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薛正昌先生潜心于固原方志研究已有十余年,精诚专一。钩沉史籍,考证人物,吸收考古成果,实地查勘,其治学态度十分严谨。现已在国内各种刊物发表历史研究文章百余篇,有的被国内核心刊物转载、文摘,颇具学术价值。其长篇人物传记《董福祥传》出版后填补了晚清西北著名人物研究的一项空白,受到国内史学界的关注,被久闻董福祥大名而惜乎未知其详的读者所称道。《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是他近年来方志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现在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扶贫攻坚战”的固原,历史上也曾有过耀眼的辉煌。固原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都是中国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军事战略意义的古城。曾称名为“高平”、“安定郡”、“原州”等。雄奇险峻的六盘山屹立其间,森林广茂,水草丰美。固原,是中原出塞西北的巍巍雄关,“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为“丝绸之路”必经的东段北道之孔道,交通和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秦时,当地商业巨子倮,以开发畜产品交换市场而巨富,颇受秦始皇青睐,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请”,遐迩闻名。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文化,丰富,灿烂。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又反转过来哺育着世世代代各族人民.如此螺旋般地前进.形成生生不息的、连续发展的伟大机制。这个机制蕴含着多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深刻意识.蕴含着“彰往察来”的启示意义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言以蔽之,中国历史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在<宋史·艺文志>和<宋史·道学传>中分别记载宋人冯忠恕编纂的<涪陵记>与<涪陵纪善录>.在后世的文献中两书亦被陆续提到,且被看做同书异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考,认为<宋史·艺文志>在编纂此条书目的过程中漏掉了"善录"二字.也就是说,<宋史·艺文志>中的"冯忠恕<涪陵记>一卷"实为"冯忠恕<涪陵纪善录>一卷"之讹.  相似文献   

5.
关中,四塞险固,历来多为中国封建王朝定都之地。作为关中四塞之一的萧关,雄居六盘山北麓,为长安防御的西北门户。就在萧关迩旁,西汉置安定郡于高平城。东汉“高平第一城”威名远播,光武帝刘秀与隗嚣鏖兵于此。其后高平虽易为平高、原州、镇戎、固原等不同的名称,但由于其优越的军事地理位置,却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其军事地理价值,是甘陕宁等西北其它军镇难以匹敌的。清初顾宛溪《读史方舆纪要》评价固原“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称为形胜”,当非虚语。 中国历史上西北少数民族历来骁勇善战,崇尚武力。早在殷周,六盘山附近就有犬戎、西羌、义渠、乌氏等少数民族游牧。秦汉时,这里畜牧发达,《史记·货殖列传》言其“西有羌  相似文献   

6.
涪陵国有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引起国内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将其称为"涪陵现象".作为一种区域性社会经济现象,其成因必然是复杂的,但涪陵两次抓住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内引外联,着力实施国有重点企业发展战略,则是形成"涪陵现象"的基本因素.研究"涪陵现象",不仅对类似地区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具有借鉴作用,而且对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也能够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名人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涪陵是具有悠久历史,两江环抱独特的地理特征的城市,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代名人汇聚于兹,造就了深厚的名人文化资源。涪陵名人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独特的精神品格、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名人笔下美好的历史形象、丰富的文化遗产四个方面。涪陵名人文化的开发应深挖文化内涵、着力旅游开发、夯实物质载体、突出规模效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白鹤梁是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是涪陵极其珍贵的化遗产。它具有本土化、个性化、直观化的特征,是足以引起涪浚人自豪的化标志、化形象。开发白鹤梁化,努力发展涪陵化产业,是打造涪陵特色化名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中学世界史教学侧重于从文化史的角度来教授世界史,编著和使用的教科书共有三种,即《国民中学世界史》、《世界文化历史篇》和《世界文化史》,分别使用于“国民中学”(即初中)三年级、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这三种教科书的基本观点与论述史实都是大致相同的,均突出“欧洲中心论”,在体例上属于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但在结构、表述和深度等方面则不相同,表现为内容上的细化和理论上的深入。本文评介的台湾现行高中教材《世界文化历史篇》(上、下册)犤1犦,在三者中具有内容上承上启下和理论上逐步深入的作用,它…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读到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王京龙先生的新著《齐文化旅游概论》(2004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很有感触。这部洋洋二十余万言的著作,首先对旅游、文化旅游以及齐文化旅游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旅游、文化旅游、齐文化旅游之间属于递进的属种关系的崭新观点,认为文化旅游与齐文化旅游都应当具有旅游的一般性质,但又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把文化旅游甚至齐文化旅游当作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来看待,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11.
2016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文化三门峡》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旨在通过丛书的编撰,立足地域文化特色,讲好三门峡故事,传播三门峡文化,提升三门峡城市形象。此文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为即将出版的丛书分册《陕州文化》所作的序言。作者从"中国""中华民族"与"三门峡"地区的密切关系入手,高屋建瓴地论述了陕州文化的内核及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今将先生之文章提前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涪陵北岩是重庆市内一处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胜辞典>中均有收录.北岩自宋代程颐谪居于此后,经过历代发展,逐渐由一处丛莽嶙峋的山林之地转变为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要之,其具体内涵有教授生徒、精研易理、理学重心、潜心治学等内容,并且对涪陵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文物大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遍布在地面和蕴藏地下的古代遗物和遗迹,极为丰富。正是这些非常珍贵的文物,形象地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种种活动,反映了在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显示出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点。20世纪后半叶,全国各地相继发现和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内容广泛、门类多样的古代文物,不仅是衡量中华民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表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出土和传世文物,以它自身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界变迁的繁多信息,已成为学术界进行各方面研究的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料宝库,成为一笔足以自豪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4.
15.
“陇右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地域文化概念,其历史上的地理学所指相当模糊。历史上陇右文化圈所涵括的地域范围的文化,应将西域文化圈以东、三秦文化圈以西的文化板块圈命名为“陇山文化”更符合历史实际,而陇右文化指以天水为中心的陇西地区的文化。以六盘山为中心,陇东文化圈、西海固文化圈、陇右文化圈及河西文化圈共同构成陇山文化。伏羲部落在西海固兴起,西海固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西海固文化是华夏文化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6.
涪陵北岩是重庆市内一处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胜辞典》中均有收录。北岩自宋代程颐谪居于此后,经过历代发展,逐渐由一处丛莽嶙峋的山林之地转变为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要之,其具体内涵有教授生徒、精研易理、理学重心、潜心治学等内容,并且对涪陵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回顾古今中外的学术发展史,不难发现,对同一种历史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往往分为不同的领域,形成不同的学科;而在同一领域或同一学科中,又会出现不同的论说,乃至形成不同的理论和学派。在多样的阐释与论说之中,或有正确与否之分,或呈高下优劣之别,而更多的场合,是难以用正确与错误  相似文献   

18.
《礼记》有言:“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气象万千,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人文历史,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所谓齐鲁、巴蜀、湖湘、岭南、吴越等,为其荦荦大者。  相似文献   

19.
20.
《水浒》一书,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概而要之,主要有:(一)“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二)以“和”为特征的群体文化观念;(三)以“孝”、“忠”为核心的向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