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 1999年9月,我作为一名引进的教师来到了延安中学。对于学校一个普通的数学教研组何以能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能连续七次(如今已是八次)荣获“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并能在一个组内培养成就三位数学特级教师(开题时是三位特级教师,研究过程中又有一位成为了特级教师)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促使我和同事去研究延安中学数学教研组和组内四位数学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2.
潘小明 《江西教育》2003,(3):26-27,19
片段一师:有20个小朋友做取花游戏,比谁最先拿到这朵花。电脑显示:师:对于这样的比赛,请谈谈你的看法。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肯定最先拿到这朵花。生2:那倒不一定,万一站在边上的小朋友跑得快呢?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花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要不,就请张××站在最边上,好吗?(同学们都会意地笑开了。)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 ,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桥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其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 ,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 .这里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绝不仅仅是对知识难点的点拨 ,而在于怎样理解材料 ,怎样解决问题 ,即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念的渗透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4.
顾青山 《江苏教育》2001,(17):44-46
师:老师这儿有4块饼,现在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几块?我们一起用掌声表示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一:情境引入 师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是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顾泠沅先生的倡导和力行示范下,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另外,“应试教育”的思想也严重影响农村中学教学;笔者从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十来年,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了不少研究,认为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教学设计1.1教学内容分析函数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为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从而成为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函数模块又包含了众多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涉及面广,应用层面多,从而成为高中数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2.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引入 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课本上简单用一句话概括为:“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和对比原则,在上习题课时我引入了2001年高考山西理科综合卷中的一道题:  相似文献   

14.
15.
数学家B·R·盖尔鲍姆说过 ,一个数学问题如果用一个反例予以解决 ,给人的剌激犹如一出好戏剧 .充分利用反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成功的个案研究既需要一些生动出色的正面案例 ,也需要分析一些存在缺陷的反面材料 .从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以及自身素质提升的角度上看 ,“反例”的个案研究比“正例”更具有启示性 .下面对反例在案例研究中的功能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1 增强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作为教师 ,首先必须具备居高临下、游刃有余的解题能力 ,并且对某一知识产生的相关问题应该领会得更清楚 ,理解得更深刻 ,分析得更…  相似文献   

16.
认识建构主义自八九十年代崛起后受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研究项目公开宣布采用建构主义观点,它对今天的数学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传统高中数学教材对圆锥曲线部分的处理是通过公理化方法展开的 ,即首先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轨迹定义 ,然后再通过推导其标准方程 ,去进一步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 .这样处理固然有利于把对象知识从纷繁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 ,使学生易于抓住知识的本质 ,但笔者以为这样做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缺乏对“圆锥”曲线的背景的论述 .为此 ,本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 ,设计了一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实验课 .目的是想借助数学实验帮助学生对椭圆进行必要的意义建构 ,并提出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以期…  相似文献   

18.
陈瑞辉 《江西教育》2005,(10):40-41
[赏析]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丁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需,无处不用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片段,黄老师跳出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学习的起点,即数学学习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电视、报纸、牛奶盒、衣服、互联网、书本……上面都有百分数,乃至让学生创造“自己的数学”——听课老师人数里面也有百分数。让学生用一双“生活数学”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加以解释。使数学学习富于亲近感、现实感。进而唤起学生浓浓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取材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实际情境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在“买东西”的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已有了估算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切入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