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由于犹太人在欧洲遭受歧视和迫害而逐渐兴起的一场旨在推动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政治世俗运动。作为一场促使犹太民族重建民族家园的运动,它从犹太教信仰中汲取了众多思想精华,推动了复国主义的发展并最终建立了以色列国。然而,以建国为目标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在以色列建立之后并未消失,而是始终存在于以色列社会之中,并对以色列国家政策的判定、实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的和平、安定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是通过联合国分治决议建立国家的,因此以色列与联合国的关系显得比较特殊。但是由于以色列和联合国在处理问题时的着眼点不同,所以以色列和联合国的关系既有积极合作的一面,又有不和谐的一面。以色列与联合国关系的特殊而复杂性,它既属于成员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含有很多特殊的关系成分。这种关系中既有特殊历史时期特殊历史事件的历史沉淀,又有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现实矛盾的折射。在一定程度上,联合国催生了以色列国,而以色列国的建立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联合国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难度。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潮流的逐渐强大,联合国在解决阿以冲突中的分量会不断提升,以色列与联合国之间就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利益将有所趋同。  相似文献   

3.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欧美等地掀起的犹太民族复兴运动,其最终目标是在犹太人的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一个犹太人自主的民族国家。纵观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百年的发展历程,“犹太复国”从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想变为如愿以偿的现实,其外部成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犹太人的歧视和残酷迫害;一个是对犹太人的利用扶持。这样的外部背景对后来以色列国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制定《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法》等教育法令,形成独特的国民教育制度,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在中小学开展以"犹太复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教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5.
巴以冲突是当前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也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对《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的犹太情节始终持批判态度,认为糟糕的犹太情节该被早早删去[1].然而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来看,该小说所展现的犹太人生存状况及犹太复国主义异见颇具研究价值,犹太族裔缺失话语权,身份模糊,却从未放弃各种探索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尝试.犹太民族内部对眼前生存困境和复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的强国,其历史有其独特性。河南大学张倩红教授的〈以色列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以新颖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梳理了以色列历史的线索,探讨了其历史特征以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我眼里,散文是一个宽阔的概念,它是一只容量巨大的篮筐。可以将除小说以外的一切非虚构文字装到里边来。这样做,可以将散文这一文体的视野打开,为表达内容日渐狭窄和表达形式日渐僵化的散文“松绑”,让它更具活力与魅力。所以我愿意将一切“有意思”的序言、日记、对话、纪实、演讲等都当散文来读,比如画家刘小东写的《以色列绘画日记》我就是当一部“有意思”的散文来读的。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身份对卡夫卡身心深远而致命的影响自不待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心理上就完全认同犹太民族,是一名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最后一个破碎的犹太人",他自己的概括就告诉我们,在犹太人当中他不是自己人,而是一个以自己特有的情感、理性思考方式,言说包括犹太民族在内整个人类的存在危机、自己内心已破碎不堪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的《特殊教育法》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为5—18岁的儿童、青少年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并注意发展为残疾儿童、青少年服务的特殊教育。1988年6月国会通过了《特殊教育法》,规定政府向3~21岁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免费义务教育,有关的负责部门是文化教育部、卫生部和社会福利部。 《特殊教育法》明确提出:法律要保证为残疾儿童提供正规的学习、教育、治疗机会,包括物理疗法、语  相似文献   

11.
执政形态:政党政治研究的一个新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形态”是政党政治研究中的一个新范畴,它涵盖执政理念、执政机制、执政方式、执政生态、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执政历史等与执政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这一范畴是对执政党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和概括,对于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政党研究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分别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步入现代化进程,各国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广度、深度自然参差不齐。政党政治只能具体地存在于由此而彼此相异的情境中,只能与特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互构"关系。世界政党政治基本上可归入后工业社会、转型和新型工业社会、发展中社会的政党政治这么三大范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政党政治。超越或落后于特定发展阶段、与特定政治生态不匹配的政党政治也一定不是"最不坏"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13.
以“编码(创作时的作者)”和“解码(作品隐含的作者形象)”的区分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恐怖分子》,认为其对伊斯兰世界的东方主义书写只是表象,文本间差异性的复杂化和不可靠叙述促成反讽效果,表露出隐含作者对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异议,对阿哈德·哈姆的文化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转向.其间,厄普代克把犹太性与“9·11”后人类生存危机的普世性相结合,把民族问题升华为世界主义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日本政局动荡,各政党分化组合频繁,政治日益右倾化,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从叙述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入手,深刻分析了其特征及原因。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内政与外交政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的普及为政党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中国和以色列两国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揭示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对309名中、以两国的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MSLSS是适合于中、以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跨文化研究的有效工具;(2)在各个特殊生活满意度领域中,两国中学生均以家庭满意度最高;(3)中国中学生的朋友、学校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以色列中学生。  相似文献   

17.
吉野作造提倡民本主义,主张多数与少数的调和,认为民众只需消极监督政党即可,制度本身并不会提供实质性利益,政治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伦理道德,政治家的人格与品性尤为重要,政治规则与伦理道德应保持一致。吉野作造鉴于政党的腐败和急功近利导致其在伦理道德面前受到质疑,便以道德不健全为由持续批判"宪政常道论"。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在国家建构和治理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大屠杀记忆的政治功用,竭力打造大屠杀记忆的公共空间。它通过建立以亚德·瓦谢姆为核心的纪念场所、确立大屠杀纪念日与纪念仪式、规范教育体系中的大屠杀教育内容与形式、建设大屠杀网站、制作大屠杀影像等多元方式来建构历史记忆,推动大屠杀记忆逐步迈向公共历史领域,让未曾经历过大屠杀的以色列公众从大屠杀公共记忆中找寻历史通感。公众则借助纪念馆、纪念日、学校教育、历史遗迹、影像媒介等途径与历史互动,形成对大屠杀记忆的自我认知与评判。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学科划分和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是现代大学的立学之本、教学之范。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划和目标、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协调、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面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的角度看,以德治国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即国家权力应由品德高尚的人来掌管。由于中西方历史,政治、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以德治国在中西方迥然不同的命运,形成了不同特色;从现实来看,以德治国合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依法治国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