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教小学英语多年,很喜欢自己的职业。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开发学生智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呢?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一、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每讲一课书都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创造情景,形成学习语言的环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去学习。比如,在讲第二册第三课对话时,我结合对话内容,设置了一个找铅笔的情景:开始我着急地自言自语说“Where′s my pencil?”学生说:“Is it in your pencil-box?”我这时看看自己铅笔盒说“No,it isn′t in my pencil-box.”学生又说:“Is it under your book?”我又看看书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常常听到学生在咨询这样类似的问题: “怎样才能减少男女同学之间面对面的尴尬? “怎样才能避免见到女生脸发红,说不出话这样的难堪场面? “男生和我说话,我心跳得特别厉害怎么办? “我很想向男生请教学习问题,可又担心被拒绝,更怕别人议论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可有意设置悬念,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学习完“M others’Day”一课后,我这样引导:“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母亲节,知道了母亲节的来历及一些庆祝方式,那么你知道父亲节吗?父亲节又有哪些风俗习惯?”教学完“colors”后,我这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颜色,那么请问:greenm eat是指绿色的肉吗?black tea是黑茶吗?M rs.W hite是白夫人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什么意思?”这里包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牵挂”下课。…  相似文献   

4.
当四年级学生学习了除法估算后,书中出现了这样一道估算题:7980÷79,按照习惯做法,学生们把被除数7980看成近似数8000,把除数79看成近似数80,得出:7980÷79≈8000÷80=100,这样做当然好啊,当我正准备给学生布置下一道习题时,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难道这样做不对吗?”我想。于是,我让他站起来,“请说说有什么疑问?”我说。“这道估算题用我的这种方法做行吗?”学生问。“好,听听你的意见!”我说。这位学生说:“把被除数7980看成近似数7900,除数79不变,可以得出:7980÷79≈7900÷79=100”,我让学生及时评价,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可取。此时,一双双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他。接着,又一位学生灵机一动,说:“老师,我看这样做行不  相似文献   

5.
<正>是挑战也是机遇问:在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对您产生了终身的影响?答:我教学观念的转变有赖于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林萍老师。刚调到上海时,我仍然按照之前的模式教学,为教学效果的不理想而感到束手无措,幸运的是得到林萍老师的及时指点,她的话如今仍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时刻警醒我。她曾以某一个教学环节为例,询问我:“你为什么这样讲?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时,他们的学习困难点在哪里?你这样讲有没有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这些问题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振聋发聩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学生一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兴趣必然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培育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欲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了?你妈妈今年多少岁?”有的学生大声说:“我今年8岁,妈妈今年32岁。”我把8和32写到黑板上后又问:“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学生说:“8比32少多少”“32比8多多少”“妈妈比我大24岁”“他比他的妈妈小24…  相似文献   

7.
《曼谷的小象》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饱蕴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至深。在讲读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呢?我提出可比因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我先以《曼谷的小象》写什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同学不加思索在回答:“当然是写曼谷的小象。”“是这样吗?”我再次提出疑问:“请小朋友再读一读,想一想,曼谷的小象后面还有谁?”  相似文献   

8.
“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节口语语文课上,一位教师设计下这样一个环节:(师同学们,每个人部有一些小缺点,那我们用什么方式给朋友提出呢?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提建议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小组讨论”很有意义,因为在场的每个学生都会设身处地地去想:我希望人家用什么方式给我提意见,我就把这种方式说出来。而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每个学生有了表达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美丽的彩虹》这一课时也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我事先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彩虹,然后…  相似文献   

9.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 ,并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 :在开学的第一天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朱老师。你能说说你的名字吗?”学生会很乐意地说 :“我是×××。”这样 ,利用老师和学生见面谈话的第一时间 ,我就相机出现生字 ,让学生认识“同学、你们、朱老师、名字、我”。又例如 ,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都喜欢猜…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语文学习》: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第十册语文书(苏教版)上的第2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读了这句话,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里为什么用土字旁的“地”?  相似文献   

