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方高等院校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地方高校生命教育内容构成应包括认识生命、生命责任教育、体验生命、生死观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以独立式生命教育课程为主,活动体验式生命教育结合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作补充;师资方面培养专职生命教育师资与提升各科教师生命素养相结合;综合体系方面建立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地方高校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使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珍爱生命、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努力建立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不仅能起到指导大学生珍爱生命的作用,而且还能帮助这个群体正确理解生活的意义。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更应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此,文章结合作者工作实践,阐释了高校思政工作中"生命教育"的要义,重点探讨了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生命教育"的五个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儒道释生命哲学是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精要所在,本文在论述生命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儒道释三家生命哲学文化的脉搏.在其视域下,后疫情时代可从构建生命教育多元课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探索主体间性生命教育教学模式;家校社携手共建育人体系,形成生命教育共同体等路径促进生命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认知不足、大局意识淡薄、责任担当欠缺、心理韧性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文章提出增强大学生大局意识教育、思政教育认知、责任担当教育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由于目前高校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弥补大学教育的缺失。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对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教学内容设计。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对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个章节教学进行了设计,提出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策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会珍爱生命,在遭遇挫折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命,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目标,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长春市二道区春城学校始建于1964年,现有教学班17个,教职工87人。学校坚持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办学思想,努力打造"生命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开设生命教育课。同时进行学科渗透,将生命教育同语文课、品德课、健康课等教学相结合,通过编写、表演课本剧,对学生进行文本感染,提升生命感悟。学校还以体验活动为辅线,开展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展示生命、关爱生命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7.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的真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和方式,回归生命的本真,开发生命教育的功能。要加强对生命的关怀、体现以学生为本和对学生的尊重。这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尤其要加强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它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要求,生命世界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家梁漱溟的教育本体论思想是与其哲学本体观相一致的,强调对受教育者生命的关注.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全生命、教养生命,情意教育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教学实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并强调亲密师生关系的构建;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距离.梁漱溟生命教育本体论与当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紧密相连,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每门学科都担负着生命教育的责任和使命。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生命教育的蒙蔽和缺失,高中英语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化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生命的素材,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起步晚,当代中国的高校生命教育并不完善,迫切需要建立高校系统的生命教育体系。儒家生命观的“仁者自爱”的珍爱生命、“仁者爱人”的生命追求、“生死具善”的生死态度与当代中国所提倡的生命观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因而以儒家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作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着教育环境不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学生自身生命自觉性低等问题。以儒家生命观作为指导,创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提升学校的生命教育活力,提高教育主体的生命自觉性,建立中医药院校独立的生命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生命观,提升其生命意识、培养正确生死态度、促进其实现生命价值,并有利于中国生命教育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三生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它属于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是新课程改革下新开设的一门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门课程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贴近实际,从现实中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活、更好生存"。这一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育途径并非是单一的,它可通过学科渗透、常规管理、家庭教育、学生团队体验等多种途径进行。而"国旗下讲话"则可以作为"三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公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安院校肩负着"全日制"普通教育学习与"岗位教育"培训人才、提高警察战斗力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任务.但无论从哪个层次上来说,如果忽视生命教育,将容易造成我国年轻一代警察缺乏对生命理性的、科学的认识,使年轻的警察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必要的尊重.本文探讨了公安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几种融入生命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在化学实验及化工生产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珍爱生命,保护地球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职体育教学的生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生命教育的理念受到人们的关注。生命教学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的方向,能够加强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生命教育,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提高。文章中对现阶段高职体育生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几点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苦难的描写,这些对苦难的描写并不是为了简单的要揭示苦难本身,而是要通过苦难来诠释生命的可贵。余华在他的作品《活着》中对苦难做了全面的呈现,体现出了余华的"生命意识",即:苦难是人类必须去承担的,但在苦难中我们应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倡导人们珍爱生命、珍惜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对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理念出发,重新审视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发展逻辑;教学组织实施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动态生成性。并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对高职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了构思。提出:制订关注生命、发展生命的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强调生命间的尊重,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构建生成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和化学教育,并不仅仅是学科教育,而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化学是一门文化,是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没有化学,就没有今天的科学成就,也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变化,化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排斥人文的倾向,使得自然科学显得有几分狰狞的嘴脸。在化学教育中,要把科学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使教育教学生发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  相似文献   

20.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要求,生命世界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饲养观察活动是认识生命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通过长时间对动植物的养护、观察、记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一种负责任的勇气,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蚂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动物,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