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国50年来,中国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地市报纸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从1980年1月到1989年底短短十年时间,全国新发展地市党委机关报约120家,总数达到280多家,到目前全国地市报纸已发展到325家。回顾地市报所走过的50年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有以下6个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2.
一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9日,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创刊;新华通讯社浙江分社成立并开始发稿。5月26日,浙江新华广播电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开始播音。这3件喜事,宣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浙江的兴起。浙江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  相似文献   

3.
钱江 《新闻战线》2012,(7):63-65
诞生在战火中的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省级党委机关报与人民日报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党报"会聚新闻人才1948年6月15日,新的"大党报"——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这是中国革命新  相似文献   

4.
面对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趋势,党委机关报怎样走向报业市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业竞争中保持“龙头”地位,已引起普遍关注。中国新闻事业走过了50年历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机关报迎接报业市场的挑战,开创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局面,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报业市场也逐渐形成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报纸由单纯享受补贴的事业型,转向独立经营的企业型,既是重要的“舆论阵地”,又是重要的“信息产业”。报纸的双重地位属性,报业经营机制的变化,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多…  相似文献   

5.
安岗从事新闻工作70多年,一生都在与新闻事业打交道,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人们多熟知安岗建国后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经济日报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及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创办人及第一任领导人的身份.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安岗就已经是活跃在革命新闻战线大前方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和汉族兄弟一样,曾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有着光辉的业绩。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中,尤其是迎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春光,带着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新兴分支学科——民族新闻学在我国的新闻学领域里,显得格外清新和富有生命力。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以下简称“民族新闻”)理论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其理论构架已初步形成,并显示出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经典     
70年来,大众日报无论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还是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在理论方面提出"新闻专业主义"的主张,并且试图通过实践获得新闻事业的独立性.但是,这个主张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症状,直接的原因是中国大陆新闻事业从纯粹的国家事业、党的事业转向市场经营,市场的利益原则不仅使新闻事业弱化了党报、国家机关报的性质,也在弱化新闻的职业性质.另外,全球化、文化生产模式迎来的新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奠定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石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重心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重大转折,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日臻完备,奠定了新中国新闻大厦的基石. 1.整合壮大新闻力量,构筑新中国新闻事业框架 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对新闻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与晋察冀总分社合并,成立华北总分社;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与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日报>合并,出版新的<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史看,党委机关报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喉舌”功能,公开报道;二是“耳目”功能,内参报道。党报的耳目作用主要通过内参报道来体现。办好内参和办好报纸同等重要。党委机关报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开报道,一手抓内参报道,才能喉舌灵,耳目明。 内参报道是一种不宜公开发表或暂时不宜公开发表,又是上级党政领导机关需要了解的、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内部新闻报道。 内参报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大特色,它和公开的新闻报道一样,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内参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起,由人民日报牵头,连续召开了三届全国性的党委机关报内参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新时期党报内参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朝着我们走来。我们正站在世纪之交的转换点上,思考着昨天和今天,思考着未来。 即将过去的20世纪,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充满激荡和巨大变革。伴随鸦片战争的烟火西学东渐,十月革命的炮声又送来马克思主义,伟大的五四运动点燃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篝火,中国新闻学和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在救亡图存的觉醒中诞生。历时八年的全民抗战,以空前的规模,动员和组织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新文化的大普及,共产党领导的报刊遍及抗日前线和敌后,甩崭新的理论和实践,实现了新闻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建国以后的年月,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阶级斗争持续不断,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党委机关报为中心、高度集中统一、以政治宣传为主要功能的办报体系,我国新闻事业既向前发展,又带有很大局限性,处于比较保守、封闭的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拨乱反正,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瑚 《新闻大学》2007,4(1):44-50
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诉求相结合为研究视角,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初步发展阶段(1815年至1895年),第二阶段为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与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1895年至1927年),第三阶段为两极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阶段(1927年至1949年),第四阶段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并对前三个历史阶段即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了探讨与阐释。  相似文献   

13.
史恒  许传洲 《传媒》2023,(14):86-87
《新中华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机关报,在办报实践中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中华报》发行虽然遭遇中断,实际发行时间不足五年,但并不影响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所发挥的渠道价值。《新中华报》在党性遵循、全面视角、多元形式、以民为本等方面的特色经验,为我党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并夯实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喜庆建国50周年之际,回顾50年来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基本经验,展望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前景,令每一个广播工作者自豪和感奋。一50年来,我国广播事业建设经历了三大阶段。1起步创建阶段。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起步创建阶段。在旧中国,装配收音机和发射机的元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社会上拥有的收音机只有100万架左右,半数集中在东北、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收音机。我们党于1940年12月在延安创建的新华广播电台,在各解放区建立的10余座电台和1949年接管的35座…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抗日战争成就了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孕育了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真正大发展的时代。抗日战争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仅解放区的报刊总数约计达到400种之多。这些报刊在抗战期间迅速成长壮大,为抗战胜利发挥着舆论喉舌的作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就是抗战时期山东地区战火中的一支神笔。  相似文献   

16.
新闻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闻事业的发展总是同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宏观环境相联系。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宏观环境好,新闻事业就能获得发展,反之,新闻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和影响。纵观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史,解放前新闻事业始终未能获得长足发展的机会。新中国的建立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抗日战争成就了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孕育了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真正大发展的时代.抗日战争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仅解放区的报刊总数约计达到400种之多.这些报刊在抗战期间迅速成长壮大,为抗战胜利发挥着舆论喉舌的作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就是抗战时期山东地区战火中的一支神笔.  相似文献   

18.
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近10年来,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报纸发展得最快,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在我国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见附表)我国报纸在五六十年代基本形成的机关报模式的这一报纸的结构和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作为党的中央机关报,在我国的新闻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党报宣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也历经艰辛和曲折。回顾津国后人民日报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发展中的几次转变,通过这些转变还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一、建国后人民日拒的四次转室建国后人民日报的发展是迅速的又是曲折的。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和政策路线的变化及其它原因,人民日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也出现了几次重要变化,总结起来有四次:(一)建国初期“大转变”的两…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指明了方向,更为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明了方向。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及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切实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