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者、研究者。"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展探究的能力,享受探究的乐趣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的教学设计出发,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探究重要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无疑是养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好素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爱国主义教育却往往会遭遇一些尴尬的事情,尤其是当“爱”遇上“恨”时,对历史教学以及教师素养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面我就所遇到的课堂尴尬以及改进的措施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是活跃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中典型的错误思潮之一,有其复杂的理论根源与社会根源。批判和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是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功能的需要。“四史”教育是坚持唯物史观正确看待与解读历史的实践,是应对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错误思潮的利刃。在剖析和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源起流变与面相症候的基础上,以“四史”教育为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三个方面试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系统的批判,帮助人们认清历史唯心论的本真面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相似文献   

5.
“难忘课堂”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舞台,具有优质高效课堂的基本特质.从高三历史教学案例“孔子”说起,探讨通过教学结构的优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拓展、课堂活动的动态生成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体验中,在师生多维互动的智慧迸溅中,获得个体成长体验等方面的铭记,从而使课堂具有“难忘”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正>任世江先生的《漫谈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北京人》①一文指出了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知识内容的陈旧,有些事关人类历史总体认识的基本知识长期滞后于科学研究的成果。笔者近年来在参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评审工作中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北京人的故事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本文拟呼应任世江先生的文章,以若干事例进一步讨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知识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历史学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方面的落实往往会引发以下两个现象:一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文协同人1940年对“抗战文艺”作了检讨和反思,从文艺观念、创作题材、艺术形式和生产传播方式等方面,全面勾勒了“抗战文艺”的历史特征。包括高度重视宣传功能、以通俗文学和短小通讯报告为主要艺术形式、集中描写和反映前线生活等几个方面。在生产和传播方式上,“抗战文艺”采用的是“机构订货”和商业化生产相结合的混合模式。在文协同人检讨和反思中,“抗战文艺”也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职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随之产生变化。"一言堂"和"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以"中国历史文化"课程为例,教师应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推进教学进程,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人教走廊·开栏词]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是多姿多彩的,编、读、教、学诸方同仁,漫步其中,撰稿参与,阅读思考,交流协商,互动互助,广益教学,对理解历史、感悟人生、服务生活发生积极作用,乃专栏之最大愿望矣。  相似文献   

11.
极端应试教学行为,悖逆“有效历史教学”初衷,其危害在高中尤甚。由于存在升学考试压力,如何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成为高中教师关注的焦点,本不足怪。然而,如果仅止于此,而把历史课变成枯燥的重难点讲解课,那就不对了。在我看来,仅有所谓知识、方法、能力,而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历史课,就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课。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课,问其原因,觉得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历史课怎样上才能生动精彩,使学生喜欢历史课,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这既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近日读黎东方等人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联系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也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历史解释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阐释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江教授在《"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一文中写道,"阐释"与"诠释"有着重要的区别,"诠释"主要针对事物本身,含有训诂的特点,而"阐释"是研究者所做出的向外、向显、向明的解释,体现坚持对话、协商的基本诉求,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的特点。"诠释"重对"内","阐释"重对"外"。《周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周易》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智慧,有助于促进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在大学中都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中国文化通识教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该课程缺乏鲜明"时代意识"和回应时代文化问题的理论自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善中国文化通识教育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课程网开通伊始,便得到了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欢迎与支持,参与的网友不断增多,讨论的问题也在深入,历史课程网逐步成为一线历史教师专业学习与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一线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专业研讨的重要阵地。在这个平台与阵地中,大家突破时空限制,与全国的同行、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在理解中相互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完善,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2006年2月28日,浙江师大附中吕准能老师在他的“博雅的博客”中发出了“做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的主题帖,随后引起了广大同行的关注与争鸣,大家围绕着“一个优秀教师,是如何有思想,又有如何的思想和如何的表达”的话题交流心得、切磋学问、展开互动、共同探讨。该帖浏览数达2000多人次,回复数也有110多帖,既说明了大家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又展示了历史课程网的凝聚力。我们节选部分讨论帖子刊登于此,以期作为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理解、认识当代历史老师的困惑、追求与梦想。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一篇课文,与培养习惯能搭上界吗?过去,我认为很难.最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心中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7.
当今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是课改对各学科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就历史学科而言 ,一项重要功能便是“以史鉴今” ,所以 ,如果能在历史学习中 ,通过合适的选题 ,将历史与今天学生关注的热点巧妙的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推动其多渠道获取知识的热情 ,促使其积极思维与探究 ,完成对主题的多方面的丰富与组合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 ,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从而达到“回顾历史 ,关注现实 ,启迪明天”的功能 ,应当说是历史学科在教育改革中对新教学理念的一种很好的实践 ,也是大有可为的一种尝试。现以在教学中的一次实践活动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11日到12日,在历史教育四大期刊支持下,由江苏省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和吴江高级中学主办的江苏省唐秦历史名师工作室与浙江省戴加平省名师工作室跨区域合作教研活动——"历史教育,‘人’不能缺席"论坛在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举行。《历史教学问题》主编王斯德和副主编李月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历史教学》主编杨莲霞、《中学历史教学》主编王继平,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笔者也伴随着一届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由高一对新课程懵懂无知、怀疑试探地走入课堂到高三满怀信心、轻松愉悦地走进考场,回顾三年走过的路,感触良多。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是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有效的尺度?什么是历史有效教学的终极取向?这既是专家学者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实践问题。下面笔者就近三年新课程实践的得与失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的领域,为了探知对不确定的社会现实所作的似乎真实的解释,人类做出了许多的努力。然而,在现有的“两种文化”的模式下,比较教育的运思逻辑未能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出路,比较教育学只有重新寻找一种新的认识论,才能真正实现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