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是高中语法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高考的热点。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 ,它常常受到句意和谓语动词的制约 ,如“Thematerialfeelssoft”不能写成“Thematerialisfeltsoft”。现在谈谈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几种情况。一、英语中 ,一般只有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与介词、副词构成的短语才用在被动结构中 ,不及物动词不能用于被动结构中。但某些不及物动词和短语动词的主动形式含有被动意义。例如 :Whendidthetrafficaccidentha…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中,经常出现“should have 过去分词”这一语法形式。如果我们不能分辨这一结构的意义,往往会在理解上产生很大出入。这一语法形式所能表达的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种:一、用于虚拟语气句中。当“if”引导的非真实条件从句用过去完成时,表示结果的主句  相似文献   

3.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而“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具有能做谓语和补语的句法功能:结构之间能够插入“的”;量词不能重叠;数词“一”不能省略;与“不”或“没(没有)”构成否定格式;能够用于“连……也(都)……”句式;结构在形式上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存现句的形式。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结构中量词具有的形象色彩;结构的消极意义;结构表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4.
“私营经济”这一概念,目前已在我国广为流传和使用。人们经常将它作为一种特定的独立经济形式的名称,用于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论述中。然而笔者认为,“私营经济”的提法还可以商榷。 首先,“私营经济”概念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作为特定的独立经济形式的本质特性。一种独立经济形式的性质是由特定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只有明确反映出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性质的概念,才是对由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形式的本质的科学概括。“私营经济”之“私营”,顾名思义,不外是相对于“公营”或集体经营的私人经营而言。确切地说,它充其量只反映私人对一定生产资实所拥有的经营权,或使用权,支配权,只表明该生产资料是由私人来经营的,其本身并不反映该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出一种经济形式的本质特性。即使“私营经济”概念的使用者,在本意上包含了上述这一点,也很难说是一个确切的概念。 其次,“私营经济”本身并不就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而只是一种对生产资料的特定经营方式。经济形式决不等同于经营方式。不同的经济形式可以有不同的经营方式,也可以  相似文献   

5.
“X不X”格式是由同一个词语的正反形式并列构成的句法结构,是汉语里正反问句用以提问的特定格式。进入“X不X”格式的词语是有条件的,在语法性质和结构形式上有一定限制;其中否定词,用“不”或者“没(没有)”取决于语义上的选择。本文主要从结构、功能和语义方面考察“X不X”格式及其相关句式。一 1·1作为一种结构体,“X不X”格式有其特定的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就其结构成分说,进入“X不X”格式的词语,语法上是有限制的。据考察材料分析,只有动词性词语和性质形容词才能进入这一格式,而且进入这一格式的性质形容词也不能以扩展了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事物的结构形式,我国哲学界尚无一致的意见。一般是把事物的结构形式归属于量,也有的把它归属于质。最近叶永在同志在《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以下简称《序》。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中又对事物的结构形式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结构形式既不能归属于量,也不能归属于质,主张把事物结构形式的变化叫做“序变”,从量变和质变中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环节引进质量互变规律,并称这一规律为质量序互变规律。我们赞同《序》文中所提出的不能把事物的结构形式简单地归属于量或质的观点,但对把“序变”作为一个独立环节引进质量互变规律有些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简要考察,在辨析“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文学与意识彤态的关系。文学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文学是在多维层面同时展开的精神文化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和精神的超越性之间,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用“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8.
汉字结构分析,对于汉字的识字教学、写字教学、书法教学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教学形式。然而,由于对汉字结构分析的认识不统一,使用不当,给汉字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在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所以,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能够正确使用。一、正确认识汉字结构分析关于汉字结构分析,一般常说汉字可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结构形式。如果据实而言,不能笼统地说是什么结构。如,“湖”字是什么结构?是“左右结构”,还是“左中右结构”?“石”字是什么结构…  相似文献   

9.
“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是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定律,其精髓在于物质存在形式的转化及其永恒。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物质从一种运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运动形式的动态过程。纵观近三年来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其压轴题也体现了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这一至高境界的观点。1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的主线———物质不灭能量1·1简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守恒定律在整个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另一条就是功与能的关系。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每一种运动形式对应一种形式的能,如机械运动对应机械能,分子…  相似文献   

