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鲁晓夫在对二战后时代特点、国际局势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战略思想观点,其中包括战争与和平思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简称“三和”)思想,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客观现实,对苏联的外交实践、国内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观点也存在着不足,过分强调和平共处。对苏美关系过于理想化;对社会主义力量估计过高;由于对这些思想观点的不同认识,引发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特别是中苏间的论战,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赫鲁晓夫在其执政期间,提出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并将其确定为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总路线和总原则。赫氏的这一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引起了争论,尤其是遭到中国共产党的严厉批判,斥之为“现代修正主义”,此后数年,一直成为中苏两党激烈论战的主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倡导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将和谐外交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拓展到国际领域,把传统的和平共处与世界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结合起来,逐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的和平外交政策,走上了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和平发展是中国和平共处对外政策发展的新阶段;从和平共处到和平发展的演变,应答了中国外交面临的新问题;和平发展为和平共处增添了新特色。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坚持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绝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统一后的主体),而在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两种制度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共同存在、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这是两种制度在一国之内的和平共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平共处思想首先是由列宁提出的;以毛泽东为代表领导人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把其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处理相同制度国家间的关系;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把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一国之内,发展突破了列宁、毛泽东的和平共处思想。  相似文献   

6.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与苏共在国际共运总路线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因则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时代基本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包括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过渡“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同引发了双方长达十年的论战。论战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主要表现为:否认甚至公开美化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力图突破并修改和平宪法:极力扩充军事力量。妄图充当政治军事大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究其原因主要是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责任的清算极不彻底,日本政界总体保守化,“新民族主义”抬头。经济的持续衰退所引起的不安心理。以及加速走向政治大国的政策抉择的影响。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剧。增加了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不确定性,加深了东亚主要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感和警惕感。  相似文献   

9.
“和谐外交”理念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何谓“和谐外交”理念?从字面上讲,“和谐”与“和平”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上有很大差别。“和平外交”通常指手段、方式上的和平,即非暴力、非战争解决问题的政策。而“和谐外交”包括了这层含义却又不限于这层含义,它更多了一层“关系”的内容和相互“协调”的职能,即要致力于使“相关各方”的关系,不仅限于和平共处、不发生冲突,还要争取通过“协调”来达到“和谐”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章必成 《老年教育》2009,(12):54-55
所谓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概念,笔者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圆满地解决了香港问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重要步骤,为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可靠保证。这是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解决香港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来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这是全新的史无前例的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构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从国家结构形式、社会经济制度、和平共处原则和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论述“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以及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国一致原则是战时盟国为维护战后和平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重要机制。其和平功能在于:一方面因范围小(五大国),所以在大国能达成一致的问题上,可以迅速采取措施,维护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大国意见不一致时,否决权保证安理会不能采取措施侵犯任何一个大国的利益,从而避免大国迎头相撞,危及世界和平。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危害性正在于绕开安理会,废弃否决权,破坏了大国一致原则,因而必将威胁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4.
一、“控制”和反“控制”的冲突仍将持续 进入21世纪,以小泉为首的日本政府仍然奉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建立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主张,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和探讨修改“和平宪法”。2005年4月,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标志着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进入了实质性修宪时期。修宪对日本政治的现状及未来有重大影响:首先,日本修宪的最直接目标是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彻底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军事附庸”的形象,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5.
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仅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而且成为冷战爆发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也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现实,它将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了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国际环境的改善给中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随之,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亚洲的乃至世界一颗耀眼的新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平崛起成为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的事实举世瞩目。选择和平,为中国崛起奠定了道义性和正当性基础,是中国对历史清醒深刻认识的结果,是对和平外交政策的最佳阐释,是展现新形象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对当今世界的庄严承诺,中国和平崛起具有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但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外交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出现过偏差和失误,背离了和平外交的本意。自党的十二大重新确立我国要继续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外交思想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和平外交思想内容从理论到认识均给予了不断的丰富和升华,乃至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中国以和谐世界为目标的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通过对党的十二大至十七大报告进行文本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和平外交思想得以稳定、成熟、持续运行并且不断丰富发展的动力,既来自于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需要,也来自于中国对以往历史经验的不断反思和对自身国际定位的深刻转变。这种源自内发因素的外交思想的转变和发展必定是长期的和持续的。  相似文献   

18.
迈向世界大国行列是几代中国人的崇高理想,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这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大国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平崛起战略”必将对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反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地缘政治为基础与前苏联争夺重要战略位置;借助北约与前苏联在欧洲展开争夺控制欧洲事务的主导权;以军事扩张为手段,展开军备竞赛,继而向世界热点地区派兵,插手干预各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以期称霸世界。这种冷战思维方式,随着冷战的结束,人们认为亦该停止。但是,美国不愿放弃传统的外交手段,新冷战思维正在悄然兴起,与时代发展相悖。本文试图从四方面探讨反映美国冷战思维继续的表现,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蓝 《历史教学》2002,(5):8-15
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仅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而且成为冷战爆发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也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现实,它将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了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