11.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 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 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 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缩全文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13.
谈谈写总结     
学生:老师,写学习总结,有什么窍门没有?老师:写学习总结时,引言部分可以阐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概括学习中的体会、经验、成绩等。正文部分逐条加以具体说明。叙述要具体、清楚,经验或体会要鲜明、突出。如这个单元的题目“我是这样学习××的”,“××”就可以是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也可以是技能,如“弹钢琴”“踢足球”等,也可以是其他知识,如“电脑”“家务活”等。写作时抓住“这样”进行构思。学生:我想就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总结,应该如何展开呢?老师:回顾一下你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活动,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选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艾克斯雷说:“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创建和谐的课堂交际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有和谐的交际氛围。在教学中,我一改以往进教室后的公式化的问候,而是即兴地“寒暄”几句。例如一般情况下可这样问:“Nicetomeetyouagain.Howareyoutoday?It’safinedaytoday.上过其他课后,上英语课时可以问:Youhadamusiclessonjustnow,areyouhappy?Youhadamathtest.Howwasthat?如果能结合学生实际和即将要上的课的内容,有计划地与学生进行对话则效果更好。例如在学习AmericanCountryMusic时就可以问学生:Youhavejusthadamusiclesson.Doyoulikemusic?Whatkindofmusicdoyouenjoy?CanyousaysomethingaboutAmericanCountryMusic?OK,good.NowletmetellyousomethingaboutAme...  相似文献   

15.
<正>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是怎样的?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什么样的挑战或环境会激发出你的创造力?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学会培养创造力的方法了吗?”这样问,是因为有时候人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创造力,会说“我不是艺术家”“我不是音乐家”“我不是诗人、不是小说家”,但我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批语要具体     
在一个学校里,看到了一些作文本,有好几处的眉批或总批里,都有“语句不通”这类的话。我问一个学生:“老师给你批上‘语句不通’,你知道为什么不通吗?”回答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打算怎么样去改正呢?”他认乎其真地说:“我以后就不写这句呗!”听了学生这样回答,我不禁想到:老师的批语这样笼统,对学生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我有这样的想法。一则对学生有指导作用的批语,一般应该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要具体指出学生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之余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十几年的学习,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还是考试时的高分?我想这些是重要的。但我觉的更重要的是提倡知识和能力并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他们能用数学的角度去看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曾经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18.
引子冷哲:在我们学校,现在有班级出现了“等级”现象。所“等级”,就是指学习好的学为“上流”等级,学习中等的“中流”等级,学习较落后的“下流”等级。处在“上流”等级学生有自己的圈子,不太理“中流”和“下流”的同学,甚至鄙视他们。对此,连老师也束无策。请大家说说该怎么办?们学校有这样的情况吗?回应清灵帘风:我是学习好的学生,我也有一个小圈子,是与我关系特要好的几个女生。但我们没有鄙视过“差生”。不过,以班长为首的一群女孩子喜欢贬低别的同学。大家也不敢说,因为她们是班干部,有点“小权力”。刺猬大人:我属“中流”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言 《职业技术》2007,(1):55-56
作为新东方职业教育从事多年电脑美术教学的专职讲师,我经常会面试前来咨询电脑美术课程的学员。在咨询过程中一般有这样几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我不是美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我具备学习电脑美术类课程的能力吗?学习电脑美术将来就业状况如何?该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努力使学生先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是语言知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一、开辟多种通道,培养迁移意识。教师在教语言知识时,要摒弃以记忆为主的封闭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开辟迁移通道,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迁移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迁移习惯。例如我教“君幸于赵王”这一被动句的特点时,注意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不同的迁移通道。我问:你们接触过这样的句式吗?平时你们用过这样的句式吗?英语中有无类似的句式?学生找出了四句:一是数学上的“A包含于B”;二是哲学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