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对班级文化的生态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班级文化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由班级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构成,具有平衡与失衡之间的可持续性、适应与发展之间的和谐性、共生与竞争之间的创造性、环境与师生之间的主体性等生态特征。班级生态文化在班级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四种功能:教育濡化功能、协同创新功能、主体个性化功能、进化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对宗教生态学的讨论逐渐由宗教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转向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态和谐、社会结构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宗教生态论视域下,研究洱海区域宗教生态系统内部的递变和融合及其与社会各个系统之间的矛盾和调适过程,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现出宗教历史变迁轨迹,为更好地促进今天的宗教生态平衡与宗教关系和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维平 《教学与管理》2009,(11):111-112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是指一定区域(空间)内所有的生物之间、生物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动态平衡之意。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生态学开始对人文社会各学科的渗透,生态学也从以往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转向与人文学科融合之路。随着生态觉悟的深入以及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成长,文化生态学、社会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美学等相继出现,使整个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生态化发展趋势,也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北京的“绿色奥运”给学校体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借助文化生态学理论对民间文艺进行深层透视,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这一活态文艺增添新的理性认知,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民间文艺与生态环境之间彼此生发、制约、协调与共生的复杂关系。研究民间文艺生态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着力点和发展趋势。邕剧的传承与变迁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需要异质文化的支持,作为异于西方文化又具有浓郁生态学特质的庄子哲学与此要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立场阐释了庄子哲学与生态哲学尤其是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契合,但总体上看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国外生态哲学、庄子哲学以及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倾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趁势.本文通过移植和应用生态学的生态限制因子法则,剖析体育现象,阐明体育生态限制因子法则存在的客观性,这对探讨体育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辩证地研究体育生态的对策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需要异质文化的支持,作为异于西方文化又具有浓郁生态学特质的庄子哲学与此要求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立场阐释了庄子哲学与生态哲学尤其是与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契合,但总体上看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分析国内生态哲学、庄子哲学以及生态语境下的庄学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学组织文化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大学教师文化与其所处的大学组织环境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学的相关原理适于研究大学教师文化与大学组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应用生态学原理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文化的整体性、规范性、合作性、自主性、多元性、发展性等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正在联合陕西、河南争取把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十堰独特优势,打造汉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对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乃至于全国都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十堰具有汉江经济带最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核心是三组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双子星座,即以恐龙文化、古人类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武当文化、郧阳抚治文化为代表的明清文化,和以东风汽车文化、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十堰还拥有五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生态文化资源,即三大通史文化、三人文人文化、三大民间文化、三大名人文化、三大未解文化。  相似文献   

10.
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的需要,是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需要,也是反哺十堰丹江口库区发展的需要。从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线路区位来看,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十堰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深度开发,打造经典;要善于整合,突出重点,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生态学理论之间的分歧本质上就是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较量,突出表现在关于群落的有机属性之争、生态系统本体论地位之争和群落形成机制之争。要构建统一的生态学理论,就必须完善生态学形而上学。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一种可能的新的形而上学:生态实体的有机性程度取决于生态学研究的尺度,生态系统本质上是偶然的,并且是粗粒化的、历史的实体。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生态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将环境资源、人口问题、城市生态、生态文化、社会生态系统等作为研究内容,以实现社会生态平衡与优化,促进社会生态经济协调统一与可持续发展为其研究的任务与目的。社会生态学丰富与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与发展的物质基本原理,并促成了两个世界、两类科学和两种文化的交叉整合,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与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与生物具有共同的生物基础,生命科学中的生态法则可以适度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态学强调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与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相吻合.生态学视角突出强调学生自身发展与发展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明确继续教育学生发展目标、增强发展认同感、给予发展自主性、营造发展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流域文化中,汉水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固执性和创新性形成了独特汉江文化体系,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一.在分析汉江文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搭建区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并以汉江文化为样本,构建了汉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数字汉江.在网络与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建设数字化汉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挖掘汉江文化内涵和拓展汉江文化外延需求提供了实践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 Studies)是将“生态观”引入传播研究,探讨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之间交叉、渗透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媒介生态学现今有中西方两大研究方向,中国侧重于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而西方侧重于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将两方面互补,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扣媒介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运用生态学思维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能为我们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引导、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生态学意义。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存在生态双主体关系失衡、生态介体与生态主体关系失衡、生态环体与生态主体关系失衡三个生态缺失问题。我们可从生态主体的教育理念、生态介体的教育原则、生态环体的优化三个方面出发,探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行的生态学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与深层生态学包含的生态智慧,强调了生物与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和谐性,为说明地方性审美经验的产生根源及其合法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地方性审美经验是生态智慧的集中体现,通过深入分析审美经验的深层结构,可以清楚地解释审美经验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美学研究构建一个符合生态精神的跨文化语境——审美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智慧与地方性审美经验关系的研究,必将有力地推进当代生态美学建设,彻底改造主导美学观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8.
杨熙超 《海外英语》2013,(7X):141-142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的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的十余年,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与"和谐"的生态学研究,为生态翻译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文化底蕴。该文首先介绍生态翻译学的含义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翻译学的影响力,最后得出结论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必将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文化具有宗教性,宗教具有文化性,二者相得益彰。并认为,把握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的两个基本立足点:一是宗教与文化具有由各自内在特质所规定的分离性。区别性。二是宗教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1)在发生发展上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在机制;(2)在结构上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选;(3)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一、幼儿教育生态系统模式的建构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把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研究人类问题,从多学科视角生态地考察人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这些研究特别考虑了文化的因素,产生了一系列诸如人类发展生态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等带有生态取向的学科。一些生态取向的理论逐渐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研究产生了影响,学前教育研究者们开始从生态学的立场出发,思考和研究学前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