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媜 《快乐阅读》2014,(12):19-19
<正>一直希望有棵白茶树,搁在院子里,寒冬里开几碗白雪,冷冷对看也是好的。甚至想象,抚触茶花时,听到冰瓣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如吹风的黑夜,被月亮光条相互拂荡的微音缠住了耳朵。跟有车的朋友提了,择空去花市逛逛,除此之外,没别的地方买得到茶树。称得上"树"的,一定很贵,过去买红茶花的经验告诉我,雪白比朱红珍奇。  相似文献   

2.
龙井茶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子。在村边的破茅屋里住着一位老婆婆,她精心照看着茅屋后面的18棵老茶树。因为缺少肥料,每年只能从老茶树上采下来很少的茶叶,而且茶叶的质量也不好。  相似文献   

3.
正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传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月亮湾》第3小节【教学过程】师: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什么叫"不时"呢?师:谁已经理解这个词语了?请告诉大家好吗?生1:"不时"就是不停地,不断地。生2:也可以说是经常地。师:你们两个说的都对。"不时"也就是时时,随时。你们懂了吗?  相似文献   

4.
游梅家坞     
中午,我们吃过饭后,来到了茶园。哇,这里的山好大呀!山上山下全是绿油油的茶树。我们还遇到了一位采茶的阿姨,她的双手就像两只蝴蝶,在茶树上翩翩起舞,动作是那么的轻巧。在茶园里,  相似文献   

5.
不少语文老师害怕作文,怕指导作文,怕修改作文,怕评讲作文,我的感觉相反,我喜欢自己写作文,也喜欢上作文指导课。有人说我是个怪人。其实我一点都不怪,我喜欢上作文课是有前因后果的。在我的脑海里一直珍藏着一幅美丽的图画:远看,一垄垄茶树连成绿色的丝绦,自下而上地蜿蜒;近听,密密麻麻的茶树下,如荫的草丛间,啁啾的虫鸟,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争相演奏,铿铿锵锵,不绝于耳。茶树间  相似文献   

6.
《南方有嘉木》是我省著名作家王旭烽的著作《茶人三部曲》(曾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一,"嘉木"即指"茶"。我国南方多茶树,仅浙江就有西湖龙井、武阳春雨、  相似文献   

7.
<正>在暖暖的春光里,花儿在低矮的山坡绽放,远处重峦叠嶂,细望家乡后山的山丘上,生长着一片油绿的茶树。走近,茶香四溢……坐着车行驶在山路上,到了家门口,看到在茶树旁忙碌的奶奶招着手。“快洗手进屋歇歇,我去给你倒水。”奶奶笑着说。  相似文献   

8.
茶铺子     
茶铺子因广泛种植茶树而得名。数年以前,这里漫山遍野长满茶树,密密的茶树如一张绿毯覆盖住了整个村庄,茶树的清香四处弥散。 初春过后,茶树就开花了。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的印象当中,长这么大,只有那么几次吃过纯的,不渗杂的食物,味道至今似乎还停留在舌尖,仍然记得起。一次是吃花蜜,五、六岁时,还没有读小学。和年龄差不多大的几个小朋友一起,拿一个空了的玻璃药瓶子,拿一根细直的稻草,到村后面的山上,那里有成片成片的茶树,有满山开得白得像雪的茶花。我们像蜜蜂一样扑进茶花丛里,用稻草杆作吸管,吸吮茶花花蕊上的花蜜,再滴到玻璃瓶里。其实到玻璃瓶里的花蜜很少,大部分都被我们直接吸到嘴里,"叭"一声,咽到了咽喉,再到肚子里。茶花的花蜜甜,香,这是一种纯自然的食品,有风的清柔,雨的凉  相似文献   

10.
金久 《生物学教学》2012,37(10):72-73
1野生茶树——茶树原产地之争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的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树高达14m,胸围近1m。为此,勃鲁士断定,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持该观点的还有英国人贝尔登(Baidond)、英国学者勒莱克(Blake)、勃朗(Blown)、易培逊(Ibbetson)、林德莱(Lindley)和日本的加藤繁等。  相似文献   

