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智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上说:“辨析判断、发明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不是汉语言学家.对“智慧”这个词语的外延和内涵没有做专门的研究,不敢妄下定义,但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分明地感觉到智慧是说不清.道不明却又能意会得到的。它是一个闪动着生命光芒的美妙词语.是无限创造与力量的象征。所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智慧,即使是像霍金这样高度残疾的人。智慧也没有离他而去.相反,智慧在他身上发出了更为耀眼的奇光异彩.他的人生也就熠熠生辉.因此我要说的是:生活中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精彩!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建国以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番曲折复杂的斗争。最早提出“写真实”论的是胡风,鼓吹文学要“表现劳动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旨在歪曲社会主义现实的本质真实。因此,我们对他的批判是正确的。一九五六年,秦兆阳同志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重提文学要“写真实”,这本是对艺术规律的探讨,却被当作资产阶级反动文艺观点进行批判。一九六二年八月,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邵荃麟同志针对当时文艺创作现实生活的根基扎得不牢的情况,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问题。可是会后不久,这个意见也受到了批  相似文献   

3.
胡风的诗学     
胡风的诗学思想是其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将诗与人生的意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其诗学的重心,是其人生哲学,价值哲学和社会历史观的体现,是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主客体相生相克观点构成其创作论,在创作的主客体关系上,他认为着眼点首先是创作主体,但人生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历史,社会,人民,故诗人的创作亦然,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客观或主观公式主义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胡风的诗学主体即诗化人生哲学和创作过程的主体论审美心理学,其美于诗的题材,技巧,接受遗产,形象,语言,风格均是围绕它们展开。  相似文献   

4.
爆笑超市     
米兰 《小学生时代》2011,(12):52-53
我从哪里来 有天放学后,儿子问妈妈:“妈妈,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世妈妈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应该趁此机会教育小孩,就一本正经地以猫狗为例,支支吾吾地谈起了生理知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刘纲纪作为我国美学界坚持客观论美学体系的重要人物之一,在80年代客观论美学处于冷落的态势中,出版了他的《艺术哲学》一书。这部集中了刘纲纪美学思想的内容和观点的巨著(连同他的其他著作),从劳动与人类生活的创造、反映概念的广泛性、古代和谐向现代崇高的转换等不同方面,“可以看作是胡风美学思想的更高形态,它不仅展开和深化了胡风美学思想的基本命题,而且总结了胡风以来客观论美学的历史经验和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体系形式的建构上呈现为一种严密的逻辑过程和有机的范畴联系”。因而“在客观论美学的历史发展上,这种具系统性和流动性的理论形态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6.
歌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它音韵和谐,铿锵悦耳,句式整齐,易诵易记.它在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的生活,成为反映他们生活斗争的有力工具.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采用歌谣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但是,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和时代的制约,未能成为一种潮流.鲁迅处在风云突变的革命时代,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创作上竭力提倡“文艺的大众化”,使文艺为现实斗争服务.他明确地指出: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艺术家正确的努力”,为艺术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大量采用民间题材,而且采用、变革歌谣形式,用以表达人民的呼声,鞭挞时政锢弊,在斗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在谈及鸦片战争中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时,认为这场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叫一些权威资料也认为“三元里抗英,是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场战斗”;“第一次显示了只有在广大人民中存在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力量”。似乎已成定论:三元里斗争是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看法有悖于史实。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以致法国诗人诺瓦利也曾高唱:“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既是科学家同时又是艺术家的数学工作者,是大地上的唯一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9.
一、通过音乐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方面的歌曲、乐曲很多,只要你留心就可以信手拈来。例如:每年的9月18日前后,学校都要开展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班也开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另一方面,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并珍惜今天的生活,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采取的形式是以歌曲为主线,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实内容,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10.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为发端,在与胡风论争的左翼主流派一方,民族形式的讨论实际上是以《讲话》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理论体系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酝酿成熟的过程,这就自然决定了胡风与左翼同仁的思想分歧具有意识形态的严重性质;40年代中期的“主观”论争以胡风和“才子集团”共同发起重庆反教条主义运动为起点,他们的本意是响应延安整风,但由于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逻辑的错位,实际上变成了对《讲话》的不自觉冲撞,因而他们反而成为由胡乔木主持的、名至而实不宣的重庆整风的对象;1947、1948年的香港批判是将1945、1946年对胡风的缺席批判公开化,同时也是以《讲话》文艺模式全面改造和规范文艺运动的意识形态询唤的发出和示范,而胡风则以《论现实主义的路》这一答辩表明,意识形态对其的询唤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11.
胡风事件的举足轻重作用的三次论争,同时也构成了文学在40年代发生意识形态转折的三个关健环节,因此,胡风事件的历史根源也可以表述为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文学的意识形态转折以40年代初期的“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为发端,在与胡风论争的左翼主流派一方,民族形式的讨论实际上就是以《讲话》为集中体现的毛泽东文艺理论体系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酝酿成熟的过程,这就自然决定了胡风与左翼同仁的思想分歧具有意识形态的严重性质;40年代中期的“主观”论争以胡风和“才子集团”共同发起重庆反教条主义运动为起点,他们的本意是响应延安整风,但由于学术与政治意识形态逻辑的错位,实际上变成了对《讲话》的不自觉冲撞,因而他们反而成为由胡乔木主持的、名至而实不宣的重庆整风的对象;1947、1948年的香港批判是将1945、1946年对胡风的缺席批判公开化,同时也是以《讲话》文艺模式全面改造和规范文艺运动的意识形态询唤的发出和示范,而胡风则以《论现实主义的路》这一答辩表明,意识形杰对其的询唤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12.
舜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圣君。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诸冯”这个古地名,如今在哪里?2005年9月全国虞舜文化研讨会在运城召开后,《山西日报》曾对会议的报道中说:“诸冯为舜帝出生之地,位于今运城市辖区的县级市——永济市张营乡境内。诸冯村又名姚墟村,现已改名为舜帝村。”笔者对这一定论,持有异议。并以孟子所说:“舜之居深山之中”等历史文献、典籍记载,和现存的舜生活、生产过的区域内众多的遗迹遗址、考古证据,实事求是地论证了舜的出生地“诸冯”,是今之垣曲县的“诸冯山”。而不是永济市距黄河岸边仅几公里处的平原上的“诸冯村”。垣曲诸冯山是帝舜故里。  相似文献   

