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刊中刊     
《视听界》2000,(5)
1 实施精品战略,精办名牌节目、名牌栏目。名牌节目是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实施精品战略必须抓牢创名牌这个关键。《海门新闻》、《海广新闻》、《金色大地》、《海门警方》是海门广播电视台主要的自办节目,也是本地受众最关注的名牌节目,属重头  相似文献   

2.
以前,我们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实施精品战略是为了节目评奖。评奖节目的制作过程,也就是精品战略的实施过程。节目获奖了,精品则出现了。在这种模糊认识引导下,有一段时间我们用抓评奖节目取代了精品战略的整体实施,背离了实施精品战略的宗旨。为了端正思想,明确思路,在台领导班子的指导下,我们在文艺台内部展开了讨论,并学习了其他兄弟台关于实施精品战略的经验。现在我们认识到,文艺广播实施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参加评奖仅仅是整个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广播文艺精品战略”的整体而言,其模式应是一个“梯级”结构。基…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1,(4):1-1
实施精品战略,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努力提高节目质量,是今年我省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中心。一个呼唤精品意识,多出精品栏目的热潮正在全系统兴起。  相似文献   

4.
张群 《声屏世界》2008,(11):52-52
要正确认识“精品战略”,首先要正确理解精品生产和节目创优之间的关系。节目创优是精品生产的前提,精品生产则为优中之优。因此,在抓好“精品战略”的规划过程中,既要有节目创优的规划,又要有精品生产的规划。只有抓好节目日常的创优,才能抓好精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实施“精品战略”,一方面是发挥精品的标志作用,带动节目整体质量的提高,进而拉动广告投放,赢取充分的资金力量投入到节目创作中形成良性循环,以创优带动创收;另一方面,精品节目的特色形成频率的个性,精品节目代表频率的形象,是扩大频率影响的强势力量。实施“精品战略”是形成节目品牌效应、创造经济效益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精品节目能提高节目质量.增强可听性.从而扩大受众面,增强广播的社会影响力,而精品节目或稿件要依靠日常的精心创作。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日常所作的每一个节目和采写的每一篇稿件都是精品.但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日常的每一个采写、创作过程,这样才有可能多出精品。  相似文献   

7.
陈梦娟 《视听界》2007,(6):41-44
精品节目,是媒体节目品质的核心体现,也是国内媒体综合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实施“精品战略”的理念与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一直是相伴相随。对城市台而言,实施“精品战略”,既拥有贴近本土地缘文化的优势,更面临人才、资金、传播平台等多方面的瓶颈。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转型时期,在中央台和省台“强者愈强”的背景下,在中国广播电视业探索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实施“精品战略”再度成为我国城市广电媒体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是广播电视系统多年来的共同话题,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必然的选择和不断追求的目标。一般地说,广播电视节目的精品应当是思想性艺术性强,品位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产生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作品。广播电视部门实行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亿万观众的需求。然而,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不是靠几句口号,靠开几次会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通过积极的努力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要强化群体的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首先必须培养和强化…  相似文献   

9.
创新评优是广播电视实施精品战略的重要内容,精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给受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同时创优的过程强化了从业者的业务素质,形成辐射效应,进而带动节目体系的优质化,提高一个台的整体宣传水平,但在个别台,由于对创优工作不重视或者具有片面认识,创优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新闻广角》栏目是目前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唯一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在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播出的1900多期节目中,涌现了一批获得中国新闻奖、江西新闻奖及江西广播奖的优秀作品,有的节目甚至引起中央有关领导人的重视。栏目组先后被省直机关工委和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实施精品战略,  相似文献   

11.
郑军 《中国广播》2004,(2):21-22,35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热衷于创建一个又一个单个广播品牌,如提出“一个精品节目、两个名牌栏目、三个名牌主持人”等目标,每年还以各种评选活动来产生出无数个“精品”或“名牌”。这在几年前,这些做法和概念是完全行得通和无异议的。但是人们发现,不少近几年评选出来的节目或主持人名牌,专  相似文献   

12.
赵明 《记者摇篮》2004,(1):36-36
实施电视精品战略,是电视媒体加入竞争行列、提高市场竞争效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产品需求的必然之路。问题的核心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出精品、如何持续出精品?通过研究,除了加强节目生产机制的创新。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改革和更新。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广播的精品战略,必须从追求少数单个节目名牌向打造整体精品频道转移。追求单个节目名牌相对容易,而打造整体精品频道相对就难。难度会增大,为什么还要提出打造整体精品频道呢?仅仅是要鼓动打造精品的勇气吗?不是。这是近几年对广播收听需求变化的全新认识和  相似文献   

14.
品牌节目是一个围绕收听市场而进行的精品创作工程。打造品牌节目,以品牌节目为龙头,全面提升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是广播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声情并茂才能出精品陆洋广播电视部门为了适应和满足社会各方面多元化的要求,增开了频率和频道,增设了节目和栏目,增添了设备,更新了技术,扩大了报道范围,创新了节目形式,延长了播出时间,并提出了“树立精品意识,多出精品”的要求。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系统取...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一个电视台,如果节目编排合理巧妙,不仅会提高本台精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能连带提高本台一般节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7.
祁卫 《视听纵横》2007,(1):74-75
培育品牌节目,是当今电视打造精品节目的趋势,也是浙江广电集团今后一段时期内媒体发展战略的重点。尤其对于一些老的电视品牌栏目,如何通过节目的创新和重新定位,进一步充实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节目,是许多电视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十月阳光——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大型活动,为我们进行电视节目品牌创新提供了一个良机,使我们获益良多。本次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说明了节目的品牌创新不仅大有可为,也是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时刻》与《焦点访谈》节目,分别于1993年5月1日和1994年4月1日开播,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它们开辟了电视评论节目的一个崭新时代,也给各地的许多电视台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此后,各地都办起了类似的节目,而且都纷纷将它列为电视台的标志性栏目。有人还提出“东方时空”节目应该有一个信用卡的概念,意思是从这里出去的节目没有次品。显示了大家对此类栏目共同的期望。现在讲电视要出精品,似乎主要是指电视剧,“五个一工程”的评选,就是一个甄别确定精品的过程。如果说新闻节目也要出精…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策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作精品栏目,节目是电视人的一致追求,而精品节目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首要工作就是进行节目前期生产策划,有了好的点子与策划文案,才能制作生产出更多的为广大电视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那么,电视节目策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相似文献   

20.
就新闻而言,精品是指那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具有广泛社会反响的精神产品。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广播电台生产精品,强化节目精品意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其他媒体竞争的需要。如果说精品生产是一个台的立台之本,那么精品创作同样是一个新闻从业的立足之本。而创作精品,离不开创新拼搏,离不开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