11.
茶树的同伴     
人类早期种植茶树,分单株自然生长,当茶苗长成小乔木时,便要架梯采茶了。现代茶园种植茶树,多采取行栽,且有定植尺寸,通常行距1.5米、丛距40厘米,每丛植苗两至三株,茶树发枝生长时进行修剪,直到常见的一行行茶树齐齐发芽。很多时间,看茶园时以为行距为了采茶方便而留,其实也包含保持茶树间的通风和透光的作用。丛距的设定,是为了灌木型的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茶园     
沿着弯弯曲曲的浏阳河畔北上,你一定会闻到阵阵茶香,那是我们家乡的茶园里散发出来的。在春雨的滋润后,茶树上冒出了嫩嫩的、毛茸茸的绿芽。  相似文献   

13.
落花的坐姿     
家门口有一棵茶树,我并不怎么欣赏它,花太不起眼了,花瓣颜色都不够地道,像给水彩颜料染出来的。何况太矮小,远远比不上旧居后院的那棵,一开就是上百朵,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刺激得园子里的马蹄莲和郁金香一起努力开花。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茶树叶片的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茶多酚在茶树叶片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创新点:测定了茶树叶片在茶园地表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并确定了茶多酚/氮素比值在茶树叶片短期分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了分解过程中儿茶素的变化规律。方法:采集成熟的茶树叶片,在室内风干后利用分解袋法测定其分解速率。分解袋放置于茶园地表用于模拟田间条件,逐月收集分解样品。实验结束后,测定各月份叶片的干重残留量、月均干重损失率、多酚等有机组分含量以及各元素含量。结论:茶树叶片的干物质损失规律可以"两相分解模型"进行描述,茶多酚/氮素比值是调控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分解过程中,茶多酚的转换十分迅速,同时儿茶素单体的结构影响其分解速率:大部分的儿茶素单体在分解初始两个月内迅速消失,没食子酸(GA)、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儿茶素(GC)在分解后期少量检出,而其他儿茶素已不在检测限内。茶树叶片中大量多酚的存在及其特有性质可能影响着叶片中的养分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茶学视角解析卢仝的《七碗茶歌》,分析诗歌所涉及的茶树栽培、加工制作、饮茶方式、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全诗开笔到"白花浮光凝碗面"写茶的物质层面,从"一碗喉吻润"到"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展示了茶的精神层面,从"蓬莱山,在何处"到最后是写茶农的苦难场景。通过这些描写,可从侧面窥视唐朝时期的茶树栽培方式、茶叶采制工序、饮茶方式和贡茶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云雾茶     
我老家在雪峰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山峦起伏,连绵不断,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不知何时,人们在山上开垦梯田、种植了许多茶树,因茶树一年四季大多被云雾笼罩,从那里摘来的茶叶便借景命名叫云雾茶。提起家乡的云雾茶,还流传着这么一个神奇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村里有位小孩子得了种怪病。小孩又是发高烧又是大哭大叫,终日不得安宁。小孩母亲求医拜神,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可就是治不了这病。有天晚上,那母亲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位仙人对她说,要治好这病,必须摘雪峰山上终年有云雾萦绕的茶叶,用水煎好,连喝七七四十九天。按仙人指点,小…  相似文献   

17.
介绍利用Authorware软件研发"茶树病虫害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的过程,并说明系统各模块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安徽教育》2012,(1):20-20
<正>本刊讯近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入选名单的通知》,批准了安徽农业大学"茶树次生代谢与茶叶质量安全"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9.
茶树开花     
"又是茶树花开时"。我贴着窗户,望那窗外素绿的茶树自言自语道。母亲迎着煦日在外浇花,透过窗户,依稀见到她的指尖从叶梢划过,那么优雅,那么体贴,那么轻柔。我的心一颤,想起了许多。我记得小时候的夏夜,母亲用扇子为我轻扇直至我入睡;我记得二年级母亲经常督促我做完课外练习:我还能想起六年级时母亲每天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氟、铝在茶树中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茶树中氟铝的吸收特性、含量及分布,氟铝对茶树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茶树吸收其它元素的影响及氟铝交互处理等方面,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