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形象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 ,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 ,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 ,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 ,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 ,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教态优美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无论是师范院校招收学生 ,还是学校招聘教师 ,都要经过面试。其原因不言自明 ,就是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他所面对的不是铁 ,而是人 ,其基本形象如何 ,是他能否走上“杏坛”的第一要素。教师站在讲台上 ,无意中在展示他 /她的“美”。追求美 ,是人的本性。当然“美”有“外在美”和“内在美” ,但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教师时 ,总是从对他的外在美的审视开始的。教师一走进课堂 ,自然成了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 ,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 ,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 ,都会对学生产生...  相似文献   

2.
教师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美好人格精神的显现,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统一、静态与动态统一、理性与感性统一的美。教师美由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方面构成,其中,道德美是教师内在美的基础、智慧美是教师内在美的核心、劳动美是教师内在美的本质;语言美、姿态美、服饰美则属于教师的外在美。教师美具有丰富多样性、超越功利性和教育感染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华玲 《考试周刊》2008,(52):21-21
体育教师的形象美是教书育人与体育健身的直观示范,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能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并给他们良性影响。笔者认为体育教师的形象美是内在心灵美、智慧美与外在风度仪表、言行举止美、讲解语言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和谐之美     
人的美分两种,一种是外在美,另一种是内在美。外在美便于捕捉和发现,而内在美需要深入地挖掘。无论哪种形式,美都是值得期待和保留的。有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个漂亮的姑娘坐在座位上,那坐姿让人赏心悦目,可过了一会儿,一个妇女抱孩子上了车,车子颠簸得厉害,那个妇女不时地碰到坐着的姑娘。  相似文献   

5.
美,无处不在     
美,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看似平常,并不起眼,其实却能让人从中体会出独特的意蕴。罗丹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的眼睛。”要欣赏美,不用走远,美,就在你身边。欣赏你周围的人和事物,享受与家人共处的美好时光,以及回味你人生中一幅幅美丽的片段,美,就在其中。包含在世界上许多事物中的内在美是一种蕴藏着的美,这种蕴藏着的美比外在美往往更深刻,更能给人带来更深刻更持久的感动。而内在美往往被事  相似文献   

6.
话题释义所谓人性,在其心理品质上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知,情、意的统一),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不仅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即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而且是人类自我完善、全面丰富的最高尺度和总体目标。人性美,就是指人这个复杂的生命结构体所具有的从外在整体形象到内在文化心理的审美属性,它是社会美本质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体现。素材点击人性美的结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在美、内在美以及介于其间的动态美。外在美是指人的形体、相貌、姿态、仪表等方面的美;内在美是指人的心灵、品格、情操、智慧、情感等方面的美;动态美是指人的气质、风度、言谈、举止、交往、活动等方面的美。内在美是外在美的内化,并通过外在美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与其他语言一样具有语言自身的美感.数学概念的简单、统一性,数学公式的对称、协调性,数学模型的典型、概括性,都是数学美的体现.数学美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外在美和内在美.其中外在美是指的数学表现形式的美感,即数学概念描述语言与图形的美,数学公式与图形美,以及公式所呈现出来的对称、和谐、整齐美;内在美即为在数学概念深处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以及揭示出看似没有联系的两个物体之  相似文献   

8.
周飞 《小学生导读》2008,(Z1):32-33
服饰,即人的衣着和装饰。优秀文章中的服饰描写,往往蕴含着深深的用意,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展示了"服饰"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人的道德观讲求“全德”,包括身体和灵魂(心灵)两部分。他们追求身体的外在美与心灵的内在美相统一,心灵的内在美比身体的外在美更重要,而且与“真”、“善”、“中庸”、“适度”、“谐和”相联系。古希腊人的幸福观包括完满的公民资格,衣食丰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死得其所等。  相似文献   

10.
正美学中对美的定义是:人们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而数学中的美是指因领悟到某种数学对象的内在实质而产生的愉悦感、满足感等。数学美不同于音乐美、艺术美,它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美。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相似文献   

11.
<正>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小学数学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一样处处可见。它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能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发现美、领略美、追求美、创造美,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中蕴含的美,而且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李金焕老师认为《陌上桑》通篇都在表现罗敷很美。笔者认为这与传统认识即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的观点并不矛盾。但是传统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人的美,就内涵而言,可概括为外在美和内在美。相比而言,内在美的重要性和意义都高于外在美。《陌上桑》一诗不仅刻画了罗敷倾倒众人的外在美,而且深层次地发掘了罗敷令人折服的内在美即她的人格美。由此可见,罗敷的美不只是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更可贵的是表现在人格上。如果按李老师的说法,通篇都只在表现罗敷的外在美,认识就会失之于偏颇、片面与肤浅了。二、李老师认为“如果按照传统观…  相似文献   

13.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1,(43):30-30
服饰,是对人的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它能确切地反映出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主要人物的服饰和肖像描写就恰当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在品质、审美情趣和人格尊严,让我们在序幕部分就对主要人物的性格了然于胸。这当然要归功于作者曹雪芹匠心独运的设计和神来之笔的刻画。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完美?有人回答说:“完美就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总和。”同样,一篇完美的考场作文,也必须具备内在美即充实的内容和外在美即精美的形式。谈到写作,梁启超先生曾经遗憾地说:“授之以法而不能使之巧。”这是因为,我们可以轻易学会作文的形式技巧,却不一定能领悟到处理作文内容的诀窍。那么,在考试中,我们如何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来呢?  相似文献   

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时代的人都希望以美示人。然而美包含两方面:内在美与外在美。外在美固然重要,然而内在美更令人欣赏。只有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一切,才是人生的最美。从容是一种气度。气度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6.
美是能令人心向往之而主动追求的,教学上的美更能发挥其吸引学生主动追求、积极探索的功效.在数学课堂彰显教学美应该从让学生认识数学外在美、让学生认识数学内在美、让学生认识数学动态美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美能益智。美的事物能给人们带来感性的愉快的体验,美的东西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实践也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深挖美的因素,渗透美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审美素质。1.感知“外在美”所谓“外在美”,就是通过学生的眼睛丰富学生对美的感性认识。外在美很多:数的美、形的美、对称美、颜色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数学美,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陶冶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发掘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美人物的形象美表现于内在美和外在美两方面,而初中语文教材很多篇目中的人物形象正是这种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如《陌上桑》中表现罗敷美,全文写罗敷的服饰美、语言美、行为美、品格美、心灵美用正面、侧面的描写、外…  相似文献   

19.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职校生也不例外。但受到社会环境、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职校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追求美却不善于辨别美。职校生常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以丑为美。二是只追求外在美,不追求内在美。职校生往往认为仪表漂亮就是美,不懂得内在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所以,许多学生刻意修饰外表,校园内出现了"奇形怪发""奇装异服"的现象,各种"校园禁令"也就应运而生了。职校生仪容仪表方面的问题究其根由,是审  相似文献   

20.
李秀霞 《文教资料》2005,(26):187-189
健美操运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美学因素.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较好作用.表现在动作本身的美、音乐运用的美、形体的外在美.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表现人体美的运动,它既注重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心、健美的体育本能性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