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柚》写了一位小姑娘以低价钱把柚子卖给老华侨,并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受华侨赠款,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根据本组训练重点项目和课文特点,应该“一边读,一边想”。一、初读扣“柚”字,晓内容明思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知道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紧扣目标以读代讲———“九义”小语教材六年制第八册第23课《全神贯注》教例评析史思之〔教例〕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3.
扎实训练理解领悟品味情感———“九义”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第6课《小珊迪》教例评析南宁市逸夫小学程文林【教例】教学目标:1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断定”、“目不转睛”造句。3学习通过人物外貌、神情、...  相似文献   

4.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培养技能———“九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23课《全神贯注》教例评析武鸣县仙湖镇中桥小学潘美华【教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地作画,从而懂得“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好,就应全神贯注。”2联系课文...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14课《七颗钻石》一文,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童话故事。课文描写了一位小姑娘寻水过程中水罐的神奇变化,表现了她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也揭示了“好心有好报”这一传统、朴素而又永恒的主题。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了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得水的惊喜、送水的急切,表现了小姑娘“心中只有妈妈,唯独没有自己”的美好品质。为了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在学生已经读懂小姑娘到处找不到水,累得睡着,醒来后发觉水罐里竟装满了清亮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基础上,我问:“你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得…  相似文献   

6.
(一)《马背上的小红军》是部编六年制第八册第六组课文中的讲读课文。这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怎样帮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读得细一些,想得深一些,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和人物的形象呢?我抓了三个方面:一、想词语,抓主线,初步感知内容。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维,是边读边想的好方法。教学时,当学生明确了陈赓同志是:“深情”地谈起往事时,我点拨提示:什么叫深  相似文献   

7.
片断实录一、从人物言行看人物性格师:“小姑娘”为“我”送行时,哪些动作和语言最能体现她的性格特点?生:“小姑娘”制灯的动作反映她心灵手巧、处事镇定。师:能否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生:文章运用“拿”、“穿”、“挑”、“点”、“递”等动词生动地描述了‘小姑娘”制灯的经过。从“小姑娘”的动作中,我们能看出她心灵手巧、处事老练的性格。师:哪个地方能体现“小姑娘”乐观的性格?生:“我”与“小姑娘”话别时“小姑娘”的语言很能反映她乐观的性格。“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说明“小姑娘”坚信家…  相似文献   

8.
[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峨眉山铺路人不畏艰险。辛劳,默默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2.学习和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学会生率新词,读懂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能有触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峨眉山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课前准备:课文插图投影片一张;简笔画投影片一张;课后填空题投影片一张。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谈话弓l人新课。…  相似文献   

9.
着眼能力强化训练———“九义”教材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4课《旅行家树》教例评析南宁市教科所谢玉屏〔教例〕第一课时一、比较引入1板题、读题。2引导比较:预习了《旅行家树》这篇课文,谁能说出它和《高大的皂荚树》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从内容、结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作业分析] 《在炮兵阵地上》课后作业,要求教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这个基本的读书方法。第1题要求联系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含意;第2题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了解彭总是怎样的人;第3题要求边读边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第4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充分利用幻灯投影,理解词句,领会课文内容———“九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西门豹》第二课时教例评析南宁民族师范宋爽【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2学习西门豹大胆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精神。教学难点:课文是如何描写西门...  相似文献   

12.
小语第八册第六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这一训练重点是第二组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继续和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还要熟读深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小桔灯》这篇课文的讲授,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写作。一、找出主要人物,以弄清文章情节结构,对于记叙文的情节结构的分析,应从人物入手.因此,在学生课前预习了《小桔灯》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人物,这是教学中的第一步。在学生很容易地回答出文中的人物是“我”和“小姑娘”之后,就由学生复述《小桔灯》的故事梗慨,  相似文献   

14.
《心愿》通过对一个四岁半的法国小姑娘和她的父母的语言、神情的描述,充分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它体现了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组课文“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重点训练要求。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分析表达中心思想的具体材料,深入发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文章开头写了一个法国小姑娘在公园里认出“我”是中国人。可以表达中法人民友谊的事例很多,而作者在这段中却选用了一个仅四岁半的小姑娘在公园里一下子就认出“我”是中国人这件事,这就使读者感到亲切,能引起读者的兴味,材料具有典型性。作者首先叙述小姑娘认出  相似文献   

15.
教《小桔灯》,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是全方位地剖析作品里的小姑娘及其家庭,把小姑娘当作“认识那个‘红色’家庭的一面镜子”,借以认识“父亲”这个革命者的形象,认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家庭的残酷迫害,认识革命必胜的光明前途。也就是更注重课文的社会政治内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组教材的重点是继续抓好“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训练,并为下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做准备。讲读课文《西门豹》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迷信,惩治首恶和兴修水利的事,赞扬了西门豹的历史功绩。作者把西门豹“除人祸”部分作为重点详写。先写他深入细致地调查  相似文献   

18.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按“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的记叙线索,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运用“抓住重点段中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学习“通过侧面烘托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 3.学习课文形象具体描写人物外表的方法。 4.懂得外表与内心是有一定联系的,内心是外表变化的依据,外表是内心活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1.从文题入手。从文题切入,能够快捷简要地引出文章的中心或学习重点,从而深入具体地展开阅读理解,循序步入学习佳境。如教读《小橘灯》一文,从小橘灯与小姑娘的关系角度发问讨论:小橘灯是不是课文描写的主要对象?小橘灯有何象征意义?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从而进入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理解。教读《想和做》,可先让学生不看书,思考“想”和“做”之间有何内在辩证关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要陈述几点理由,然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细读课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怎样具体阐述的,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七册第三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一边读一边想”,是在第一组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读书的基本方法。 阅读,不论是从形式到内容再回到形式,还是从感知到理解到应用,从生疑到质疑到解疑,关键都在一个“想”字。凭借什么去想?要靠文章的语言文字,靠自己的阅读实践。所以“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贯穿于小学各年级教学的始终,而在四年级第一次进行这项重点训练的两篇讲读课文教学时,要切实让学生自觉地获得这方面的新知识,为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