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北京印刷技术协会装订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印刷物资公司装帧材料服务部联合举办的“1988年北京地区精装书籍、本册装帧全优奖”评选活动于10月17日揭晓。根据“装帧设计、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三者完美结合”的原则,评  相似文献   

2.
二、印刷产品的艺术——技术装帧系1.印刷产品艺术——技术装帧系下设一组专业——绘画技术,一组专业化方向:书籍的装帧和插图。培养目标是印刷产品的艺术——技术装帧专家。    相似文献   

3.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章桂征书籍装帧艺术》,这是装帧艺术界的一件喜事。没有高妙的装帧就没有精采的出版,没有出版界的支持,装帧事业也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书籍装帧是一门有特色、有广大艺术容量的艺术,同时又是与印刷出版紧密相连的艺术。因此,装帧艺术家必然产生于出版物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居建筑》是历时8年完成出版的三卷本厚实著作,对中国民居建筑的状况和历史进行了全面浓缩。《中国民居建筑》的装帧设计力图追求一种装帧设计艺术与中国民居建筑内容最大程度的结合,并完美表现全书的技术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场大奖     
艺术品高仿真复制达到了很高水平,其特点:①自主研发数码喷墨印刷仿古宣纸,已申请国家专利。②将原作的手卷装帧形式进行工艺创新,设计制作成中国仿古册页的装帧方式.并组合成套,实现了产品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完美统一。③工艺制作达到了数码喷绘高仿真复制的极致,逼真地再现了古书法的墨迹,墨韵层次丰富,字迹挺括清秀,有墨韵自然渗化的情趣,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相似文献   

6.
装帧是指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出版装帧的设计文化要保证统一的风格,要重视书籍内涵,通过装帧传递出书籍要传递的信息。装帧的设计元素主要包括:图形、色彩、文字、版式。对于图像设计来讲应该以布局合理为设计宗旨,对于色彩设计来讲要凸显不同的文化品位,对于文字来讲要透过合理的编排展现舒适的阅读,对于版式设计来讲则要有整体化的设计风格。本文着重对设计文化、设计元素和设计方式进行了全面探索,希望能为出版装帧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顾当今琳琅满目、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图书的装帧制作水平已空前提高,装帧的竞争在比拼封面扉页设计之外,更逐步蔓延到了比拼纸张、开本、印刷工艺等物质及技术层面。尤其是用纸和开本,已成为图书装帧成败与否的关键元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装帧设计角度分析探讨了目前图书生命力呈现“亚健康”的多方面原因,认为装帧形式与内容脱节、印制质量下降、装帧用材奢华、设计风格媚俗等问题存在于图书装帧的策划、设计和印制的各个环节中.文章提出了“图书文化内涵的艺术升华,图书视觉形态的时代创新,图书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图书装帧设计与编辑、印刷、销售各环节的有机组合”等提升图书生命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刊的装帧设计是起步较晚,是从近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陈之佛便是近代书刊装帧艺术的引领者,他为书刊所做的装帧设计是一门图案装帧的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特征,为中国现代书刊装帧开拓了道路,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0.
《中外装帧艺术论集》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书籍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美学现象,跨越多种领域,美术界、工艺美术界、印刷界、最后以出版界为归宿,以书籍的形式表现其艺术特征,因而,我们说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书籍艺术的表现涉及到各种知识的类别、各种艺术手段,各种工艺方法及各种表现层次。装帧艺术的发展既受到以上诸多条件的推动,也受到它们的制约。更由于它和书籍内容的唇齿关系,缺少视觉艺术经验的人,  相似文献   

11.
陈蕗 《出版广角》2019,(4):65-67
古籍装帧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源远流长,影响至深。文章通过对中国古籍装帧演变的梳理,阐明其艺术传播的路径与特点,揭示古籍装帧艺术的特点和内涵。古籍装帧艺术把工艺上的技以载道,审美上的中正雅致以及思想上的天人合一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建构其文化整合性之特征,并以文化整体性的合力进行艺术传播。  相似文献   

12.
12月1日上海辞书出版社庆祝建社30周年。 12月1~3日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河北省出版协会、河北省印刷协会在石家庄举行“河北省书籍装帧设计,印装质量研讨会”。 12月1~5日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在宁波召开《出版词典》编委会。 12月5~6日河北省装帧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河北省装帧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为科普图书出版带来新的契机,纵观近十年中医药科普类图书的装帧设计,存在总体装帧设计意识薄弱、目标设计定位粗略、图文元素解析模糊等多方面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及大众普及的文化需求的分析,梳理出针对顶层交流需求的政务级别设计、针对高端文化需求的复刻新收藏设计、针对大众科学知识普及设计三大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博古籍的高端艺术复刻,大众科普的图像、图符、图例设计,印刷工艺与科普延展设计的实操思路,最后提出培养复合型装帧设计人才,以期实现中医药科普图书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第五届书籍装帧艺术展中,有一个陈列专柜的作品引起了专家和读者的极大关注和好评。专柜中展示的是一批装帧设计的“另类”作品,它们是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工艺学院的在校学生创作的探索性作品。所谓探索,系指这批图书的装帧设计有别于现时出版界具有的普遍的平面意义上的设计模式、风格,而是全方位地诠释、表现图书特质的设计。设计者以独到的见解,采取大胆的形式,新奇的表现手法,使书装作品的风格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涉及到工艺流程的多方领域。设计者对印刷工艺流程、制作工艺流程以…  相似文献   

15.
我国装帧设计界近几年在应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来,对于提高图书装帧设计水平和艺术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设计工作中,如何理清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制作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设计者的素质和艺术功底,引起了一些专家的关注。在最近由中国版协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召开的一次CAD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同志提出:美术设计  相似文献   

16.
书籍装帧,是伴随着书籍的产生而产生的。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是随着印制工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中国,装帧设计之被人重视,大概是“五四”以后的事。而在中国真正把装帧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看待,并进行深入研究,则是从建国以后的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到今天它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而且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从市场中精选成功案例,从书籍的出版要求、书籍类别、设计思路、装帧手法、印刷选材、印制工艺、印制流程、成本控制等节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创作思路与印制工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和中意印刷培训中心举办的“美术设计展”7月17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赵斌副局长、美协上海分会常务副主席徐昌酩先生、上海装帧艺术研究会会长任意教授、著名美术设计家蔡振华先生、意大利专家桑迪先生、罗马艺术工艺学院帕帕迪亚教授、意大利驻沪领  相似文献   

19.
陶元庆是我国著名装帧设计艺术家,自从为译著《苦闷的象征》设计封面后,他在装帧设计领域一发不可收拾,开创了书林封面设计先河。陶元庆的装帧艺术发迹与鲁迅的支持有直接关系,其风格在当时中国文艺界也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0.
陈之佛是近代中国一位才华横溢的装帧艺术家,他将工艺美术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其装帧艺术融绘画于装饰之中,更多运用了设计及装饰元素,在近代中国装帧艺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