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蕾 《家教世界》2013,(7X):198-199
本文从语言教学法暗示法的角度,分析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探索符合现代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特点的教法。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引言;二、语言教学法-暗示法;三、暗示法应用于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四、暗示法教学案例;五、结束语。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影响最广的是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该理论提出的五个假说对二语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五个假说出发,分析外语暗示教学法是怎样满足这五个假说的需求的,从而说明外语暗示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二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卓有成效的德育方法应该具有系统性.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主导与主体相结合;二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发展,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三要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道德规范教育与道德能力培养相结合;四要重视品德践行,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五要重视暗示教育,明示教育与暗示教育相结合.以上几个"结合"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当代德育方法综合运用和融合发展的体现,是对德育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方面.(为拓宽视野,以下所举实例多出自台湾地区学校)  相似文献   

4.
统观全部小学语文教材,课后设计的《思考·练习》给我们教者钻研教材暗示了五条线索.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按编者指出的线索钻研教材,组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五条线索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5.
学生做了错事,又不能当众批评,怎么办? 1.眼光暗示; 2.动作暗示; 3.心灵沟通。学生做了好事,怎么办? 1.描述好事情境; 2.表扬做好事的学生; 3.让同学发表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吴翠红 《考试周刊》2014,(48):65-65
心理暗示在智障生数学教学中具有营造氛围,增强心理体验,以及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手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智障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从五个方面着手发挥心理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以和蔼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和谐;以温和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宽松;以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以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以鼓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真知影响人生 赏析:《羊城晚报》的这则广告语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短短的五个字却对读者形成强烈的暗示:要想得到真正的知识,订阅《羊城晚报》显然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运用暗示艺术,不仅理论上可信,而且实践上可行。它不同于暗示教学法,教学暗示艺术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现代教学要善用暗示艺术来挖掘人的潜能,开发心理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建立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要用暗示艺术的“隐性语言”与学生进行对话;要灵活运用多种暗示艺术手段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运用暗示艺术,不仅理论上可信,而且实践上可行。它不同于暗示教学法,教学暗示艺术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现代教学要善用暗示艺术来挖掘人的潜能,开发心理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建立积极暗示,克服消极暗示;要用暗示艺术的“隐性语言”与学生进行对话;要灵活运用多种暗示艺术手段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0.
标题往往是全篇内容的结晶,司揭旨、点题之责,予人以暗示和联想.一则上乘佳题要有"三度"、"五美"内容上有厚度,思想上有浓度,艺术上有高度;简约美、弹性美、鲜活美、情趣美、装饰美.拟题技法各有千秋,而以清新隽永为上.  相似文献   

11.
心理暗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心理暗示,对学生建立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心理暗示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探讨了环境暗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修养暗示等心理暗示方法,指出了运用心理暗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教学暗示艺术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多种含而不露的暗示方法,达到育人无痕的功效。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为教学暗示艺术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运用语言暗示,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通过动作暗示,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巧用艺术暗示,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通过环境暗示,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借助榜样暗示,可以拓展幼儿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3.
暗示教学法是当今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法之一.它的正确使用,能够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笔者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特点,通过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暗示教学法,收获很大.本文阐述了情境暗示、体态暗示、活动暗示、语言暗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证明,在英语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暗示,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效能感.建议教师学会一定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技巧,如语言暗示、情绪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自我暗示等.  相似文献   

15.
开发心动力     
[活动目标] 1.通过互动游戏,初步体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2.通过阅读故事,认识消极心理暗示的危害和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3.通过动手游戏,亲身体验消极心理暗示与积极心理暗示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4.通过心理咒语,澄清消极自我暗示,尝试运用积极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暗示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巧妙暗示,创造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氛围;表扬暗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期待暗示,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爱心暗示,鼓励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  相似文献   

17.
以适当的方式给幼儿以正面、积极的暗示,有利于幼儿积极的兴趣、自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暗示教育的具体方法有语言暗示法、行为暗示法、环境暗示法等.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情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  相似文献   

19.
1.真知影响人生。赏析:《羊城晚报》的这个广告词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短短的五个字却对读者形成强烈的暗示:要想得到真正的知识,订阅《羊城晚报》显然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理论指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个人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将暗示手段应用于组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教学中,暗示的表现形式可采用行动暗示法、符号暗示法、表情暗示法.而表情暗示在组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组织教学中运用表情暗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