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社会生产机体。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多次使用过这个概念,并赋予它十分明确的含义。笔者认为,在经济科学的研究中,应当给予这个概念以更加足够的重视。在此,谈一点个人的初步看法。(一)首先,让我们看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怎样使用这个概念的。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中,马克思在谈到他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内部总产品的分配时说:“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在同一节中,马克思在谈到古亚细亚、古希腊罗马等等社会共同体时说:“这些古老的社会生产机体比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机体简单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一座伟大的宝库。《资本论》中关于土地资源的论述,对于在四化建设中认识土地资源的作用、特点以及更好地珍惜土地,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过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著名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是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因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而否定了另外一个事实,即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劳动并不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相似文献   

3.
“转形理论”指的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反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那些自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围绕着转形问题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有的人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和第一卷相矛盾来否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的人对马克思在转形问题上的论证提出种种责难,有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十一章“协作”中谈到劳动协作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时说:“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6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种属  相似文献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范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一范畴作过全面的多次的阐述。可是,由于过去对《资本论》的宣传和研究较侧重第一卷,忽视第二卷和第三卷,致使人们长期以来只研究第一卷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而忽略了马克思在第三卷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更为重要更为丰富的论述。因此,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52页)而在《资本论》第三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则有了进一步的规定:“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资本论》中关于必要劳动内涵的五种规定马克思说过:“用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发生误会的,但这种现象在任何科学中都不能完全避免。”(《资本论》第一卷,第243页)在《资本论》中,关于必要劳动的不同内涵,就属这种情况。为了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必要劳动理论的全面论述和对必要劳动进行深入研究,有必要将《资本论》中关于必要劳动的论述及其不同涵义,作一简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开篇所讲的商品是什么性质的商品?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做为《资本论》叙述起点的商品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抽象商品,即资本主义细胞形态的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开宗明义地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①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所以从商品开始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提出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在法文版中为“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引者加)的著名论断。近几年来,理论界就如何理解这一论断展开了争论。本文试图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论与内涵作一初步探讨。马克思所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所有制呢?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第一,这种重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①第二,它是以  相似文献   

10.
一、《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期以来经济学界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第三卷中提出的,即“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有两种不同的涵义。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作了定义式的阐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论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提出的商品拜物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呢,还是一种社会存在?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说法认为,商品拜物教是一种一般的社会意识;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商品拜物教指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商品拜物教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商品拜物教作为一种观念则是社会意识。③笔者认为:商品拜物教是指在商品经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中的价值与市场价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弄清二者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与价值决定的关系的论述。一、市场价值及其量的规定市场价值是通过部门内的竞争,由同种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平均化的一个社会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中,首先对市场价值作了一般的规定,指出:“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前面所说的“平均价值”显然是指一个部门内不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的加权平均,它等于部门商品个别价值总量除以部门商品总量,而后面所说的“个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出版之后,理论界对马克思误解颇多,但是马克思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人们对于"价值实体"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说明中讲过人们的误解;恩格斯在《资本论》第3卷末尾处也讲过人们的误解。但是似乎"价值实体"的内涵还是被后来研究者"悬搁"起来。似乎"价值实体"如同康德的"物自身"一样,成了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之物。但是,随着对《资本论》与唯物史关系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价值实体"对于理解唯物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 价值、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及其相互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首先从抽象的形态上分析了价值的实体、价值量及其变化规律。马克思说,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是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是社会实体的结晶,“是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的物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①列宁指出,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对于我国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社会经济形态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的机体马克思不是抽象地一般地考察社会经济形态,而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作为《资本论》研究的主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考察,同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从作为资产阶级科学的古典学派,到当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他们的阶级偏见,总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形式。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这种非历史主义的唯心史观,强调指出,他既不用玫瑰色来描绘资本家,也不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看成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理论界以及流行的财经类教材中,长期以来,把信用资金运动总公式表述为:G—G′(G+⊿g),或其展开式:这样表述主要依据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1章中所提到的生息资本运动就是:“G—G—W—G′—G′”和第24章提到的“这个公式已归结为两极G—G′(G′=G+⊿G)”,以及《资本论》第2卷中关于货币资本循环公式的论述。我认为,把马克思对生息资本或借贷资本运动及其公式的论述,表述为信用资金运动的总公式极其不妥,这种表述至少存在三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的地租论与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地租的论述非常丰富,但是,就其最基本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土地所有权是一切地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说:“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以下马克思言论均见此卷,此段话  相似文献   

19.
(一) 一八六七年九月初,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资本论》的出版,“是向资产阶级(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①恩格斯谈到《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影响时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②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艰苦复杂的斗争,使世界面貌起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中从分析商品开始,得出了关于商品的一般原理,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万事开头难”,《资本论》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页。以下凡引自该书的,只注页码)这不仅是因为商品这个东西貌似简单平凡,实则古怪得很,“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87页),而且还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