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研究河南豫剧发展史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河南豫剧群体创作、重乡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娱乐性强、适合人群广的特点。在论述其音乐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豫剧无曲无谱、口头传唱的独有特性,揭示了豫剧兼收并蓄、注重自我超越的优良传统,指出豫剧在传承中原文化,展现河南精神,演绎地方文化,幸福百姓生活,展现河南形象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希望河南人通过河南豫剧搭建根亲文化平台,传播中原文化,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创建文化大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中原是河南豫剧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戏曲对河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河南文化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借鉴.文章探讨了豫剧的发展及其特点,并从戏曲文化推动中原经济发展方面论述河南戏曲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当今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河南豫剧是产生于并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一种地方戏曲艺术。其舞台语言以形成地的方言为基础,显示了突出的河南地方方言特点,代表了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河南豫剧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舞台语言也不断演变,表现出继承和变异的特点。从共时角度对河南豫剧舞台语言的语音进行描写和比较,可以发现地方戏曲舞台语言的继承、融合和演变状况,为深入探究地域方言提供新的视角和素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与发展的视角,采用SWOT方法,分析河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找准河南文化旅游的定位及其特点,探讨河南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和路径,推动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加快河南由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大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豫剧是一个地方剧种,豫剧的唱词洋溢着浓郁的河南地域色彩,最明显的是唱词中的河南方言词汇,特别是其中的方言词、俗语和詈语等。本文以传统豫剧剧目的剧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豫剧语言的词汇特色。  相似文献   

6.
豫剧是一个地方剧种,豫剧的唱词洋溢着浓郁的河南地域色彩,最明显的是唱词中的河南方言词汇,特别是其中的方言词、俗语和詈语等。本文以传统豫剧剧目的剧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豫剧语言的词汇特色。  相似文献   

7.
柳莹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25-126
多以河南地区方言口语为例,从方言与民俗以及豫剧、小说之间的关系上,分析方言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古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过重要支撑作用,因此河南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着旅游产品缺乏新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游离、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文化旅游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南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一是把更多的中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之中,着力提升河南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二是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奠定基础;四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文化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河南旅游业存在的文化性薄弱问题,从树立文化旅游大产业的理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重视非物质文化旅游、全面实施整合开发、依靠文化创意促进旅游产品升级、建立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为河南文化旅游的强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也已成为衡量一个省、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要通过培育国际旅游品牌,强化河南旅游形象品牌,在保护好古建筑遗址基础上拓展自然生态旅游以及政府扶持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等发展方向,以推动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中表现为武术非物质文化景观.河南省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景观精彩纷呈.通过规划、设计和发展包括少林拳和陈氏太极拳等的文化品牌,提升河南省武术文化景观层次,全面整合和推动提升武术可持续发展.同时,运用武术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整合武术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等研究视角,通过强化武术文化景观的文化创意促使其获得文化遗产及其社会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佛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文章从河南省佛教旅游文化资源入手,试分析河南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以期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能真正为旅游业所用,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体育旅游逐步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河南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为今后河南的体育旅游业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其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旅游开发意义重大。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在对河南省的传统工艺美术的资源评价、开发现状、旅游产品价格弹性分析、消费者偏好、市场竞争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开发的外部环境分析和开发创新设计,最后提出了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但核心竞争力不强。河南旅游业的优势在于丰厚的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结合区域文化特点,整合资源,培养战略性支柱产业;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做大做强品牌;优化旅游环境,扩大外宣力度,增强国际吸引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梨园戏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文化遗产价值突出,旅游开发意义重大.文章系统论述梨园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旅游开发意义,分析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应把梨园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泉州旅游发展规划,并从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宣传促销等方面提出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蒲剧是我国戏曲梆子声腔中的古老剧种之一,其表演形式多样,程式丰富,基础扎实。如何利用传统艺术资源,已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时代命题。本研究对蒲剧作为旅游资源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蒲剧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河南也在积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其中旅游业又是文化强省战略中的重点文化产业。因此,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同时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都是郑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郑州市旅游业发展主打文化牌,因此,对古镇文化的挖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RMP分析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重要的旅游资源,并将成为中国国际旅游的三大产品之一.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在对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产品转化、市场弹性、生产偏好、市场竞争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的创新、空间组合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策略: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整合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文化、按照特点顺序开发、增强产品的参与性和采用恰当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