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洋淀诗群”的文学史现象是独特的,一般研究者把它当作“朦胧诗”的“附属”和背景来关照,视之为“前崛起”、“前朦胧”。“白洋淀诗群”的诗歌写作更接近“原生态”,它疏离和叛逆了政治和商业媒介的束缚,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异质性”构成特殊背詈下新诗不间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诗群"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精神内核和美学意蕴都昭示出"永远"的意义,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既修复了传统诗歌美学,又接通了新诗现代主义的脉向。  相似文献   

3.
在文革时期的地下诗歌研究中,白洋淀诗群已经成为经典。在白洋淀诗群的相关研究中,还应该注意对那些仍被历史叙述所忽视的诗人进行关注和挖掘。基于此,白洋淀诗群中的几位女性诗人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新诗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白洋淀在河北,古时候叫"燕赵之地".自古就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但以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却写出了那片土地的柔情."文革"中,一批知识青年下放白洋淀,在那里他们写出了叛逆社会热爱自然的现代诗,形成白洋淀文学的另一个传统.本文试图通过"荷花淀派"和"白洋淀诗群"说明地域与文学结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好作翻案诗,早期的翻案诗多在立意上翻新,包括转移视点执其一端立论和推陈出新两种主要方式。这一类翻案诗多为咏史诗,"有所为而为"的写作态度使之精深峭拔,最见荆公襟怀,必须结合王安石的政治关怀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来解读此类诗作,泥于字句很容易与原旨产生偏离。王安石晚期的翻案诗创作多为诗法翻新,主要包括反用前人诗意及典故、章法上的推倒扶起和句法上的前后反覆三个方面。此类诗为宋诗新变指出了一条新的门径,以往文学史研究多强调荆公体或半山体对唐诗的回归,对此多有忽略。  相似文献   

6.
“新保定诗群”是近两年兴起于保定的一个本土性诗歌群体,初步探讨“新保定诗群”的总体特征尤其是本土性特征,发掘诗人独具魅力的创作个性与其相互映现所呈现的诗歌多维映现,通过诗歌不同的经验层级来看诗群整体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林莽的方式     
“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代表性诗人林莽的诗特色。侧重从“对生存的温和质询”、“对经验的特殊命名”、“对中年写作的自觉探询”三方面展开论述,揭开了林莽诗歌话语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对当下诗歌写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永平诗存》具有补充清诗史和河北地方文学史空白的意义。它保存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其中张霪、马恂、常守方、高继珩、毕梅、高顺贞的诗作都足以代表北方诗人的创作成就。其时代特征和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那些纪事咏史、宦途飘零、对个体存在进行反思的诗歌主题中,是那个时代普通“士”阶层精神世界的典型呈现。角山、盘山、碣石山、大海等重要山水名胜,夷齐庙、射虎石、山海关等重要人文景观的大量书写,使其在地域诗歌总集中有了特殊的艺术质素。  相似文献   

9.
吴嘉纪在明清鼎革之际选择了归隐山林,吟诗终身。他隐居的东淘(今江苏省东台市)又是当时遗民聚居的地方,在那里,那些性情相投、经历相似的遗民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结社于淘上,诗酒唱和,相互安慰,踟躇于乱世中。东淘遗民诗群的存在是他们的幸运,也是清初文坛上的一道风景,在清初结社运动风行的大环境下,他们也唱出了自己的遗民心声。吴嘉纪无疑是这一群体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才和成就奠定了他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诗群”是文革时期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具独特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个诗歌群落以及诗歌作品的分析,浅谈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诗人与底层之间似乎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暧昧的主客体关系,真实的底层往往被诗人们改写或遗忘。随着新世纪以来从自身经验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的底层写作进入新诗场域,重新绘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诗歌地图显得尤为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底层诗人的写作在结合诗艺探索和重构底层主体性方面所取得的实绩,将让我们从文学史角度反思学界对于底层写作的本质主义看法,重新发现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白和李贺都有相当数量的游仙诗,又都对游仙诗的题材范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拓和提高。但二者的游仙诗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诗人生活经历、性格、理想对诗歌创作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从有补于世、吟咏性情、记写生活和娱乐人生四个方面,探讨了白居易对诗歌功能的认识,以此考察白居易在诗歌上的继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从古地名和古物名、古迹和出土文物、民俗和传说等三个方面,论证辰溪是神农氏族的故里。  相似文献   

15.
刘学锴、余恕诚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一书,汇集了明清以来有关《李商隐诗集》的注、笺、评点等重要研究成果,并详加甄别和匡谬。可以说该书是目前致力于李商隐研究者的最为可靠和权威的资料凭据。但书中也存在着许多牵强附会的误释,《白云夫旧居》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6.
终生服膺儒教的白居易,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像古代其他失意文人一样,主动地去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又与众不同。他整个人生思想的变化、他的为人处世和诗歌创作都尽濡禅宗思想,并且他的禅诗和闲适诗所体现出的禅意,让我们认识到了白居易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正如他所作"此心安处即是家",禅宗取代儒家思想成为他安顿人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元白风情诗产生原因及其文化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成熟和文人政治基本确立时代的典型文人,元稹和白居易的风情诗既是唐代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以其典型意义生动表现了古代文人的情爱心理,因而具有了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革"结束后的文学新时期,一大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被剥夺了创作或发表权力的中老年诗人如艾青、绿原、牛汉、曾卓、郑敏、公刘、流沙河、蔡其矫、昌耀等得以复出诗坛,这批"归来"的诗人复兴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在短时间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写下了大量积淀着个体生命沉痛经历的诗篇."归来"的诗歌充分表达了忧愤、反思和回归人性的主题,内容凝重,感情深沉,思辨色彩强烈,个性鲜明.诗人们的"归来"跨越了历史的断层,接续并重建了"五四"以来的诗歌传统,它表明当代诗歌在历经磨难之后获得了自身应该享有的健康的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时代极具重要性的诗人之一柏铭久,其诗歌文本愈益受到重视。组诗《大辽河》作为诗人的精神文本,倾注了诗人饱满的诗情和历史的张力。其短诗有着诗人对自然和河川的亲近,有着浓郁的地域情怀和生命感知,有着诗歌充沛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20.
韩愈诗歌里的情惑意蕴,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首先,韩诗反映了韩愈一贯倡导的"舒忧娱悲"、"不平则鸣"的诗歌理论 韩诗情思广厚,韩诗抒情运用了借古人抒情、托物咏怀、写景言情、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韩愈诗歌思想情感大气磅礴,韩诗诗旨情感基调为昂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