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通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应用题例1:某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化肥的重量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已学过的几倍求和的问题。这里再次出现,是要求学生在已掌握的列分步算式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会列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按照规定。我们学校的期末考试采用教研室提供的试卷。一年级语试卷上面出现了一道难题:补充话.共10分。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谷海燕 《语文天地》2010,(12):86-87
教学不仅要以课本为本。更重要地要以人为本。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无非只是由几十页的纸张粘贴而成。擞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本这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以本为本”刍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论述了“以本为本”现象及其在科学性、数学观念、数学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卫宁 《广西教育》2007,(9A):33-34
过去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说,说完感悟说质疑,说完质疑说体会,或老师问学生说,或学生问老师说,或学生问学生说,总之是一说到底,以说为本。让学生说,本来是好事,是学生话语权、主体地位的体现,比过去一潭死水的课堂教学是一大进步。然而,当形式超过了内容,舍弃了“以读为本”,这“说”就失却了它本来的意义,只剩下一个徒具形式的空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日学校调测,在批改六年级语文试卷时,发现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一道简单的填空题——"()的季羡林",甲班学生的答案有两种:一种填的是"博古通今",另一种填的是"学贯中西";而乙班学生的答案却丰富多彩: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学贯中西、淡泊名利、热爱祖国……究根探源,发现学生答案的差异,源自甲、乙两班语文教师对《夹竹桃》一课不同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陈懿 《时代教育》2007,(9Z):97-97
跟许多同行谈起,总说语文难敦;与不少学生谈起,也总说语文难学。语文是难教、难学,然而,如果细细琢磨,其实,古今许.多名人和语文界老前辈早有所指点,那就是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8.
谢广喜 《新高考》2004,(7):32-36
教材上的许多内容,如习题、例题等是很好的备考材料,多年来也常有高考题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课本.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已强调指出:要回归课本,开发课本中的好的命题题材,挖掘新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或有思维价值的题目.按照这一精神,笔者结合今年的《考试大纲》,从教材中精选出部分问题作为“核心问题”,并以它们为基础再创造了一些新的试题,供参考选用(其中有★号的为重点推荐题).  相似文献   

9.
九五年高考语文第三题、第四题是现代文阅读,较以前的阅读考查简单,阅读起来容易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第三题是说明文阅读。全文五百余字,分为四个自然段。结构上,第一自然段是总说,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分说,第四自然段照应第一自然段,总结  相似文献   

10.
“逃之夭夭”本为“桃之夭夭”江苏徐德培职高语本课本第三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在叙述南郭先生的结局时.用到“逃之夭夭”一词.可能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词语有所忽略.我想借贵刊一角提及一下。“逃之夭夭”本为“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  相似文献   

11.
12.
前不久,南京大光路小学别出心裁地向本校六(2)班全体同学发出了这样一个倡议:我为父母洗一次脚。这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多数父母认为学校开展这项活动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并对孩子主动为其洗脚“深受感动”。一位母亲说:在此之前,一直是她为孩子洗脚,而现在孩子不但主动为她洗脚,还表示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8年9月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高等建筑教育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英国、德国和罗马尼亚23所高校的书记、校(院)长齐聚沈阳,聚焦内涵发展,共议国际工程教育、共享改革创新经验、共商合作办学方略。为了更好地温固论坛学术交流成果,本刊设专栏选载论坛报告内容,呈现论坛在践行"以本为本"工程教育理念下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产生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相当数量的高考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本题组合、加工、发展,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在答题中的大部分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思维,而是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定理的掌握存在不足,对知识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孤立的、肤浅的,不能形成完整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9,(24):78-79
通过研究近十年高考真题可以发现,高考题常以书本为依托,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于此提出新授课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学生如何学好教材两个方面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学年开学了,当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看着这些处于人生黄金时期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深深思考社会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中小学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什么基础?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第9期开始,开辟了《学校教育反思》这个栏目,意在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比较分析学校典型教育案例,反思学校教育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旨在促进学校干部、教师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增强问题意识,形成多角度审视问题的思维方式,主动探寻育人规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育者的自我发展。本栏目力求体现这样的风格———问题切入,案例入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直面问题,求真务实,平凡处体会深刻寓意,细微处感悟教育效果。本栏目力求形成这样的特点———用大教育观认识和研讨学校教育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探索和把握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本栏目不局限在学校范围,将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家长、社区都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愿这个栏目能吸引更多教育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广泛参与、深刻思考,愿这个栏目能引领改革者和甘于奉献之士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正>我们在作文中最大的困惑是:虽然了解社会热点,但不会结合实际运用素材;虽然熟背很多课文精美语段,却不能结合生活观察思考;把“学”和“用”割裂开来,积累的材料不能真正运用到作文中,了解的时事亦不能结合自身实际,不能小处着眼、大处立意。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利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脚”和“足”都有指人和动物的腿的下端或器物的下端的意思。二者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一、从造字方法来看,“脚”是形声字,“足”是会意字。《新编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释分别是:脚:形声,从肉,却声。足:会意,上面的方口像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