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一切为人的事业,它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学校道德教育亦是如此。同时,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为此,教育或道德教育应是以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提升为目的。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道德教育)中却存在着对学生生命忽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学校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工会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转变观念,转移工作重点,协同学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让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最明智的选择.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教育不是学校的特权,它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序曲,而终身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作为前提.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关注人的发展,目的是培养完整而具体的人,重心应从知识转移到综合素养之上.  相似文献   

4.
米力 《青海教育》2007,(11):11-11
中学生身心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  相似文献   

5.
从唯物辩证法的笔视角,阐述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认为,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活动因素的组成部分,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多大的作用要看教育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教育对人的发展也有间接的影响作用,它可以通过协调其它因素来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教育不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是形成教育外部规律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说:“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受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当我们从大教育向强教育迈进的时候,一个学校领导怎样才能营造出自己的学校文化,这是每位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作为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教师和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均衡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黄文波 《广东教育》2007,(10):17-18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成为发展人的教育,把人的发展当作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  相似文献   

10.
对学校教育现实性的质疑,不是为了澄清或说明学校教育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自然事实",而是因为学校教育面临着"虚无主义"的危机。对此,运用马克思分析"现实中的个人"的思想线索,阐明理解学校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辨析标准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在教育历史性视域中展示教育现实性命题的内涵与要求,在此意义上论定学校教育现实性消失是一个真实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德育与学校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天赋。社会和学校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德育、美育等传统教育范畴也进行了新的界定,而德育始  相似文献   

13.
章中林 《教育》2013,(22):5
7月18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性社会学的方刚教授,在夏令营里面对一群初中生开展了一次性教育。(人民网7月19日报道)对中学生开展性教育,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去年,"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研讨会"发布的报告显示:41%的中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集中在网络,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社交网络和论坛等。到目前为止,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国家还没有性教育,只有健康教育或者青春期教育。普及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和道德教育,而没有上升到人文层面。这不能不说,是国内教  相似文献   

14.
赵志春 《教育革新》2009,(12):68-69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在农村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实施美术教学,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解决农村美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15.
张羽飞 《教师》2011,(25):101-102
传统管理理论在观念上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与约束,压抑甚至是扼杀了人的发展。在管理制度上,强调管理的模式化、制度化、组织化,注重秩序的稳定与保持,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创新。在管理方法上,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民主与参与。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忽视人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教育来自理想的学校,理想的学校来自理想的管理。学校管理的理想在于胸怀"人"的目的,从"人的教育"的角度来实施对"人"的管理,实现"人"的最大增值。为此,必须建立"人是最高目的"的信仰,推崇"为了完整的人"的理念,恪守"尊重人的天性"的法则。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建设,是人类追求自身发展与完善的必经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所以我们在学校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应当注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仍然脱离学生现实的道德生活,把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而当作“道德客体”来培养,从中折射出的是一种抽象主义的人学思维。这种人学思路抛弃了人之为人的未完成性、丰富性、历史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个性等特性。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人是在现实生活世界或社会关系中从事着生存实践活动的主体,即“具体的人”。以这种人学观念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建构自己的道德生活,从而不断地自我生“成有道德的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返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学校道德生活的现实构建来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将把学生当作道德主体来培养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