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金瓶梅>》 徐朔方 《浙江学刊》 1981.1《<金瓶梅>成书补证》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 1981.1《<金瓶梅>的写定者是李开先》 徐朔方 《抖擞》(香港)第42期 1981年1月号《<金瓶梅)引言》 阿瑟·戴维·韦利著 顾希春译 《河北大学学报》1981.1《宝卷在<金瓶梅>中》 蔡国梁 《河北大学学报》 1981.1  相似文献   

2.
对于《金瓶梅》是“集体创作”说的论证和阐发,以徐朔方先生用力最勤。一九八○年文章发表以后,一九八一年初续发了《<金瓶梅>成书补证》,不久前,又“以两篇旧为基础,加以完善、补充和适当的修订”,在《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发表了长文——《<金瓶梅>成书问题初探》,系统、详尽地论证了《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评点者之谜被揭开,张竹坡家世生平研究引起轰动》《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1月30日《<金瓶梅>研究(首次文摘)》赵兴勤等《复旦学报》1986.1《崇祯本删掉了什么?》杨士毅摘译《复旦学报》1986.1《也谈<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朱建明《复旦学报》1986.1《小议<金瓶梅>的作者是河北籍人》王强《复旦学报》1986.1《冯梦龙是<金瓶梅词话>的补足者》赵伯英《盐城师专学报》1986.1  相似文献   

4.
<正>《金瓶梅》成书年代问题与成书过程及作者问题紧相关联,也是《金瓶梅》研究中的难题之一。30年代,郑振铎、吴晗先生著文提出《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万历中期。此说一出,盛行了几百年的“嘉靖”说为之动摇,《金瓶梅》成书年代问题似成定说,海内外信从者颇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汉学家韩南于一九六○年完成了题为《<金瓶梅>的写作和素材来源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然后又在此论文的基础上写成《<金瓶梅>的版本》和《<金瓶梅>的素材来源》,分别于一九六二年和一九六三年刊于《大亚细亚》杂志。韩南  相似文献   

6.
《官场群丑》俞泓《古典文学知识》(南京)1987.1《<金瓶梅>与蒲松龄》刘辉《复旦学报》1987.1《袁小修与<金瓶梅>》周钧韬《徽州师专学报》1987.1《张评本<金瓶梅>琐考》吴敢《徐州师专学报》1987.1《<金瓶梅词典>词条选登》李穆之等《吉林大学社科学报》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研究十年》刘辉《中国社会科学》1990.1《(金瓶梅>笔法探幽》邓书至扬尊自《运城商专学报》1990.1《(金瓶梅)与性。C理》江驶《任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90.1《(金瓶梅)作者新探》靳青万《许昌师专学报》1990.l以金瓶梅)借用(责销高议}材料考》赵达夫《汉中师院学报》1990.1《(金瓶梅所教剧曲专》孙崇涛《文献》1990.1《(金瓶梅)职官小考二则》成积春《文学集刊》!9901《(金瓶梅)服饰小考二则》张瑞泉《史学集刊》1990.1《(金瓶梅)作者不是冯梦龙》鲁永《西北大学学技》19901((金瓶梅)的现实主义出谈…  相似文献   

8.
《瓶外卮言》 姚灵犀著 天津书局 1940年8月《金瓶梅简说》 南宫生著 出版时间、单位不详《金瓶梅词话》跋 施存蛰 见“贝叶山房”《金瓶梅词话》本 1947年《根本分歧在哪里?——评刘大杰先生对<金瓶梅>的评价》见《“中国文学发展史”批判》中华书局 1959年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汉学家韩南先生1963年在《大亚细亚》杂志新十卷第一辑发表了他的力作《<金瓶梅>的素材来源》一文。由于韩南先生发现了不少以前人们尚未注意到的《金瓶梅》所引录借用的原始材料,即使以前学者们已经发现的,他也往往能从新的角度观察这些素材与《金瓶梅》一书之关系,提出新的问题,所以此文发表二十多年以来,受到国际《金瓶梅》研究者的充分注意,被不少专家征引和讨论。这篇论文对《金瓶梅》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四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20日至24日在山东省临清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金瓶梅学会、东昌金瓶梅学会、聊城师范学院和临清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临清市城管监察大队主任张荣楷同志承办具体会务工作。大会收到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全国百余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就《金瓶梅》的历史地理背景、《金瓶梅》与运河文化诸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讨,并对书中涉及到的若干地理问题进行实地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1.
<正>现存世的《金瓶梅》版本有三个系统,即,一、刊刻于明万历年间的《新刻金瓶梅词话》系统,这是《金瓶梅》最早的刻本;二、刊刻于明崇祯年间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或《新镌绣像批评原本金瓶梅》;三、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本。这是清代乃至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刊刻最多的版本。  相似文献   

