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位学者在论及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  相似文献   

2.
有学生若干人需要住宿,如果每间住4人,那么还有20人”没有宿舍;如果每间住满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问学生多少人?宿舍多少间?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学习》2005,(5):7-7
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雨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付出努力才能走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又怎会懂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如果理想的路不布满荆棘,又怎么会体味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没有诗的空间,是文化的荒原;一个人,缺乏诗的心灵,是文化的迷失者;而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了诗的生活.则是教育的悲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拾粹     
让心灵震撼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肖川学习…  相似文献   

6.
易水寒 《良师》2010,(1):55-55
希腊人死了,他们不悲哀,只问一句:“此人生前有没有热情?”潜台词或许是,如果没有热情,死了就死了,反正活着跟死了差不多;如果有过热情,死没关系,死而无憾。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他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阅读》2007,(1):16-17
有人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本性,就应该去纽约走走。因为,在那里没有人管你,在不受限制的时候人所有的本性就会表露无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水寨,如果没有这一群人,那么愚昧无知仍将遍及乡村每个角落,文明智慧的花朵也许早已凋谢;如果没有这一群人,乡村文盲的数目会更让人怵目惊心,无法计算;如果没有他们,那些来自农村现正在大都市里的一个个奋斗者、出类拔萃者、成功者们可能不会有他们今天人生壮丽的风景……   他们,到底是谁 ?   他们就是深深地扎根在黄土地里的乡村大地灵魂的真正守夜人——民办教师。   在商潮澎湃、物欲横流的今天,试问——   还有谁比他们更辛苦 ?!   还有谁比他们更清贫 ?!   还有谁比他们…  相似文献   

10.
胡瑛赟 《云南教育》2007,(12X):18-18
如果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如果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如果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清代文学评论家脂砚斋曾说过:“做人要老成,做文要狡猾。”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要做好“人”和做好“文”的关键所在。而对此进一步加以思索,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紧密的条件关系,那就是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文”。纵观文学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不朽之作,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没有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精神,就不会有保尔在烈士墓前关于“生命意义”激人奋进的议论;如果曹操没有统一河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有《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和热烈情怀的表露;如果毛泽东没有建…  相似文献   

12.
写作中的“立骨”相当于人的骨架,骨架是支撑起一个人的根本,如果没有骨架,这个人长得再美丽也没有用;写作也是一样,写作的立骨就是写作的中心,中心明确,是对一切文章的基本要求。可是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中心不够明确的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英国人在初次见面时,一般的礼节是向老年人引荐年轻人;向妇女引荐男子;向有贵族头衔的人介绍没有头衔的人:向地位高的人引荐地位低的人;在两个妇女之间,是向已婚的引荐未婚的,如果未婚的妇女明显地年长,则又是向年纪大的引荐已婚的年轻妇女;如贵族是男的,另一方是妇女,则遵从“女士优先”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小坏人     
如果没有生活的磨砺,没有勤劳,没有想法和跃跃欲试,便没有一切;如果真有神仙指路,那神仙便是你自已,经过磨砺、有了思想的你自己。—郑贞  相似文献   

15.
沈林 《语文知识》2010,(2):35-38
趋向动词“来”、“去”反映了从起点到终点的同一位移,“来”以终点为参照点,“去”以起点为参照点。它们的应用规律如下:说话人位于终点时,只能用“来”;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与终点没有归属关系,或者即使有,在对话当时也位于终点之外,只能用“去”;说话人或者听话人与终点有归属关系,或者即使没有,但在对话时听话人正在终点,“来/去”都可用。  相似文献   

16.
《人生十六七》2011,(01Z):45-45
人最初的学习虽不是从读书开始,但如果不读书。他的一生就是有缺陷的。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似文献   

17.
人是教育的中心.但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人有知识,虽然我们也知道“空无一物的袋子是竖不起来的”。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人,所以.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某官员写了一本游记,附有很多插图,均为他在各地游历时的照片,大多是三四个人的合影,但都没有图片说明。照片上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不认识的,根据位置也能判断身份。作者是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中间,旁边的人应该等于或小于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一侧。中间那个人,就应该是厅级或厅级以上干部。  相似文献   

19.
生活感悟     
《新作文》2002,(11)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使人的品行变得重于泰山;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胸襟变得比海还宽阔;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美丽辉煌。罗继开黑夜能掩盖住花朵的美丽色彩,却无法掩盖住它的郁郁芳香。阳光下再高大的人,也会在地上留下他的影子。朝霞的确五彩晶莹,但如果没有太阳,也就没有它的美丽。使你疲倦的往往不是你面前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王丹感动是出门前母亲那永远不变的叮咛,感动是感冒时同学轻声的问候,感动是秋天最后一片树叶飘落大地的孤零。邓烨一颗心的独奏不是爱,两颗心的共鸣才是情。勇者脚下…  相似文献   

20.
“老师,您知道吗,我们以前的小组就像一个茶壶,它的名字就叫‘唯一’。如果没有了茶壶盖,就留不住茶香;如果没有了壶底,就不能再装水;如果没有了壶把儿,倒茶时就会烫手。所以我们小组成员缺一不可。老师,我们非常想回到以前的小组,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是亲密的一家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