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9年法国国庆阅兵式上.法军公开展示了一套、“装备通信一体化步兵系统”(FELIN),使人们首次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目睹了“未来士兵”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7月4日法国国庆阅兵式上。法军公开展示了一套“装备通信一体化步兵系统”(FELIN),使人们首次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目睹了“未来士兵”的风采。 所谓“未来士兵”,是法国萨基姆国防安全公司按军方要求,耗费10多年时间研发成功的一套将通信、武器和服装融为一体的单兵作战装备系统。  相似文献   

3.
“二战”中英国的“弩炮”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弩炮”行动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政府制定的夺取、控制或击沉法国舰队的武装行动计划。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很快突破了法军防线,英国远征军不得不撤退回本土。6月7日,当德军突破法军索姆河防线,直逼  相似文献   

4.
由陈旭麓主编的《近代中国八十年》关于马尾海战有这样一段叙述: “这时,(指法国侵略舰队开战时)福建水师的舰只还没来得及起锚,便被法军优势炮火击沉两艘,重伤四艘。广大爱国官兵义愤填膺,奋起还击。尤其是旗舰扬武号,在驾驶官詹天佑和管带张成的带领下,不顾何如璋的禁令,事先做好准备,当法舰发起炮轰时,立即沉着应战,用尾炮准确地袭击法军旗舰伏尔泰号,击毙六名法军,险乎炸死孤拔。” 根据陈氏史书这段文字,张成顺理成章应该成为马江海战抗法战争的民族英雄,何  相似文献   

5.
为了绞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阻止其对欧洲的影响,英国支持欧洲各君主国先后组织七次反法同盟。为了反击反法同盟的进攻,拿破仑同反法同盟各国进行过多次战争,其中奥斯特利茨、埃斯林、瓦格拉姆、莱比锡、滑铁卢五次战役的规模、影响最大,史称“五大会战。” 奥斯特利茨会战——1805年,英俄联合奥地利、瑞士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为了粉碎反法同盟的进攻,拿破仑从水陆两路进行还击。法国海军虽然被英国击溃,但在陆地上却取得巨大胜利。1805年12月2日,法军与俄奥联军在维也纳以北100公里的奥斯特利茨,进行会战。俄奥联军8.7万人,法军7.3万人。战争进行得很激烈,联军死伤3万多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7月4日法国国庆阅兵式上,法军公开展示了一套"装备通信一体化步兵系统"(FELIN),使人们首次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目睹了"未来士兵"的风采。所谓"未来士兵",是法国萨基姆国防安全公司按军方要求,耗费10多年时  相似文献   

7.
[时代背景]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了。当时,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6万法军官兵全部投降。普鲁士军队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  相似文献   

8.
《中学科技》2009,(12):43-43
在2009年7月4日法国国庆阅兵式,法军公开展示了一套“装备通信一体化步兵系统”。使人们首次目睹了“未来士兵”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1840年法国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军事角度选择了法军的指挥体系、战争部署、军事思想等几个层面,揭示法军战前和战时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阐明了法军败降的主要军事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 13页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地方傀儡政权。”“这”在课文里就是占领委员会 ,而占领委员会是英法对广州实行军事管制的殖民统治机构 ,不是傀儡政权。严格说来 ,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应是“柏贵投降后的广东巡抚衙门”。正如二战时法军投降后贝当的维希政权是德国法西斯的傀儡政权一样 ,都是在占领者的刺刀之下仰人鼻息的政权 ,而不是殖民统治机构“占领委员会”非“傀儡政权”$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尹国涛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育》2005,(3):79-79
1823年的一个夜晚,一支法国军队正准备偷袭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后方要塞。突然,前方不远的沙漠中出现了一群鸵鸟,快速地向他们这边奔跑过来。快靠近时,鸵鸟又摇身一变,变成了阿军士兵骑着面目狰狞的怪兽向法军部来。法军慌忙开枪开炮予以还击。约十几分钟后,“怪兽骑兵”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这些法军怎么也弄不明白,那些“怪兽骑兵”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它们的出现为什么和消失一样突然?  相似文献   

12.
试论1940年法国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5月,法西斯德国在吞并波兰以后,利用英法玩弄“静坐战”的机会,出其不意,挥戈西击,向法国猛扑过去。不出一周,法军前线崩溃。法国统治集团中一片慌乱。对革命怀有恐惧心理,迷信法西斯实力的法国大资产阶级放弃抵抗,决定投降,惊惶失措地把自己祖国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相似文献   

13.
课本在纠“左”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成绩斐然,比如第42页将原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更改为“法国大革命”即是一例。“大革命”是18世纪末法国的革命者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的称呼,时人和后人也都习惯称它为“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这样称呼它。直到1934年斯大林称之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苏联史学界于是对法国革命改变了称呼。建国初期我国全盘引进苏联关于世界历史的学科体系,也同时引进了这个提法。但全世界各国的史学界,依然沿用“法国大革命”的称呼,文革后我国史学界拨乱反正,也恢复了“法国大革命”的称呼。新课…  相似文献   

14.
肖焕 《科学教育》2006,12(1):51-52
材料解析题是对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它融阅读、辨析、理解及阐述本质和内在规律为一体,是测试学科能力的“多面手”。因此,近年来材料解析题已渗透到高考的各种题型之中。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审、读、取、结”四步解答法,供大家参考。为说明其解答思路,现以2005年河北文综卷(全国卷1)的37题为例: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材料二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3)
1900年“庚子事变”发生,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旋即,联军统帅瓦德西指挥德军由娘子关、法军由旧关联手进军山西,遭到守关总兵刘光才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失败后,瓦德西很是纳闷: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吗?怎么这样厉害呢?于是,他  相似文献   

16.
台湾是中法战争的主战场 ,基隆首战是台湾军民和法国侵略者的首次较量。它的规模虽然很小 ,但中方的胜利 ,对于加强台湾军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抗法决心 ,打击法军的士气 ,挫败法国“踞地为质 ,勒索赔款”的阴谋 ,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 ,它在中法战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43页:路易十六肖像图下面注明其“1774~1791年在位”,那么1791年以后路易十六是否是国王?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10月初,路易十六被带回巴黎,1791年6月20日化装出逃,未成,第二天被迫返回巴黎。制宪会议于“7月16日宣布路易十六仍是国王”。《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国王没有变。1792年王室通敌叛国导致前线法军连连溃败,巴黎人民于8月份举行第二次起义,结束君主制,路易十六于1792年底受审,1793年初被处死。故,从这里看,路易十六在1791年以后仍是国王,不过不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的国王,而是立宪君主制下的国…  相似文献   

18.
《新作文》2006,(3)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后,有一名法军上尉巴特莱认为:“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帜下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并为之征询作家雨果的看法。雨果在复信中首先盛赞,圆明园是“人类的一大奇迹”。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  相似文献   

19.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向圆明园挺进。晚上7点左右,法国人到达圆明园。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个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一直以欧洲头号军事强国自居,但是二战爆发,只是50天,法军被德军打得溃不成军,战败求和。停滞落后的军事思想、失误的军事建设直接决定了法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