12.
●孙逊,1944年出生,江苏丹阳人。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编委。著有(《<红楼梦>脂评初探》、(《<红楼梦>探究》、《<红楼梦>与<金瓶梅>》、《<金瓶梅>概说》、《董西厢与王西厢》、《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粹》、《明清小说论稿》、《明清小说丛稿》、《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等专著十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  相似文献   

13.
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红楼梦》的创作,深受《金瓶梅》的影响,这当是勿庸置疑的。尽管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中并未提到《金瓶梅》这部书,更没有像称道《牡丹亭》和《西厢记》那样赞赏过《金瓶梅》,但在脂砚斋的评语中,有三处明确讲到这两部书的关系。其中庚辰本第十三回,有一则眉批云:“写个个皆别,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壸奥。”(原脱“瓶” 字)壸奥  相似文献   

14.
<正>《金瓶梅》中的过场人物陈四箴,首先为台湾魏子云先生在论证时拈出,引起中外学人的注意。黄霖先生继之,在《金瓶梅成书问题三考》(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4期,以下凡引黄先生语,均出自此文)文中,以此作为“成书万历说”的重要内证,言:……总的说来,《金瓶梅》中的人名确实多有寓意。因此《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五回出现的“两司卜府”中的“布政使陈四箴”这个名字就值得注意,因为它与万历年间的一大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当时的万历帝,贪于酒色财气,特别宠信郑贵妃,以致在册立太子问题上迟迟不下决断,颇有废长立幼(郑贵妃子)之意,引起朝廷内外不安。于是从万历十四年起大臣们围绕这一问题纷纷谏诤,连年不断。至万历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理寺左评事(名隹)于仁上疏规劝皇上戒除酒色财气,并进陈有关酒色财气的“四箴”。  相似文献   

15.
<正>朱智贤教授在《关于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思维结构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认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世的《金瓶梅》刊本,可大致分为三种:明万历年间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本;传为明崇祯间刊《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本;清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评《第一奇书本》本。其中《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与词话本《金瓶梅》相比较,又称说散本《金瓶梅》。孙楷第先生在《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对此书是这样著录的: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的作者问题,至今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之谜,依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986年,周钧韬发表了《关于〈金瓶梅〉作者的二十三说)(见《江汉论坛》1986年第12期),之后,张进德的《金瓶梅》作者诸说》(见《殷都学刊》1990年第2期),载十三说。近几年来,研究者在仔细验证前人诸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不少新看法。笔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又得十四家说法。周、张二文指出具体姓名的,共十九说:王世贞、李笠翁、卢楠、薛方山、赵侪鹤、李卓吾、徐渭、李开先、冯帷敏、沈自邠等人、贾三近、屠隆、刘九、冯梦龙、陶望岭兄弟、丁耀…  相似文献   

18.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等十二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三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文化古城扬州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继续对《金瓶梅》的版本、作者、思想内容、语言和艺术进行研究。《金瓶梅》是否为淫书以及它的性描写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会议还讨论了1989年6月15日在徐州召开“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与东京开封──《金瓶梅》社会价值初探王基《金瓶梅》与东京开封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是涉及到这部有争议的小说的社会价值的评断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列。一、《金瓶梅》与东京相关的人物《金瓶梅》中与东京相关的人物数量是...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以来,我省所有师专开始使用自己编写的写作教材《高等师范写作教程》,据了解,同时采用这部教材的还有省内的一些教育学院。这部教材的编写始终在省教委的主持下进行。它以较新的理论框架,较新的研究方法和较新的学术材料,获得了中国写作学会教育学院系统研究会(1987—1991)科研成果一等奖。我作为它的编委之一,撰写了第五章:《新闻类》文体的写作。现就赵定甲同志大作《新闻的特点及其它——与<高等师范写作教程>第五章编写者商榷》提出的几个问题简略回答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