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与文化密切相关,课程既承载着文化又建构着文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和建构的文化是一种规约性的文化、工具性的文化、霸权性的文化、封闭性的文化、知识性的文化和静态性的文化,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所承载和建构的文化则是一种人本性的文化、生命性的文化、自主性的文化、开放性的文化、生活性的文化和动态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高校管理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是文化特性在管理中的反映。高校管理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学术性、整体性和渐进性原则,管理文化建设策略是强化精神文化的统领性、建立制度文化的规约性、彰显环境文化的教育性、突出传统文化的养成性等。  相似文献   

3.
高职文化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与职业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突出育人性和职业性。要从硬文化和软文化两方面着手。实现与历史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论闽南文化的特质及其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海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是典型的溪海过渡区文化类型,其文化基因有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楚文化,还有外来文化。其特征是多元杂糅性、传承持续性、流播迁转性。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应因地制宜、分级管理,并注重文化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文化物种的多样性、文化空间的和谐性和对台湾地区的涵覆性。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诉求下,“文化回应性教师”伴随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发展逐渐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话语体系中生发。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内涵体现出对教师应当具备综合、系统的文化回应性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多元文化情感、多元文化意识与态度及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培养可归纳为“课程—认知”“体验—实践”“批判—反思”“引导—支持”四条路径,呈现出“职前—在职—可持续支持”的“全程性多路径”发展特点。未来文化回应性教师培养还需关注对文化回应性教师概念的修订发展,并开展本土语境下的内涵建构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论文化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海燕 《天中学刊》2005,20(1):98-99
不可译性可以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与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包括成语、典故、习俗、物质文化等的不可译,它们处于动态之中.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初期(1949—1966)是新中国性伦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性伦文化开始形成。总体而言,1949—1966年北京地区性伦文化观念在性关系基本原则、性伦文化核心价值标准、贞操观这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中国性伦文化变革的重要缩影,北京地区性伦文化观念的变革也揭示了新中国初期性伦文化变革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8.
高校创业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高校创业文化呈现出目标导向的人本性、精神激励的辐射性、创新协同的市场性、学用互进的智慧性等功能特征。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培养机制,需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创业文化、改善物质条件丰富创业文化、健全组织制度推动创业文化、优化人力资源促进创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化是政治秩序中的内在要素,它对于一种政治秩序的确立与良性运转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政治秩序内在地需要有新的政治文化基础,这要求我们以参与性文化取代臣民性文化、以法治性文化取代人治性文化、以妥协性文化取代冲突性文化。  相似文献   

10.
按照王希杰“四个世界”的理论,考察语言事实后可知,汉语颜色词文化义的外延是由物理性文化义、礼俗性文化义、心理性文化和语源性文化义四个部分构成的。前三者是语用义,后者是字源义。心理性文化义主要来自联想象征义、内心情感义和情感倾向义。这四种文化义多是一种基义,而其中的情感倾向义则是一种陪义。  相似文献   

11.
论多元文化课程的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课程是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主要机制,对多元文化课程本质的理性认识,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多元文化课程的文化多元性、平等性、统整性和创生性是相互联系的,把握多元文化课程的特征是认识多元文化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可译性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语言上的和文化上的,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的。中国与西方英语国家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文化的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本文探求了文化不可译及其根源,对文化的不可译特征作了例证分析并给出了应对策略,进而指出当今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汉互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将会更多地、在更大程度上朝可译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增强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高校本身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基本功能,使得高校在增强文化自信中具有应然性和实然性。应然性主要是基于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而言,因为文化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历史渊源,而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动力。实然性主要是基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因为人才培养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人才支持,科学研究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社会服务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直接服务。  相似文献   

14.
谚语作为口头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经过千年的口传心授,以口传性、活态性、俚俗性、精炼性为四大表征。谚语是一部集传统文化、科技文化、民族文化等于一身的"百科全书",涉猎之广,无任一部书籍所能及。谚语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其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俚俗性和民族性的转化,构建普遍的文化认同,让传统文化在民间流传千年。当代对谚语的研究工作核心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握民间谚语的整体走向,搜集、整理并推广那些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优秀文化的最新民间谚语,构建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宗教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宗教文化之间、宗教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综合性、交叉性的新兴学科。运用宗教文化生态学方法对汉江流域宗教文化生态加以研究,可以发现汉江宗教文化生态结构具有元素多样性、宗教文化生态发展过程和平竞争性、宗教与宗法等级社会间具有适应性、宗教文化生态发展结果多元和融性、宗教文化发展力量上对皇权依附性、宗教文化生态价值上的人文世俗性、宗教文化生态传播发展轨迹波折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一种革新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此研究通过综述此理论所具有的实践性、课程的文化构建性、教育研究的规范性与经验性特征来说明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革新性,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班克斯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惠性学前教育产生于我国构建以公平公正理念为核心的社会政策体系背景之下,它从国家政策走向地方实践、从学术理想走向社会现实仍需多视角、多维度的拓展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蕴含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价值期盼和文化寄托,是慈幼文化变迁的时代性表达与彰显、民本文化演进的实践性转化与弘扬、共同体文化复苏的领域性传导与伸张。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现实推进遭遇文化困境:系统性误识导致发展进程背离既定目标、文化堕距掣肘政策推进的动力系统、文化冲突阻挠社会群体的通力合作。以文化共鸣为切入点创新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中国语境下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之选。政策设计者需形塑舆论场域实现文化培育,政策执行者要消除文化区隔促进文化整合,政策目标群体应反思文化立场加快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18.
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大学校园文化之大学教育文化和高级主流文化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多元文化共生性和文明德性教化性等特有本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要经历自发、自觉和自由三个阶段,自由阶段的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趋于成熟。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理念特征要具有生成性、教育性、大学性、民族性和主流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康巴文化的多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巴文化是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系统;而且康巴藏族文化也是吐蕃文化与康区土著文化和其他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康巴的多元文化的多元性是由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主体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民族文化的相融性、政治势力的分散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高校系部文化的内容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具有学术性和德育性、渗透性和依赖性、系统性和多元性、独立性和开放性,同时高校系部文化还具有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制约功能和激励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