有一个“骏马易虫”的故事:“帝酷好促织,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数十金。时枫桥一粮长,  相似文献   

11.
[晋]崔貂《古今注·鱼虫》:“促织,一名‘投机’,谓其声如急促也.”检《诗纬·汜历枢》“立秋促织鸣,女工急之,候也。”查《尔雅疏》:“里语日:‘促织鸣,懒妇惊’。”可见,蟋蟀是一种候虫,它鸣叫于秋天。纺织女工闻见它的鸣叫,知道天气变凉,急忙投机抱杼,织布裁衣,防寒御冷。因此蟋蟀又叫促织。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分析】《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被耽误的‘史诗’级的巨著"(毕飞宇语)。它首先全景式地展现明代皇室尚斗促织,官员媚上,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再通过描写小人物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饱受生活中苦难和压迫带来的痛苦,但最终通过"子化促织"解除了危机,得享富贵荣华的生活,以喜剧的结局蕴含悲剧的意蕴,从而表达对统治者的讽谏意图。其叙事艺术上主要体现通过叙事节奏的跌宕起伏、叙事时间的预叙、叙事视角的转换带来丛生"悬念",通过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了两篇关于变形的文章,一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篇是蒲松龄的《促织》,一个是人变成了甲虫,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那么,除了变形这一点两者相似之外,两篇文章是否还有可比之处呢?  相似文献   

14.
《变形记(节选)》和《促织》这两篇课文有着同样的"人变虫"主题,这给教师践行"1+X"的阅读理念提供了素材,适合采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1.导语。“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给蒲松龄的高度评价。我们这篇小说写的是?“促织”(学生答)”。讽没讽刺贪官污吏?“讽刺了(学生答)”。通过一只小虫子也能讽刺贪官污吏。可见蒲松龄确实是位高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蒲松龄先生的小说,去领略这位高人为我们创造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了两篇关于变形的文章,一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一篇是蒲松龄的《促织》,一个是人变成了甲虫,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那么,除了变形这一点两者相似之外,两篇文章是否还有可比之处呢?卡夫卡(1883—1924),生活于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这是欧洲有名的君主专制国家,长期以来对外侵略、称霸,对内实行家长似的暴虐统治和民族压迫。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突现出来。人作为社会的主人此时已成为被钱、物、机器控制的奴隶,丧失了自我,成了孤独无依,任凭外在力量摆布的“非人”。卡夫卡以他的敏感和切身体验充分感受到…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卡夫卡,一个是中国清初文人,一个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小说家,国籍一中一西,作品相隔200多年,本不可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作品《促织》和《变形记》却表现出惊人相同的创作指向,正如钱钟书先生指出的那样:“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谈艺录·序》),在中西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社会情态背后,存在着普遍的“文心”,为我们提供了文本解读的巨大价值。一、创作指向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己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一、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这句中的“覆算”,课本注:“算帐,追究,”这样解释,“覆”字没有着落。按《说文》:“覆,(?)也。一曰盖也。从西,覆声。”段玉裁注云:“覆,反也。覆、(?),反三字双声”,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更明确指出:“覆有倾覆、覆盖二义,相反而实相成也。本部诸文,若西与覆,乃  相似文献   

19.
清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的《促织》,以一只虫———蟋蟀为线索,演绎了一个令人辛酸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百姓的深切同情。这篇小说,不仅以它反映的社会意义的深刻著称于世,更以它曲折多变、起伏跌宕的情节发展,主人公成名悲喜交织、大起大落的情感变化而牵动读者的情思,以主人公命运的乖戾而撞击读者的心扉,激起强烈的共鸣,产生绝妙的审美艺术效果,而且给后学者提供了一个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精美蓝本。学生掌握了伴随情节发展而产生情感起伏的…  相似文献   

20.
此物故非西产此句课本只注“西”字,说“这里指陕西”。我认为,仅注此字,容易误会。学生会把此句理解为“这虫儿本来不是陕西所产”。果这样理解,当然不合原意。蒲松龄不会认为到了明代或清代,陕西竟还没有蟋蟀(促织)。因为周代的《诗经》中的《七月》,写的就是今之陕西一带的事情,那里面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蒲松龄肯定是背得很熟的。所以,这里的“产”字当作“名产”或“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