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5):140-140
作文命题,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之分。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都是给一些关键词,材料作文则是给材料及图片。而给词语与给材料的不同,或许就在于文字的少与多。文字少,有可能套题。为防套题,除了替换成材料外,还可对关键词有所修饰或限制。比如不是写“季节”,而是写“难忘的季节”或“美好的季节”。再就是在写作要求上有所限制,比如文体上的明确。命题作文本来只要给出关键词即可,但也有加上一些文字的,则文字也起了引导或提示的作用。比如“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方思 《考试》1998,(Z1)
引论,这是考场作文中关键的得分点之一,一定要努力写好。首先,要精雕细刻。应试作文,开头一段特别重要,评卷老师往往可以从第一段中获取许多重要信息,如你的审题切不切、偏不偏,有无错别字和病句,书写认不认真等,不用讳言,作文评分比较活,有“弹性”,有浮动的幅度。基于这一点,应试作文的第一段一定要充分显示出水平来——把握试题、发现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的能力。一是文字千万不能长,特别是材料作文,如果来个原文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观五岳之图而诩知华夏雄奇,不如樵夫之一足”这里想给合自己去年参加高考的实际体验,谈谈高考应试材料作文的写法。不可否认,应试作文与一般日常训练的作文写法确有不同之处。记得高中时一位语文老师曾对写应试作文作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带镣铐跳舞”,它形象地说明了高考应试作文既允许你自由发挥,又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4.
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根据命题需要提供一段文字或漫画作为作文的限制性要求的作文形式。命题人提供材料,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作文,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写读后感,或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写短评。所以,材料作文考查的角度多种多样,其最大的要求是学生不能脱离材料所提示的中心来写作。具体来说,材料作文要求学生把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的同时,它所提供的材料对作文的内容范围及立意方向等还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提起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写,不知道写啥,这种现象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因为在“应试”背景下,语文老师都是围绕应试作文的要求开展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的写作思维被限制在了条条框框之内,从而造成了写作难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应试要求,而是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们以积极态势推行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决不会取消考试,因而应试作文是不能轻视的。纵观应试作文,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将“要求”视为“格”,则要求考生注重“审格”,并努力体现在文章中,才会写出满意的考场作文,取得好的成绩。一、格之范畴“格”即“要求”,应试作文的格有“命题”、半命题、“材料”(含漫画),结合命题来选题或拟題,改写、续写或补写,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有文字材料,有图画材料,也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兼而有之,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是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有文字材料,有图画材料,也有的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兼而有之,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9.
材料作文的选择范围较为广泛,其时代性较强,考查的深度与广度均符合高中考生的思维水平。同时材料作文具有审题的难度,不像一般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那样审题难度较低,而诗歌型题目的解读太多元,判定难度大。话题型作文与命题型作文开放性较强,而材料作文的主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这有利于高考作文评卷标准的制定,也“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袭和模式化写作等不良的应试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七枝向日葵     
此文首段中的“很陌生”“很寂寞”是十分重要的背景文字,因为有此“两很”,文章的主旨为“激励受教育者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当“福尔摩斯”的过程中去除了“两很”的郁闷感。“七枝向日葵”是一很个性化的载体,更换背景文字,可变格为其它主旨的文章。如果将此文“七枝向日葵”的材料变格用于“探索精神”或“换位思考”的话题作文,其首段的背景文字应如何变更?“七枝向日葵”的行文如何微调?怎样依据话题和主旨拟制变格后作文标题?  相似文献   

11.
思辨性是供料作文制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供料作文应试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写作原则。从应试角度看.考生怎样才能确切把握住供料作文的思辨性呢? 一、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供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在材料、要求的综合限制上。1998年高考大作文命题整体由材料、4点要求、题目三个部分组成。审题立意必须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表现自己的心理承受力”。“两个基本点”一是扣“自己”,即写“我”的典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一种作文形式被应试者适应而渐渐地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写作模式,从而影响测试的效果,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现象,最典型的要算八股文。今天,这种作文应试模式形成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话题作文”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材料作文”的“三段论”模式(被人称为新八股文),但令命题创新者始料不及的是,几年时间,一种话题作文的应试模式已经形成,它让我们觉得应试作文似乎从八股文时代走向骈俪文时代。请看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的选段:  相似文献   

13.
由于越来越多的地区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历史久远的应试作文陆续“下岗”了。那么,“写”适应素质教育的“作文”时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仅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谈几点认识。其一,不能因为应试作文“下岗”就全部否定过去的作文教学经验和方法。应试作文“下岗”,除了这种作文本身的弊端外,主要是由于应试教育不再适应今日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的国情。但是,如果因为应试作文“下岗”,就盲目地把“应试时期”许多有关作文教学的具体经验和方法也搁在一边,这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在应试教育“时期”,许多具体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这就是中学生作文的现状。虚情矫饰、瞎编滥造、无病呻吟,是学生写作的通病。为老师作文,为应试作文,唯独将主角——“我”,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中枯萎了。“我”没了,作文的魂也就丢了。学生完全陷入了迷乱之中,不知不觉间走上了编造作文的歧途。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从表面看是提供材料自由命题的作文,但实际与供材料自由命题作文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只起提示写作范围的“话题”作用。写作时并不一定要联系材料。二是一种完全开放型的作文:写作内容开放在规定的“话题”范围内自由选择;拟题开放自拟题目:文体开放文体不限,连诗歌都可以写。  相似文献   

16.
材料作文如何开头 古人写文章追求“凤头、猪肚、豹尾”的境界,其中“凤头”的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短小、亮丽——犹如凤凰的头角。短小,便于让读者明白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主旨:亮丽,才能吸引读者。一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作为应试的材料作文,更应如此!那么,究竟怎样给文章开一个好头呢?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7种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17.
所谓“材料+命题”作文,指的是试题明确给出写作题目的同时附有提示性的材料,所给的材料是一段关于命题的论述性或说明性的文字,能够降低审题的难度,具有提示或限定范围的作用。如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天津卷(“愿景”)、湖南卷(“谈意气”)、江苏卷(“人与路”)均属此类作文。  相似文献   

18.
伏高翔 《新疆教育》2013,(12):124-124
材料作文,一般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审题至关重要。它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劳力 《学子》2004,(6):38-39
提供材料作文以下简称供料作文。所谓供料作文,就是由命题人提供材料,并根据材料提出一定要求的一种限制性作文。提供的材料,通常为书面文字——整体文章、片断性文字、梗概提纲性文字等;也有各种图画(如油画、漫画、连环画等);还有摄影作品、图表等。供料作文,有的要求整体写作,有的要求单项写  相似文献   

20.
尚剑 《陕西教育》2008,(7):22-22
从2005年起,结束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材料作文蜂拥而至,大有席卷全国之势。所谓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材料作文的出题形式根据材料内容和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与综合材料作文两大类。单一材料作文,抓住其中一点即可命题写作;综合材料作文,一般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图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