10.
孙犁同志在《谈结构》一文中说:“我们的稿件里面,有许多还不能具备文章的章法,许多人不知道怎样开始他的文章和怎样结束他的文章。……许多同志写文章随随便便,不讲章法和结构,这是不肯用功的一种表现。应该经常研究一些名作的结构、章法和形式。”这  相似文献   

11.
“所”字结构后面附着“者”字,结合成为“所动者”、“所动宾者”、“所介动(宾)者”等形式。关于这种结构形式中的“所”字和“者”字的词性及语法功能,有人认为“者”字在这里称代行为对象,“所”字只起指示作用而不起称代行为对象的作用。要想对“所”字结构后附“者”字的结构形式作出确切的分析,我们不能单从这种结构所表达的意义出发,尤其不能用翻译代替结构层次分析,而必须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严格区别开来,同时还必须对“所……者”结构的内部关系和层次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句式杂糅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修改这类病句,可以依据上下文的需要选取一种结构形式而淘汰另一种形式。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举棋不定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可图示为:“×”,“?”代表一句话或一种结构形式,“\”代表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或另一种结构形式,它们交叉出现在一句话中。例如:听了张海迪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这是两句话的交叉…  相似文献   

13.
“with 复合宾语”结构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中频频出现,它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考点。正确使用此结构,可以使句子简洁明了,生动形象。下面笔者就这个结构的形式及用法作一小结。一、“with 复合宾语”结构的形式“with 复合宾语”结构通常有以下七种形式:1.“w ith 宾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保险统账结合制度的建立,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形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显现,进而不能保证社会保险资金及时足额地征缴,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如何改革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形式,理论界始终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呼吁国家开征“社会保险税”;另一种观点是继续坚持“社会保险费”的筹资形式。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筹资形式,即介于“社会保险费”和“社会保险税”两者之间的“税费分征”形式,并探讨了实行“税费分征”有关要素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有的动宾结构中,动词的动作并不直接作用于它的宾语,宾语也不能成为动词支配的对象,而只对动词有一些附加或补充的意义,从而成为实质上的动补关系,这在古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对具有这种性质的动宾结构(为跟表动宾关系的同形结构相区别,下文称表动补关系的动宾形式为“这种动宾结构”或简称“这种结构”),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卓有成  相似文献   

16.
说“有X于”     
“有X于”指的是“有利于”“有损于”“有志于”“有别于”等词语形式。有的“有X”形式在一些辞书中有所收录,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有赖”“有利”“有益”等等,这些词要么在注释中注明常跟“于”连用,要么在例证中加“于”使用。因此有必要把“有X于”作为一种格式提出并加以考察分析。一、结构构成“有X于”由三部分构成:“有”+“X”+“于”。“有”表示“领有、具有”,后面不能加“着、了、过”。“有”跟“无”相对,也有“无X于”的形式,如“无益于”“无济于”“无损于”“无愧于”“无异于”等。“X”经常由单音节的名词…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目前高校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观念误导。实行何种学生修业制度并非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不能重形式而不重效果。学分制只是一种形式,课程内容才是实质。不能一搞学分制,似乎从此就可以“实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如果不转变教学观念,在学分制条件下,照样以教师为中心,照样“满堂灌”,往往有名无实,甚至只是一种成绩记分形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以……为……”做为一种凝固结构,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它常常和“以”“为”二词临时组合的形式相混淆。而“以……为……”本身,也有使动用和意动用的差别,因之也不能不加区分,笼统地做出翻译。何况“以……为……”还常以紧缩形式“以为”出现,这又同双音词“以为”不易分清。另外,“以”又有介词、动、词连词之分,在它偶而和动词“为”连用时,不慎也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本文拟就上述一些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句法结构“ V+也(都)+VP的否定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结构、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句法结构“V+也(都)+VP的否定形式”作描写和分析。V代表动词,VP代表动词短语,也可以是重出的同一动词。这一结构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一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用副词“也”或“都”关联起来的一种固定格式。这种格式常与“连”配合使用,常见于口语语体。 1 结构类型和结构成分 1.1 VP的否定形式有三种:不VP、没VP和V不C(V带否定补语),加上对用来关联前后项的副词“也”和“都”的选择,这—结构可以划分出如下几种下位格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就是思想,是一种感觉和体验,是人类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一种审美心理结构,文学作品若能成功地敷彩着色,就会张扬艺术的表现力,取得强烈的审美效果,但敷彩着色不能随便点染,更不能一味追求色彩刺激,它应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去进行审美意义上的精心调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