13.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用响亮的啼哭声寻找着幸福。甚至长大了的我们还要常常自问“幸福在哪里”。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擦亮双眸,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14.
高莹 《现代语文》2006,(2):39-39
闻一多说:“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于它有无限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诗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字字争奇、句句竞峭,方寸之间最大限度地容纳诗人的感受。在有限中表现无限,这就需要诗人充分挖掘并驾驶诗歌语言的弹性美,以获得“韵外之致,味外之首,家外之家,景外之景”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用响亮的啼哭声寻找着幸福。甚至长大了的我们还要常常自问“幸福在哪里”。有位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擦亮双眸,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16.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对胡风的政治清算有一个渐次升级的过程。其中,在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中,胡乔木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10月,胡乔木随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后逗留重庆,借批《论主观》来清除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1948年香港的《大众文艺丛刊》对胡风发起的公开批评,也得到了胡乔木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头两年,胡乔木多次奉命找胡风谈话,试图解决其思想问题,他还借舒芜发表自我检讨文章的契机,组织过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文章。《人民日报》转发了舒芜的自我检讨文章,胡乔木亲自加按语,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到“以胡风为首的一个文艺上的小集团”,事实上为后面的文艺批判定了基调;1954年之后的对胡风大批判过程中,胡风写给舒芜的私信被披露直接导致了胡风问题升级为“反党反革命”问题。这件事与胡乔木建议写胡风的宗派主义的文章有间接关系。但是,对于把胡风及与胡风问题有牵连的人定性为“胡风反党集团”,胡乔木是不赞成的,并在毛泽东面前替胡风作过申辩。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1912年写了《纪念赫尔岑》一文,对这个“十九世纪前半期贵族革命家那一代的人物”作了精辟的科学的评价,指出他也是“自觉地赴汤蹈火,以求唤醒年轻一代走向新的生活,洗净在刽子手和奴才中间生长起来的子弟身上污垢”的英雄之一;他“对革命的无限忠心和向人民进行的革命宣传,即使在播种与收获相隔几十年的时候也决不会白费”;并号召“工人的政党应当纪念”他①.在中国近代史上出身于宦门闺秀的秋瑾,在二十世纪初反抗男权社会,摆脱封建家庭牢笼,东渡日本,寻求中国妇女和国家民族解放的道路,她在国内外无限忠心地向人民进行革命宣传,“打破奴隶般沉默”的业绩和在革命实践斗争中表现的自觉献身的牺牲精神,都不愧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②,杰出的爱国主义者.鲁迅早年小说《药》里所塑造的青年革命者的形象——“夏瑜”,就是以秋瑾事迹为取材,用来启发教育人民的.当她诞生百周年之际③,追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英雄”④,也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七月”诗派,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为新诗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进行过有益探索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它活跃于抗战诗歌发展的全过程中,在抗战诗坛上影响最大。“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初期,它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而得名,并在胡风的支持与扶佐下不断发展。由于《七月》杂志本着在编辑上“尽量团结而且号召能够共鸣的作家”,从而“源源地发现从实际斗争里成长的新的同的道伙友”①宗旨,“七月”诗派一开始便拥有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大体一致的创作倾向,其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胡风、绿原、鲁黎、阿城、邹获帆、冀沾、彭燕郊、…  相似文献   

19.
一“艺术是真实的表现”。但这“真实”不是生活的模拟或机械地复制。而“是象画家那样艺术地再现全部生潘的真实”,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如恩格斯所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正是按照这一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在生活土壤中孕育、提炼题材,于1836年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喜剧《钦差大臣》。他在《论戏剧》中说:一部真正的喜剧,应是“这个  相似文献   

20.
每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表征常常牵动此后作文教学的风向。如作文材料的选择,一度出现“宏大题材”将成为常态、“传统题材”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推测,一线教学中也出现不少教师的跟风现象。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来发掘命题的底层逻辑:传统题材将成为高考命题永不褪色的要素,该题材作文的写作须站在新高考、新评价视野下去实现“我们从哪里来”的传统溯源,回应“我们在哪里”的时代关切,以及“我将成为谁”的甄选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