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虎娃儿童文学精品丛书》汇辑了当代湖南优秀的12位儿童文学作家的佳作,集中展示了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的重要成就,也较为鲜明地折射出当代湖南儿童文学的创作特色:坚守儿童本位立场,具有浓郁的生活实感:善于从经典作品中吸取营养,提升审美境界;显示出鲜明的湖湘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区域风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时人对鲁迅先生的研究多注重其杂文、小说、散文诸类,而鲁迅先生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奉献却是一片鲜有开发者的生荒。本文就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以翔实的材料论证了鲁迅先生如何热爱关心儿童文学,及其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为当代儿童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创作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河北当代文坛抗战题材儿童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其成功得力于作家熟悉根据地军民抗战生活,颂扬真、善、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重新阐释了儿童文学创作,这一阐释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以往的儿童文学创作;同时,当代“低龄化文学创作”现象又在重新阐释着文艺学的基本创作理念,这一阐释更进一步催生着当代文艺学学科构建的开放性形态。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一直都是密不可分。儿童文学创作经历了为儿童教育服务,挣脱教育的束缚,争取其文学独立性,直至抨击现行教育体制,颠覆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过程。但是,教育性始终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之一,对儿童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茅盾对现代儿童文学的历史贡献单元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茅盾,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茅盾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成长和发展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作出了别人无法替代的历史贡献。他的儿童文学编译、创作和理论批评构成了他文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在儿童文学领域内,最为敏感的是儿童小说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着某些当代观念和当代审美意识。一、中国儿童文学里的"教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新疆当代儿童文学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与近年来新疆各界对儿童文学的重视、作家队伍的建设等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新疆当代儿童文学在21世纪呈现出文体的丰富性、题材的地域性、新疆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的塑造性等特点。拓展21世纪新疆当代儿童文学的深层发展,使其走向多元共生的创作状态是今后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这样的例子:从创作儿童文学起步,试笔小有成功以后就悄渐逃亡,从此把当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当做蝌蚪的尾巴,舍弃了,从此不愿被人提起。外国却多有这样的例子:在成人文学文坛赢得稳定的崇高地位以后,转身自觉为孩子写作,于是成人文学作品与儿童文学作品双线传世,即成人文学史上和儿童文学史上都有其辉煌记载;也有的是转身为孩子创作以后其才华大放异彩,儿童文学成就盖过成人文学成就,后人就只把他作为儿童文学作家来记念了。《狐狸和熊》的作者,活跃于20世纪上半期的俄罗斯的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属于成人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创作历程,在儿童文学领域内,最为敏感的是儿童小说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着某些当代观念和当代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艺术美学的高度,较为全面而深刻地评析了当代云南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个性;全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云南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艺术追求。作者力求勾勒出云南儿童文学在全国儿童文学领域的地位,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简单的将其归于说教、自我保护的工具,甚至糊弄孩子的"小儿科"的陈旧观念盛行,哲理性美学智慧的丢失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文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哲理性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从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哲理性缺失的原因探求中去呼吁哲理性美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曹文轩是新时期以来成就较为突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其作品创作往往借助儿童视角,取材于乡土生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儿童成长中所经历的苦难与真情,字里行间氤盈着浓郁的悲悯情怀,牵引着人们对真善美的永恒追寻。作为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曹文轩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可谓实至名归。以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为例,将其作品与西方儿童文学进行比对,通过把握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彰显"中国儿童文学已完成走向世界的任务"这一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4.
董国超 《成才之路》2009,(15):92-92
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主编的《中国孩子的好榜样》传记丛书,邀请了当代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主笔创作。该丛书的第一辑在2006年刚一面市。就得到了小读者的认可。现在,该丛书的第一辑已再版印刷、第二辑也已出版发行。我们相信,这套丛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茵可夫  陈俊 《小学生》2008,(1):82-83
茵可夫,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学时代学习采矿专业,毕业以后长期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一九七三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过九十五部作品,其中一部分被译成二十四种文字在各国出版。这本《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被评论界誉为“描写童趣的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秦文君是当今创作成绩辉蝗并广受少年儿童读者欢迎和热爱的作家,她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创作,把儿童文学事业视为最美的事业。秦文君完全是用一颗爱心来创作的,她重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强调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感,能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秦文君又完全是用一颗童心来创作的,她极力宣扬其“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强调创作目的的“为儿童”和创作原则上的“少儿视角”。  相似文献   

17.
戴春勇 《教师》2015,(2):12-13
湘西地区儿童文学创作作为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深深植根于湘西这片现实与历史的土壤,其生动展现了湘西这片独特区域内秀美的风光、历史或现实的生活情趣,又试图以儿童的视域去认识湘西浓郁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与其特有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儿童文学,由于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很多作品的幻想性不如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也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富有想象力的诗意作品增多,但是由于受到当代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也还是存在想象力匮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因此,用想象为儿童撑起一片诗意的天空则成为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创作既有文学创作的共性,也有儿童文学创作的个性。儿童文学创作的共性是,它和成人文学创作一样,也是主体和对象的和谐统一、生命融合。儿童文学创作的个性是由儿童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的不一致性(主要是读者的特殊性)决定的,儿童文学是成人写给儿童看的文学,读者(儿童)的心理特征、接受程度和审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创作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的二重性、创作对象的限定性、文学形象的特殊性、创作风格的空灵性、语言表达的浅近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现当代儿童文学以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依据,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我国的儿童文学直到上世纪末,其创作和出版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三个层次的中国儿童文学读物的创作和出版呈现出了活跃、驳杂和丰富的景象。本文通过了对我国现当代儿童文学重要性和标准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分析了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