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条件限制的山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主要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1量一量、比一比,理解新知识儿童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过去,我教计量单位时,先教儿歌:“长度、面积和体积,十进、百进和千进……”收效甚微。后来,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去量篮球场的大小,让学生观察1米究竟有多长,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这样就使学生对于米和平方米有了比较真切的感受。教体积单位时,我和学生一起动手做了边长为1厘米、1分米和1米的正方形及正方体模型,学生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并比较…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个正方形剪掉,再用手摸一摸、比一比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感觉1平方厘米有学生的一个大拇指甲盖大小。最后联系身边的物体。比如橡皮、邮票的大小来加深1平方厘米的认识,使1平方厘米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相似文献   

3.
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舒丽群 《江西教育》2011,(11):43-43
<正>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要求学生口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1立方米的正方体,它的边长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一部分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在本课的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教小学六年级算术。本学期我用“三从一大”精神。指导了我的教学。平时我布置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学生研究,也加大学生作业的“运动量”,算起来每天总有二十多题。实行了一段时间以后,确实收到了效果。同学们在计算速度上加快了,准确性提高了。我又教育学生要带着“敌情观念”去学习。做作业时。要求学生带着象考试那样的“敌情”来认真研究,仔细分析。有些同学悄悄地对我说:“王老师,我们的‘敌情’观念比你强,比你看得远,你看到毕业,我们看到考中学。”  相似文献   

8.
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也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他们对什么是体积,为什么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要用长、宽、高相乘,以及单位进率是千进位等问题,在理解上都感到困难.教学时,要从观察入手,从感知着眼,引导学生带着比较异同的目的进行观察、操作,又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从而把这部分知识学懂、学活.  相似文献   

9.
【案例背景分析】本案例选自大纲版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的定位是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以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起点,搭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知识为“背景”的舞台。【课堂实录及反思】一、认识体积(实验感知体积的概念)1.课前谈话师:观察课桌上的东西,今天上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生:好像自然课。生:有围棋,还有杯子和水。生:有一些石头。……师:今天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读了2004年贵刊第3期的《为学生架起学习的天桥——单位“1”教学浅谈》一文,笔者认为潘老师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要找准单位“1”,但是潘老师总结的还不够全面。例如,对于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2、一件商品降价25%等情况,如果用潘老师总结的三种方法去找单位“1”,学生会觉得很困难。所以,笔者在潘老师总结的经验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找单位“1”的方法:在“谁”的基础上变化,“谁”一般就是单位“1”。有了这种方法,我们在解决前面的问题时就容易多了。例如,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2,由于是在冰的基础上变化的,所以我们把…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巨大发展和飞跃。现有的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但社会性和实践性不足。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发展。因此我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研究发现的过程上。教学目标:1.充分理解体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体积单位,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时,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4.培养学生想象、猜测、验证的数学能力,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描述】"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是我在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中带给我最深的感触。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分别有多大吗?师:那么,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呢?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一下。生1:可以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上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看看能摆多少个。生2:还可以剪一剪,看看1平方分米能分成多少个1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3.
假如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带着快乐的心情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每一届学生其实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但与之同时,又会有许多新的成长故事伴随着我。对于这届学生,在暑假里,我早就有了计划:继续实行小组合作管理机制,并争取在上一届学生取得了成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小新找我报到时,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瘦小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带着来自乡野的自然黑的肤色,说话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在他填写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相似文献   

14.
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如何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基于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来推导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在课堂上作了一番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第30-32页,练习十七1、2、3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感知任何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理解体积的含义。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会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及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具准备1.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各一个,1立方米木制棱架一个,近似1立方分米的沙包每组一个。2.一个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投影仪等。学具准备1.小木块一块…  相似文献   

16.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感受引进体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动手、观察、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cm3、1dm3、1dm3、1m3、1m3的体积观念,通过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贵刊第11期的“专家评课”栏目中,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课,其核心活动就是在数“体积单位块”的过程中暴露学生思维上的困惑,真正探索发现体积公式。我们认为,让学生操作、摆弄体积单位块,数体积单位块的个数等活动不仅是公式教学的关键活动。也应该贯穿“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预学,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预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步:我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第二步:我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第三步:我设计(带着目标进课堂)。在操作中,我们相应地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把"预学"当做作业布置。防止学生把课前预习当成是弹性任务,高兴就完成,不高兴就不做。二是提供"预习"助学单。辅导学生知晓预习的内容、要求,明确准备的时间、方式等,每次把"我准备"  相似文献   

19.
[案例]二年级&;lt;统计&;gt;,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一年级所学的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基础上理解1格表示两个单位.   第一个班,我是这样上的:   师:除了用统计表整理数据,我们还可以用统计图.(教师贴出一张统计图,用红色颜料存上而涂了1格.)……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体积单位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每个体积单位表示的实际空间大小模糊不清,二是与长度、面积单位混淆。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可分五步组织教学。1.讲解.学生自学课本,教师重点讲解各体积单位名称的意义。如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Icm3,其含义是3个1cm相乘。其他两个体积单位,由学生模仿练习。2.观察。学生了解了体积单位,还必须建立其观念,实现感性与理性两种认识的完美结合。我利用棱长为1cm和1dm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体积,感知1cm3和1dm3的大小。然后,用3块面积都是1m2的正方形木板,与墙角围成体积是1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