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教师与学生,明晰二者的角色是教学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从上个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进行的关于教师和学生地位与角色的争论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对其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范畴,师生角色关系的涵义从哲学层面讲不外乎包括三种情况:其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其二,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其三,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不难看出,这三种情况都没有摆脱主体与客体之间认识关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正>《无声告白》作者:[美]伍绮诗译者:孙璐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小说是从早餐桌上开始的,这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母亲玛丽琳在大女儿莉迪亚的碗旁摆上了削好的铅笔和她的作业,父亲詹姆斯正开车去往上班的路上,哥哥打着呵欠从卧房走下楼,妹妹正坐在椅子上嘬着麦片。但莉迪亚没有  相似文献   

3.
好的艺术作品都会形成"景中之境",在"境"中体现无限的韵味和旨趣,然而从"景"到"境"的嬗变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景"在这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风景,它可以被理解成创造者逼真描写的一切对象,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是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批评文本,女性“他者”特性的消解与独立身份的追求是其重要主题。小说的女主角简·爱极力主张女性与歧视妇女的男权价值体系抗争,走出“他者”的阴影,争取权利,彰显女性存在的价值,最终在经济、思想和人格上建构了真正的独立自我。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其显著效果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高层次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6.
闫婷 《辽宁教育》2014,(6):27-31
本研究依据美国社会学家欧文&#183;戈尔曼提出的“前台”理论,通过对一位乡村教师日常生活“前台”的叙事研究,揭示乡村教师“后台”生活中隐含的真正自我.  相似文献   

7.
闫婷 《辽宁教育》2014,(11):27-31
本研究依据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尔曼提出的"前台"理论,通过对一位乡村教师日常生活"前台"的叙事研究,揭示乡村教师"后台"生活中隐含的真正自我。  相似文献   

8.
1 美学学科的名称Aesthetik,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在鲍姆嘉通看来.美学与逻辑学是对立的,后者研究的是抽象的名理思维,而前者研究的是具体的感性思维或形象思维.其所使用的Aesthetik一词源于希腊文.含有凭感官可以感知的意义.黑格尔曾认为Aesthetik这一名称不妥.恰当的名称应为“艺术哲学”,因为美学所讨论的美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但黑格尔又认为Aesthetik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他便未立新名称,而沿用了鲍姆嘉通的名称.写了《美学》一书.  相似文献   

9.
一、教育变革中教师改变的“难为”教师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参与主体,这在理论与政策层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变革实践层面上,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合作”、“抵制”、“退却”等一系列消极行动来回应变革。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变革受到教师自身教育价值观念的“过滤”以及教师情绪上对变革的不接纳。如果教师参与变革的情绪是消极、被动的,  相似文献   

10.
听话,这是一个在家长和教师口头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一旦我们对孩子不再用听话一词来评判孩子好坏的时候,也许就是这个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但是,试想一下,一个家长或教师惯于用“乖”、“可爱”、“听话”这些标准去审视我们的孩子,如果出现了令我们头疼的出格、捣蛋、甚至于叛逆的时候,我们还能容忍孩子的自由吗?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就表现为对孩子一如既往、不折不扣、全方位关注的专制角色,不容许孩子有丝毫的出格与捣蛋,甚至于不允许孩子有一点点的异想天开。当然像这样的课堂情景,在现在是很少出现了,但是,…  相似文献   

11.
最近,重温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对这句至理名言又有了新的体会。《论语》中记载:一次,公孙朝问子贡,孔子这么有学问,不知他师从何人?子贡回答说,孔子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孔子认为,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有德行的人认识其大处,德行不深甚至没有德行的人也能认识其小处,无论“贤”还是“不贤”,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的体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似文献   

12.
崔红英 《教师》2014,(23):125-128
儿童音乐教育需要关照儿童生命成长。本文以米德自我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原生态音乐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分析原生态音乐活动对人的审美需要的满足以及对"自我"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关照儿童生命成长的"回到有意味的生活"的音乐教育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从预成到生成——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秉承教师角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观点,认为教师是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生成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教师是道德、审美与信仰的生成者,与学生同构生命的意义与希望;教师是交往、政治与历史的生成者,与学生、社区共生成命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数学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尽管新教法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实施,尤其是高数教学,仍然继续着传统的“定义→性质→定理→例题”的注入方法,如此下去非常危险,所以改革传统的数学讲授观念是急中之急.展望科学发展的诉求,基于过程哲学、意会哲学理论解读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提出了“过程→生成”讲授观...  相似文献   

15.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充分的“有效选项”——在印度佛教信仰中,女性所要实现的觉悟,践行的既是对性欲本身的反省,又是对自身性别劣势的批判。继而,随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域佛教将佛教信仰的基础奠定在“圣像”系统上,各种地方文化基因渗透于“西方佛国”想象的同时,佛陀的性别取向实现了对男性与女性的同时超越抑或双向糅合,而更接近于女性。最终,以家庭身份来看,在一个以宗法制度为组织结构的中国佛教信仰世界里,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母亲”,推动佛教信仰回到有情世界的“现场”。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从"移动学习(M-learning)"到"泛在学习(U-learning)"无不冲击着原有的教学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互联网+"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模式及获取方式的冲击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手段的变化,而是结构层面的系统内部的中心变换与要素的关系重构,它势必引起对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信息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该文从分析"互联网+"学习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特征入手,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教学聚合点的转移、信息的内联方式的节点化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及定位,并结合几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信息角色嬗变进行了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17.
去年朱永新教授一行到万里国际中学,就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万里老师们作了一次愉快的对话。当时有人戏称这是一次成功的“肉与萝卜”的对话,其结果是既使“萝卜(教师)”因受肉味而提升了“自身品位”,也使“肉(专家)”因此发挥了它更大的价值。这个比喻极  相似文献   

18.
金国英 《中国教师》2010,(Z1):127-127
<正>在我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直扮演着"主演"的角色。这种状况的形成有文化背景、历史传承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还有一种"师本位"思想在作怪。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完全支配地位,甚而至于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苏渊 《云南教育》2005,(26):29-30
背景与案例: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八次》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教学第二课时,布鲁斯王子带领苏格兰军队抵抗侵略成功的原因找到了,学生都为布鲁斯王子不懈斗争的精神所感染。于是:  相似文献   

20.
财务经理应将战略思想运用到财务工作(一)战略与财务的联系在现代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经营无一不把战略管理作为管理的中心问题。同时,不可否认,财务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也是非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