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来 《兰台内外》2013,(5):19-20
李立三(189-1967).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30年夏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期间,提出左倾冒险的激进路线,之后主动承认错误。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劳动部部长。“文革”期间受到残酷迫害,  相似文献   

2.
《兰台内外》2008,(5):51-51
1974年6月1日 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他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然而,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是继续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红色特工。他以特有的机智、勇敢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多年来出生入死.潜伏在国民党桂系上层内部,搜集并送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情报。他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谢和赓。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红色特工。他以特有的机智、勇敢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多年来出生入死.潜伏在国民党桂系上层内部,搜集并送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情报。他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谢和赓。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和卫立煌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37年的忻口会战前的10月初,在太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里。当时,卫立煌刚刚率第十四集团军先遣队由娘子关沿正太路抵达太原。他征衣未解,满面疲惫,但一听说周恩来要会见他,马上振作起来,恭立敬候,见面时庄重敬礼。因为早在此前,他们就有过10多年的传奇交往,在卫立煌心目中,周恩来是他非常敬重的一位师长。  相似文献   

6.
1959年9月26日.东北松嫩平原上终于喷出了人们翘首以待的石油。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这个新发现的油田被定名为大庆油田。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生产过程中,周恩来曾三次视察.对这个我国独立自主开发建设的大油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和厚爱。  相似文献   

7.
马涛 《档案天地》2012,(2):29-32
大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农业战线的新星。大寨不仅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为许多外国领导人和国际友人所瞩目。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更是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8.
王乐飞 《档案天地》2012,(12):25-3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七大的筹备时间是最长的。早在抗战爆发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要准备召开七大,但1945年4月七大正式召开时,抗战已临近胜利,其筹备过程几乎与八年抗战相始终。筹备时间如此之长,与七大曾经五次延期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侨居美国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宋希濂,在60多年的政治、军事生涯中,曾多次面见过周恩来同志。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从时间上说,有的见面正处于中国历史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转折的时期,读者可以从宋希濂三见周恩来中感受到。一见:加入中共之后1924年初,年仅17岁的宋希濂怀着一腔热血,抛弃学业,不顾家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和卫立煌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37年的忻口会战前的10月初,在太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里。当时,卫立煌刚刚率第十四集团军先遣队由娘子关沿正太路抵达太原。他征衣未解,满面疲惫,但一听说周恩来要会见他,马上振作起来,恭立敬候,见面时庄重敬礼。因为早在此前,他们就有过10多年的传奇交往,在卫立煌心目中,周恩来是他非常敬重的一位师长。卫立煌是安徽合肥人,1897年出生在合肥城东郊卫杨村的一个小康之家。后因家境日趋败落,17岁便  相似文献   

11.
张家先 《视听界》2010,(5):87-89
吴冷西同志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总编辑兼社长,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也是我国第一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他的笔墨记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这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他的心火点燃过干百万人的激情,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基层广播工作者,我无缘与冷西同志直接交往、当面聆听他的教诲;然而,我与他有过三次神交,从中受到教育、鼓舞和激励,成为我前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的历史,先后有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改版,而这三次改版,发生背景殊异,改版目的和改版效果却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3.
左权(1905-1942),字叔仁,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左权将军指挥和参与指挥了众多著名战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左权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除天赋和丰富的军事履历外,更要得益于他三次军校求学经历中所打下的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几次思想解放.也都有一脉相承的主题,那就是扩大社会和民众的自主空间。解放思想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扩大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自由。实践证明,自由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人们普遍认为,3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针对两个“凡是”;第二次是“姓社姓资”之争始于广东的、被媒体冠以”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对象是什么,多数党建学者给出的答案是.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过三次重要的新闻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发生在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关键时期,都是在外部条件的引导、主导下新闻媒介不断调节自身的过程,也是党报与时俱进地以改版方式进行变革创新的过程。正如英国著名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是被社会结构所构成的,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本文将三次党报改革置于党报赖以存在的社会生态背景中去,分析“构成社会生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逻辑发展”怎样影响、改变着党报自身发展规律与路径,从而为把握党报时政新闻话语变迁以及当下的党报新闻改革提供历史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为了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笔者根据省档案馆所存档案史料,撰写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介,以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一生三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  相似文献   

18.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大举进攻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各解放区。陕北是蒋介石进攻的重点。到了11月以后,延安的临战气氛已经越来越浓。据《杨尚昆回忆录》记载,1946年11月11日,刘少奇在中央党校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作撤离延安的动员.说胡宗南要进攻延安.因此中央机关将撤出延安。  相似文献   

19.
中共城市报人在1937-1956年间遭遇三次办报挑战:在国统区推出符合中共立场的“合法”报道、从资本主义社会新闻模式切换到社会主义社会新闻模式、如何做好全党办报下的“专业新闻工作者”。研究认为,解放前他们在国统区“戴着白手套”进行统战工作,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合法新闻宣传。解放后他们将“描红”和“尺度”作为其解放后适应办报环境、提高办报水平的关键词,以跟上社会变革趋势。这既是两种办报范式政治学范式与哲学范式在不同时代的办报实践中消长变化的体现,也反映了中共城市报人在范式互动中的心理结构调整,及其在历史趋势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召开过十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中,民主革命时期,在上海、广州、武汉、莫斯科和延安等地召开过七次党代会,这七次党代会中,就有三次党代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和“四大”。此外,这里还设立过中共三大后、六大后等中央办公机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共中央早期在上海发展壮大,这座城市记录着中共一路走来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