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健。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上课的时候稍不注意,学生就会讲话,课堂上乱哄哄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音乐课上体验不到快乐。学生没有了学习音乐的快乐体验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3.
戚壮 《辽宁教育》2004,(9):35-35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4.
电影作为一门复杂的视听艺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就包括画面和声音,而电影音乐就囊括在电影声音当中.相比较画面对观众的视觉冲击,音乐没有那么直接的感官刺激,但由于其特殊的叙事性,使得观众情绪可以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也能进一步诠释电影的内核,可以说电影音乐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5.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象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如何引导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要以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师生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努力创设一种民主、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做到静中有动,动静交融,使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之中,切身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音乐教学才会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才能…  相似文献   

7.
电影自诞生以来,音乐就成其为片中主要的要素。默片时代卓别林大师以风趣幽默的表演,对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作了很好的诠释。他并宣称:音乐是电影的翅膀。《紫雨》电影中,音乐这双翅膀使其该影片翱翔腾飞,一举获得1985年奥斯卡电影最佳原创音乐奖,曲作者Prince也一跃成为最耀眼的当红明星。  相似文献   

8.
印度电影具有神奇的魔力,常常会让我们心动不已,印度电影诙谐幽默的同时又是批判性的。在观赏印度电影时,我们很容易被其中的歌舞音乐所吸引,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成为了印度电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例如,《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因为加入了印度风格的配乐,而让我们回味至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里面的音乐插曲也十分感人,配合电影作品的剧情,成为时代的经典。本文主要对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的音乐进行赏析,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曹云 《华章》2013,(19)
音乐美学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没有音乐美学的存在,音乐的表现形式势必会成为一种难懂且没有展示对象的产物,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人们也会在不懂欣赏音乐作品的原因下,渐渐得使音乐淡出人们的生活范围。这就是音乐与音乐美学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优美、生动的语言,课堂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就会失去艺术魅力。可以说,语言是一堂音乐课的灵魂。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语言,使之具有形象性、趣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音乐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考察外国音乐史,特别是欧洲音乐史,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实例。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阐发,自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诞生以来,人们就感受到莎作语言中蕴含的音乐性,欧洲许多第一流的音乐家都从宏大的莎作中获得过灵感,为莎作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构成了莎士比亚文化中的音乐现象,或音乐中的莎士比亚现象。在这种超学科的渗透、比较中,只有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才有可能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时代对于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顺势而变,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需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果没有互动,音乐课堂就失去了灵魂。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本文基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经验,深入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希望可以对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艺术会失去生命。同样,情感也是艺术教育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艺术教育也就失去了生命。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欣赏教学中,情感的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的宣泄,情感的交流尤为重要。因此,在听赏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这条主线,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音乐中那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朱瑶 《成才之路》2010,(12):59-60
音乐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没有"呼吸"的音乐,就像干枯的河流,没有韵味,是一种没有生命的音乐,所以无论你是演奏乐器还是唱歌的音乐者,都不能忽略掉表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气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自从音乐新课改实施以来,淡化音乐知识技能的提法一直很响亮,很多课确实做到了把知识技能融入音乐作品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很受学生欢迎。但是,也有许多老师却做不到这一点,觉得没有了系统的知识,音乐课就失去了科学性,从而对音乐课中的知识与技能又渐渐强调起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最近看了一些课,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有了一些思考,不惴冒昧记下,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示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而语言是健康人具有的本能,在诸多因素上与音乐相通。为更好的  相似文献   

18.
构成音乐的元素很多,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音乐元素对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主动感受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实际教学内容的“引子”,使音乐学习与熟知的生活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音乐来源于生活,寻找什么样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音乐素材呢?电影音乐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影音乐,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此,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要全而完成音乐教育教学的任务,就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20.
曹华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36-137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象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学生是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是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随着素质教育得到全方面的实施,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地提高了自身的情操和身心健康。为了使音乐教育在校园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寻求新的途径,加强校园音乐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