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国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的缺失现象引起了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探讨呼唤女性回归历史教科书的时代因素和基本途径,以期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和面临类似问题的中国历史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中,男性历史素材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随着史学研究更加关注“草根叙事”,关注女性历史也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素材历史在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中还是比较薄弱的。《新学制高级中学西洋史》(俗称《西洋史》)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全部历史教科书中,惟一一本从女性的角度、女性的立场论述历史进程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学存在“见事难见人,见人难见女人”的问题,对女性的角色和活动略而不谈,即使提及女性,与男性出现的次数与频率也不成比例,而是将她们视为历史的配角或注脚。尽管如此,高中历史教科书还是有不少内容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女性,我们可以尽力挖掘其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女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从图片到内容涉及的性别问题,对于学生建立一定的性别观和形成客观认识女性的态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虽然教材在性别问题方面已有重大改观,但仍需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丰富教科书中女性的角色;第二,完善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第三,在图片的处理上应该增加女性角色的数量,直观地、全方位地展现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客家影像的历史叙事与文化建构,客家女性成为历史叙述的主体,成为文化景观的符号,借由女性形象的视觉符码,女性身体承载了历史叙事与文化认同的双重功能。两岸三地的客家影视剧在不同地域文化历史背景下,客家女性形象塑造中均呈现女性图像化、女性符号化的影像特征,由景观所代表的女性身体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功能,性别叙事的背后是族群历史建构,女性符号承载的是族群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女性历史叙事与性别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历史叙事将性别与政治、经济、种族、阶级放在一起,成为思考历史的一个角度,特别关注性别文化在社会道德伦理、传统文化和群体心理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女性历史叙事对历史的生成性及传统文化的虚假性的否定,建立在对男性阴暗性的否定上,而关于爱情的讨论和对女性身份的认证则占据了文本隐型结构的核心。女性历史写作在主流历史的碎片和缝隙中起步,以自己的性别经验想像历史,以对男权历史边拆解边合作为叙述策略,建构女性的心灵史,进而达到丰富历史、改写历史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7.
陈思瑜  李月琴 《历史教学问题》2023,(2):17-22+193+224
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重要载体。分析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内容,可以透视一国主流阶层对他国的认知,了解该国对待历史上双边关系等国际问题的态度。在菲律宾历史教科书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国历史的描述,本文通过近些年来在菲律宾中学所使用的不同版本有关亚洲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勾勒出教科书所呈现出的中国形象,以期把握当代菲律宾青少年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一、阐明历史教科书中人物评价问题的必要性笔者查阅了人教社自1992年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搜集其中历史人物,列出了近二十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初步分类统计表(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列出)。据统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有330人,其中帝王将相170人,占总人数的51.5%,科学技术、思想文学艺术领域的人物117人,占35.4%;农民起义领袖有12人,约占3.6%;少数民族人物涉及29人,约占8.7%;女性6人,占1.8%。统计数据显示,帝王将相占据了总人数的二分之一,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受传统的影响,台湾地方当局比较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趋多,大陆学术界开始关注台湾地区的历史教科书问题。1不过,就已发表的有关台湾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文章而言,仍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本文依据目前台湾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参照台湾地区以往的中学历史教育情况,力求较全面地反映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现状、演变及趋向,以求有助于人们对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  相似文献   

11.
先秦历史散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等中记载了不少在先秦社会中生活的女性,在先秦文学史上塑造了许多有特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女性形象的关注体现在女性外貌、性格、身份等多视角层面,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由简到繁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学中 ,我们一直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 ,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 ,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 ,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 ,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 ,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科的教学用书 ,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 ,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 ,重新审视和检讨历史教科书的应有的作用 ,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仍是有必要的。在…  相似文献   

13.
包瑞桢 《考试周刊》2011,(63):160+151-160,151
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主要依据.是国家、政党意志的体现。但是,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科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知识的真实性有疑问。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国家、政党意志,更要严肃地对待知识的真实性问题:不仅要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体现教育理念;不仅要坚持一些教科书的编写原则,还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总之,教科书的编写者应多听听各方面的建议.使历史教科书编写得更加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虽已提出适当淡化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地位.但就目前现状来看,中学历史教科书依然是中学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材料,是中学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所以建设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现代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环。本文拟就史料对建设新课程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促进历史教学的作用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停滞、恢复与初步发展、深入发展五个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创新成果少、研究视野较窄等问题。拓展与完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需要更多借鉴海外研究成果,拓展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用什么理念来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一直是中学历史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新史学的角度来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订,分析了日本帝国书院、清水书院、日本书籍新社2005年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新史学应用上的亮点,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形成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鉴于美国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的典型性,关注其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尤为必要。为此选取美国霍顿·米夫林·哈考特版中学历史教科书《1877年以来的美国历史》,从国家形象的概念解析中确立分析框架,从物质、制度、文化和国民四个维度考察其中的美国国家形象现实样态。研究发现,该版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呈现出整合集体记忆、善用“他者”对比、融入美国价值观、巧用微观史学的建构特征。其中暗含的多维国家形象的内在作用机理是:以国家精英的一致行动为基础,以制度性标准约束与规范其行动路向,以美国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以多种叙事模式权威化教科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越南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叙事模式进行分析、解读和归纳。教科书世界史部分展现出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英勇抗击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中国。为了迎合越南民族主义发展的需要,教科书越南史部分在对古代中国的书写过程中,将中国描绘成“北方侵略者”的负面形象。通过梳理教科书的中国书写与形象建构方式,以期展现当代越南青少年“中国观”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为今后如何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沟通与理解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是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角色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教育问题中融入性别视角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女性角色的缺失和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历来是教科书中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教科书作为重要的大众媒介以及性别社会化媒介,左右着学生对社会中两性的看法。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会产生和强化社会的不公平,影响学生对她们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因为初中是性别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化和合法化。国内学者对外语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的研究还很不够。研究初中英语教材的性别偏见问题尤为必要,因为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的课程,也是中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是语文和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无论是在课文还是在插图中女性的出场次数都比男性少得多。有职业的男性比女性多,而且男性所从事的职业声望更高。男性的性格更多地集中了人类的优点,其能力更高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科书中的性别不平等更加严重。这一现象的存在有我国的特殊原因。教科书中的性别不平等对女生和男生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新课程的教材改革中必须强调编写使用性别平等的教科书,具体说来就是在教科书的编写、审查和选用中努力做到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