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加强专业群建设,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建设的方法等方面探讨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应以主体多元化为着眼点,建设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推行"双证制"为结合点,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以"综合化""模块化"为切入点,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立足点,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以"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出发点,探索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以实训管理的职业性和开放性为着眼点,提高实践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吻合度;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素质;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为闪光点,不断拓展科技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职教育从规模上看,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1998年到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生招生人数从54万人增长到237万人,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5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和在校生数的44.7%.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却不太理想,据教育部门的统计,2004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仅有60~70%左右.因此,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的毕业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有大量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与解决.笔者就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探索提出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人才培养离不开隐性课程。因此,应在分析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和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行为层开发建设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途径,从而切实提高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职业实践特征的学习情境、育人活动突出职业道德素养、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统计学作为高职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顺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博 《辽宁高职学报》2005,7(3):57-58,61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并考虑专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做到“宽窄结合、以宽为主”,以建设具有高职特点的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职院校为适应新兴职业岗位的需求,必须不断更新、调整专业设置,这种专业相对不稳定的状况,给教学质量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使本来的师资、资金都投入不足的状况更加凸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加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改变课程结构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院的专业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在高校核心竞争力中起重要作用。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应处理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注重育人环境整体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是设置在有明确陈述和预先计划的显性课程之外,通过隐蔽、潜在、间接、渗透等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非计划和非正式课程的总称,包含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文化性隐性课程和行为性隐性课程等,帮助学习者通过体验、自学、感悟、活动、影响等方式习得经验。本研究诠释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调研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基本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加强专业调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力度;更新教学手段,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高就业率并不等同于高就业质量,本文试析了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并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为例,提出了在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创业教育等方面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师院校必须从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师培养目标、探索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整合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复合型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00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3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即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培养专业技能是重中之重;就业指导突出重点;资格证书培训纳入日程。  相似文献   

16.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点,如何通过专业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转型和质量提升,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在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建设阶段的发展背景下,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必须突出优势专业建设的实践重点,必须遵循内涵发展的准确定位、竞争选拔、工程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并考虑专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做到"宽窄结合、以宽为主",以建设具有高职特点的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18.
刘敏 《职教通讯》2012,(30):30-32
详细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以就业为导向,从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已进入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相对于宏观领域的办学理念确立和中观领域的体制机制健全而言,微观领域的教学改革也需要大力推进。为此,应当在认真处理好微观教学改革的六对关系前提下,积极围绕课程、课本、课堂、课余、课外、课表等环节开展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以此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毕业统考: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度量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统考指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参加通识修养、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统一考试。毕业统考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实践意义重大。作者对毕业统考的组织过程、测试内容、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