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6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研究>编辑部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召开了"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联合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公共性的概念、公共性的存在形态、公共性的思维方式、唯物史观与公共性的关系、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著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问题是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从整体上看,现代中国有关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基本上是囿于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缺乏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色.少数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将明清之际看作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发端点,在中西对比的宏观视野里论述了中国现代主体性的自身特点,如相对于西方走出中世纪反对"宗教异化"的现象,中国社会则反对"伦理异化";相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顺产"而言,中国近代社会是"难产"[1]24.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编译局和<哲学研究>杂志社等单位的20余位哲学界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地位和当代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本和解读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发展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展开了比较深入的讨论.现将讨论中的各种意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解决环境不同视角入手,着重评述了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一书,对其"控制自然"观念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哲学反思,这对我们今天能够正确处理好科学与控制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段德智教授这部洋洋五六十万言的<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的超越>是在其具有广泛影响的<死亡哲学>之后就开始构想的哲学,这一哲学一方面要超越他自身的<死亡哲学>,另一方面又要向现代西方主流哲学家关于"主体之死"的思想发难,要能真的实现这双重"超越",世界哲学必定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陈先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术研究中,他坚持面向现实,注目当代,从哲学高度对重大现实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提供思想智慧与理论支持.他几十年如一日,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前沿,辛勤探索,笔耕不辍.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般哲学理论、文化理论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和著述,其中专著<走向历史的深处>对马克思的历史观进行了较系统、较完整的探讨,阐述了马克思是如何发现历史规律的问题;<被肢解的马克思>对当代西方各种企图肢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解决环境不同视角入手,着重评述了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一书,对其"控制自然"观念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哲学反思,这对我们今天能够正确处理好科学与控制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公共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来自西方社会的理论话语,公共领域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具有怎样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是一个深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杨仁忠教授撰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项成果《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对此课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在笔者看来,该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和创新性。首先,该书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和理论观点新颖而富有创造性。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难度,不仅仅在于通过阅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外文原著,了解他们的思想,更在于如何运用正确的判断标准,对这些思想的是非曲直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开发其理论资源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寻找答案的强烈意向.本人在研究中逐步改变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如下看法:与带引号的"左"联系在一起的"激进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的"经院式的马克思主义";局限于哲学和美学领域的"‘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热衷于把现代西方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调和、折衷的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破坏和否定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只适应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异托邦"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参照"乌托邦"自创的一个哲学概念.从创立这术语之始,就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福柯关于空间的思考是由中国百科全书上关于动物的分类引发的.在涉及中国丈化的问题上,福柯至少表达了两层含义:这种文化让西方人不安的混乱性质,即异托邦性质;中国文化又是乌托邦的巨大源泉.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的内涵是和谐,不是混乱,不存在福柯在<词与物>中所谈及的典型的异托邦属性,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是被想象出来的一个具有乌托邦属性的世界.将异托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一番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异托邦的含义,进而澄清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相似文献   

12.
自"五四"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愈来愈多,大批的中国文人对西方文化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督教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在创作上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进入新时期以后,这种影响愈加明显,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基督教情愫.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就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宗教情愫.本文试图以王安忆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小鲍庄>和长篇小说<长恨歌>为例,分析隐含在小说中的源于基督教的"原罪"和"救赎"这样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理论是在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解释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历史学家便将其引入中国问题研究,在伴随争议的同时为研究中国社会演进开辟了新的指向,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本文从国内外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入手,并进一步从公共空间、社团组织、公共传媒三方面对中国近代"公共领域"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4.
探讨儒家思想能否作为东亚公共哲学的基础,首先需要厘清什么是公共哲学,并比较东亚与西方公共哲学概念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东亚公共哲学能否成立的问题,并以"和而不同"为例,说明儒家思想可以提供一种有利干公共哲学发展的伦理系统.另一方面,从儒家对"异端"的看法,也可以进一步分析儒家和谐哲学的底蕴与宽容异见的限度.在厘清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真义之后,可以发现儒家对待异己学说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如果要使儒家与公共哲学接榫,我们仍然必须对儒家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建构了系统的美学理论.<诗学>从哲学高度提炼美丽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以现实主义的观点探索了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总结了它的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深刻地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6.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界享有盛誉.该书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巧妙地找到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提出了著名的两派高等教育哲学的分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采用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但是该书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而且将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也不是十分准确,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际并不完全适用.高等教育哲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其功能除了解释高等教育现象以外,更应当揭示高等教育规律,指导高等教育实践.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既要重视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启示,更多地关注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又要走出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误区,更多地关注人.  相似文献   

17.
弗罗姆在<爱的艺术>里对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提出置疑,并结合马克思的思想,从异化的根源出发,通过对信仰问题的阐释,找到了当今西方社会缺乏真爱的原因.针对"异化、个性、信仰"三个话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刻地阐述了东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从美学和哲学视角解读<老人与海>中的"冰山"理论.文章首先阐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接着分析了<老人与海>中所展现的美学内涵,最后论述了作品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公共治理运动,并且进行了大范围的实践。这种管理和治理模式的更新对我国当前的行政改革具有启发意义,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移植西方的管理或治理制度,而应该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2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共同主办的"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和<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编辑,及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共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