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论     
《新闻实践》2011,(11):79-79
互联网是新闻的前沿阵地,但也只是新闻的载体。“刚开始时没人觉得互联网是媒体,如今它被称新媒体只是拜技术所赐。”通过互联网能看电影、视频,能够移动阅读和发布消息,这些都归功于两个字:技术!与一般的“渠道为王、平台为王”的说法不同,我更强调一句话:内容为王。举例说,金庸小说中的很多元素被用来做游戏,《盗墓笔记》的衍生产品也已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精彩内容所产生的效用。“高质量的内容是常青树。”作为内容的载体,互联网需要不断探索新技术和形式,为内容提供更好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闻内容的要求讲究快、准、狠。快,是指理解成本降低,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内容本质;准,是指新闻报道与解读的程度直击用户的需求点;狠,是指后续的新闻追踪专题报道更透彻,能激发用户的深层次阅读欲望。传媒业界曾流传过"媒介为王"、"渠道为王"、"匹配为王"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更迭的产品和技术的背后,亘古不变的仍是支撑着新闻产出与供给的内容质量。"内容为王"并不会消失,随着时代的变化,众多媒体也在不断尝试改造新闻生产方式,不断地挖掘内容中新的信息、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业内似乎隐隐有种假命题式的“王者”之议,从内容为王到平台为王、渠道为王、用户为王,直到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时髦的客户端为王、自媒体为王。议来议去发现,和商业网站比,重点新闻网站缺技术研发、缺资本眷顾、缺市场青睐,似乎这不行那不行,步步赶不上,空留下一声叹息、几多抱怨。  相似文献   

4.
<正>互联网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邮件、BBS、新闻、搜索和网络游戏等作为网站传统的主要业务依然不断成长,同时,随着近年来WEB2.0时代的到来,博客、播客、网上购物、多媒体等互动业务纷纷成了门户和专业网站积极拓展的业务。但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行业仍然遵循着"内容为王"的行规,只是积极拓展了互动模式、吸纳了来自网民奉献的  相似文献   

5.
<正>"互联网思维"还是"融合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是指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问题。在实践中,一些传统媒体急于求成,在"互联网思维"的旗号下,纷纷开办法人微博、微信公号和新闻客户端(APP),加上早已普及的手机报、楼宇信息屏,并认为这就是"媒介融合"。其实,所谓"融合思维"指的是基于融合文化的特征,从新旧媒体融通性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一种大系统思维方式,它包括并超越了单纯的"互联网思维"。"技术为王"还是"内容为王"?近年来,业界先后出现了"渠  相似文献   

6.
短视频是一种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它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新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大型媒体机构重点分析的对象。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在“品质与效益”的要求背景下,新闻短视频节目应该始终坚持以品质生产为基础,编辑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因此,文章主要对新闻短视频节目的传播优势与编辑生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信息传播的文体,不同的新闻载体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传统新闻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进行传播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载体变得多样化,互联网传播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导向的移动设备的诞生,改变了传统新闻采写与传播的方式,开创了新闻采写的新媒体。本文就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新闻传播业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数据新闻。如何写好数据新闻,是用传统观念的"内容为王",还是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技术为王"?本文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优势与不足,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单纯注重技术或内容,都是有失偏颇的,只有"分析为王"才能致胜数据新闻。  相似文献   

9.
"内容为王"一直是媒体从业者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但是,自从互联网对传统世界的颠覆性冲击到来后,"内容为王"不得不被"技术为王"、"渠道为王"等抢去了炫目的风头。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桌面互联网打入了传统世界之列,而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9,(3):55-56
其实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寻梦人在不断提出新的口号。像互联网创办初期提出的技术为王,在到后来的内容为王,现在又提出平台为王。这些口号的提出都和互联网的认识是有关系的。互联网作为一个通讯方式出现,后来随着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的诞生,互联网媒体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  相似文献   

11.
吴兵  高思远 《视听界》2015,(1):36-40
当前,各门户网站纷纷采取不同手段争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通过对比移动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差异,探究移动阅读自身特征,结合几大移动阅读客户端实际,可以发现,"差异化"正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制胜的关键。移动新闻客户端需要突破原有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局限,在"差异化为王"理念的引领下,满足用户新需求,找到移动阅读领域突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其实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寻梦人在不断提出新的口号。像互联网创办初期提出的技术为王,在到后来的内容为王,现在又提出平台为王。这些口号的提出都和互联网的认识是有关系的。互联网作为一个通讯方式出现,后来随着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的诞生,互联网媒体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政府高瞻远瞩,看到了互联网中蕴含着文化传播复兴的力量,因此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文化收费的生产平台来认识,这  相似文献   

13.
常志刚 《东南传播》2016,(9):129-131
互联网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与教育的跨界渊源、发展脉络、本土路径、未来展望等方面都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学界的各自为政与业界的深度交融相抵牾,一定程度上撕裂了新闻与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紧密的协作关系。新闻与传播研究者、教育者和实践者都应秉持"内容为圣,渠道为王"的理念应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整合新闻传播研究,共同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网揽一切。一场没有硝烟的网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如果说技术和硬件是互联网时代第一阶段的制高点,铺光缆、设网站、更新数字化设备等等只是为这场网战铺路修桥、抢占有利地形、搭建战争工事;那么,内容就是互联网时代第二阶段的制高点。在内容为王的互联网第二阶段,人类一切的文化和知识似乎都依网而生,依网而存。 真正的网战是不是文化之战?中国的文化面临一个怎样的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开辟了新的空间,成立了新闻媒体网站;一些商业网站在提供信息加工、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加入到新闻服务的行列,并以其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网站形成了冲击,在"新闻发布"这块传统媒体占优势的阵地上,赢得了网民们的"眼球".在一片"内容为王"的呼声中,作为新闻发布者的网站的编辑们,肩上的担子委实增加了许多,这些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们,面对第四媒体的新特性,必须扩充自我,更新能力,以适应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胡箐妍 《中国传媒科技》2022,(7):137-139+143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可以浏览海量的新闻信息,但伴随丰富的新闻同时而来的还有信息过载问题。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应运而生,在合适的时间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新闻文章,帮助每个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本文首先介绍了个性化新闻推荐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常用的四种方法,最后总结了常用数据集、评价指标和存在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芳 《青年记者》2017,(22):18-19
澎湃新闻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内容为王”,做专业的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同时追求速度和深度.在信息碎片化、浅阅读的舆论传播环境下,澎湃新闻的深度报道仍能获得影响力,这背后是改造生产流程、把握时度效、创新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报道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跻身于主流媒体之列,新闻网站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这片麦田里,守望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新闻奖落在新闻网站的头上,是对这些作出突出贡献的网站的嘉奖,更是对新闻网站的认可。对中国网络媒体而言,这只是刚刚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淡小荣 《传媒》2018,(5):84-86
"互联网+"时代,VR新闻已成为媒体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随之而来的VR教育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VR教育中,应重视VR叙事方式的把握、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行业内部动态的跟进.在未来发展中,VR教育不仅是针对新闻传播领域,也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中,但其毕竟只是众多新兴技术中的一种,对其发展应有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闻档案管理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受到新闻行业的高度重视,各新闻单位积极研究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以提高新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了互联网发展视域下新闻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以提高新闻档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