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的歌唱爱好者中,从职业上分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从学习程度来分有功底比较深的也有功底比较浅的。他们在学习歌唱时都会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开喉咙去歌唱。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中,打开喉咙与气息运用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是协调统一,不可分割的。只有打开喉咙,声音位置才上得去,才能获得高位置的共鸣,这时呼吸才能下得来。而正确的呼吸方法又是歌唱的原动力,只有良好的呼吸基础,才能充分打开喉咙。声带的运用应与呼吸密切配合,适度调整,才能正确的歌唱。  相似文献   

3.
王艳春 《科教文汇》2014,(8):134-135
起音是歌唱发声开始的技术动作,要想获得美妙的声音必须从理解和把握起音技术开始。而获得正确的起音技术要有正确的呼吸理念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国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205-205,297
美声唱法的很多原则以其科学性而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声乐教学中,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气息支持是基础,正确的打开喉咙是保障,充分的面罩共鸣是灵魂,三方面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结合本人的声乐教学经验,阐述探讨了美声唱法的三个实践要素,力图达到科学地、系统地运用美声唱法进行歌唱训练,追求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什么是打开喉咙和稳定喉头,如何打开和稳定以及哼鸣练习对歌唱的益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丁好 《中国科技纵横》2011,(3):234-234,227
在声乐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语言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一重要性体现在歌词创作、音乐谱曲、以及歌唱表演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说器乐是通过音色、音高、速度和节奏来表达乐思和情感,那么声乐则是借助语言直接传达情意,也可以理解为加上语言后的歌唱,其表达更具有准确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7.
回首往事,记忆犹新,在我刚开始学声乐时,就听老师时常谈起歌唱的呼吸,气息的支点,声区的统一,声音的位置,打开嘴巴等问题,当时听来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如今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和学习,已逐渐悟出其道理“呼吸是唱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万莉 《科教文汇》2007,(5X):186-186
音色来源于胸声、口咽声和头声。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而作为声乐艺术,要创造突破自然声可以塑造各种形象的音色特征。音色的审美受其文化传统的制约。不同的国度、地域、民族在演唱中也具有特定的音色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音色就不尽相同。演唱过程中音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丰实的音色就不能表现大千世界音响的丰实。  相似文献   

9.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特点,提出几条调整学生歌唱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声音僵直没有颤音、发声无力、高音发声困难等错误定型常常是学生中极易出现的发声问题 ,也是长期困扰声乐发声训练的难题。本文试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相关发声原理 ,就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呼吸在歌唱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当我们想发出一个高质量的、年轻的、漂亮的声音时是离不开正确的发声的。然而正确发声的方法的关键就是正确的呼吸运用。  相似文献   

12.
夏红煜 《科教文汇》2007,(4S):48-48
唱歌课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也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用歌声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  相似文献   

13.
罗剑 《内江科技》2007,28(9):171-171
声乐教学中的发声练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利用生理机制上引出科学发声的技巧原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金栋 《科教文汇》2008,(21):154-154
长期以来,学习声乐的学生大都热衷于对歌唱方法与技术的钻研,却忽视了歌唱艺术的灵魂和目的——艺术表现。“重技轻艺”的倾向几乎在各音乐院校普遍存在。本文试图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歌唱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唱歌课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也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用歌声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  相似文献   

16.
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便被人们称作二度创作。既然是二度创作,那么它的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一度创造的传达和再现,它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也正是演唱者通过对歌词、曲调、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年代、风格特点等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过程,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