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弗不 《小读者》2013,(9):34-35
“啰嗦”是个贬义词,“哕嗦”之话不好听,“哕嗦”之文一般也遭人不屑,但也有“哕嗦”而绝妙的好例子。文学史上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哕嗦”诗文,就让我们来略赏几例吧。  相似文献   

2.
罗啰【请你判断】例句:他这个人太罗嗦了,我的头都快被他讲疼了。【错误辨析】例句中的错误可不容易找出来哟!大家仔细看一看“罗嗦”这个词,它有错吗?让我们来翻一翻字典吧!“罗”是单音字,读“luó”,其本义是指一种捕鸟的网。而与“罗”形体相近的“啰”共有“luō”“luó”和“luo”三个读音,在读“luō”时与“嗦”连缀成词,表示说话絮絮叨叨或者是办事使人感觉麻烦。同学们以后再遇到有“罗嗦”这样的写法时,一定要把它纠正过来,改为“啰嗦”。【正确用法】例句1: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摆下了天罗地网,管叫闯进来的敌人有来无回。例句…  相似文献   

3.
星星姐姐:腊月里的三“啰嗦”,好奇怪呀!题目就吸引着大家往下看!你会感受到那独特而浓郁的年的滋味儿……  相似文献   

4.
《琐忆》一课在评述鲁迅先生的形象时,作者在同一小段文字里连用四个“平易近人”,并没给我们“作者词汇贫乏”或“叙述重复骤啰嗦”之感,这是为什么?现在把那段话引述如下,试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孙犁小说的代表作《荷花淀》,由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的新鲜”,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因而“风靡全国”。善于通过对话描写人物,是这篇短篇小说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学报来稿为例具体分析中小学教师论文中重复啰嗦、不合逻辑、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等语病。  相似文献   

7.
开学初,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忙季节。新生报到、接待家长、领书发书、编排座位、布置环境、组建班委等等,使班主任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就在这忙碌之中,班主任的形象已在班级集体中悄悄地产生作用了。课余时学生议论着自己的班主任:“我们班班主任气质好,”“我们班班主任可凶啦”,“我班班主任说话太啰嗦”。学生回到家里,家  相似文献   

8.
张晓耕 《现代语文》2001,(10):34-34
有这样一个笑话:清朝有位秀才,平时说话作章总爱哕嗦。他进京赶考时,妻子再三叮嘱他,要他作不要哕嗦,他答应了。进京后给妻子写信:吾妻,往日说话稍哕嗦,今天说话我不哕嗦,哕嗦就是累赘,累赘就是哕嗦,因无闲暇写草头“万”字,故以“方”字去点代之,“代”与“伐”不同,盖因有撇乃“伐”也,无撇乃“代”也……  相似文献   

9.
(一)分类指导策略 幼儿在游戏中大量运用的是口头语言,人们通常称之为“口语”。通过对幼儿游戏的多次观察,我们发现幼儿所运用的口语可分为两类:一类随意性大、可变性强,很不规范或不太规范,还常夹有口误,可称为“日常口语”,另一类既通俗易懂、生动自然,具有口语的基本特点,又剔除了啰嗦、用词不当,比较准确规范,可称之为“规范口语”。  相似文献   

10.
“啰嗦”是一个联绵词,指言语的繁复或事情的琐碎。它本是一个常用词,意义非常明确,可在当前的各类著作和报章杂志中用得却非常杂乱,真所谓“百花齐放”。但是文字不同于学术观点,它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否则,人们就达不到用书面语言很好地进行交际的目的。先看几个最近出现的用例: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的“精讲”问题,已经提出好多年了,报刊上有关的文章也很多,我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下列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抓立意所在、紧扣立意所在的笔墨,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高读写能力。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写故事,写人物,写景物,都有其立意。一篇文章中有了新颖的、独特的立意,发人深省的、富有社会意义的立意,才是一篇好文章。好文章的立意总是表现在生动的形象之中,表现在生动的画面之中,表现在生动的情节之中,离开生动的形象,立意就变成没有血肉之躯,变成抽象的干巴巴的概念。我们理解了文学创作是“意”和“形”的统一,这样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也就要把握“意”和“形”的统一。通过形象来理解立意,抓住立意来感受认识形象。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寄食者”群体在沈从文笔下占比较大,且具有身份上的独特性,文章从“寄食者”这一独特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为沈从文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中,有所谓“亮相”的招数,要求演员一出场就通过一个特定的造型动作或者一句特殊的说唱宾白,给观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演员创造自己的角色提供良好的开端。文学创作中,同样也需要这种让人物亮出一个好“相”的艺术表现能力,否则,那些人物犹如“昙花一现”,成了“匆匆过客”,还有什么“不朽的艺术形象”可言。本文试就几例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出场,分析他们何以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从而说明“亮相”艺术的无限魅力。1、四两拨千斤写人,常常要概括人物总貌,给人以全面的初步印象,往往三划…  相似文献   

14.
收获时节     
早晨五点半,屋外已有“唏唏嗦嗦”的响声。我知道,这该是“农忙时节行人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重复"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十分独特重要的表现手段,在许多作家那里得到了相当广泛而成功的运用。能够被"重复"的因素,包括题材、语言、动作、细节、人物、事件、情节、场景、意象等方面,扩大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值的人们充分肯定和仿效。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长时间广为流行一种理论观点,这就是: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中必须区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文学创作应当努力塑造这两种人物,以便完成文学的“歌颂”和“暴露”的任务。这种观点,究竟是否正确?它在我国文学创作中起了一种什么作用?它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是否符合文艺的特殊规律?我以为有必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为文是极讲究精练的。他认为,要精练就应“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但同时他又将语言的“重复”与“反复”分得极清,因为“重复”是哕嗦,“反复”是艺术。他在《秋夜》是这样反复地写“枣树”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用了两次“一株”,两次“枣树”,这作为开篇句,很好地“反复”出作者当时凄切的心境。在《祝福》中,“反复”的特点是作为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反复”的形式有两种。  相似文献   

18.
奥地利德语小说家茨威格的小说以其准确、深刻地洞察人物内心幽邃、纤细的情感旅程,细腻、集中剖析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而著称,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大的读者。 通过各种艺术方式揭示人物内在的、隐藏的、易变难把握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层次.即谓“心理分析”、文学创作.文学反映现实、表现人极大程度地表现在对人的灵魂开掘上,人性的全部丰富和复杂性也常常借助于灵魂剖析得以展示。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心”.灵魂开掘亦如此。灵魂是隐秘的、幽深的.是微妙的、模糊的.它敏感、多变、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19.
二、对话的形式要多样,多则新 学生作文例2: 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我说:“不,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张老师说:“这书到底是谁的?” 我说:“是我的。” 张老师又说道:“你为什么把这种书带到学校来?” 我将这段对白抄录在黑板上,结合同学们人物对话呆板、生硬的普遍现象,以批改作文的方法,讲述了作文对话写作中常用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人物在对话之前。如;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2.人物在对话之中。如:“不,”我分辩道,“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3.人物在对话之后。如…  相似文献   

20.
教师例会是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沟通思想、布置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学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常规环节.但现实中,提起例会,很多教师们就会怨声载道,“啰嗦”“冗长”“无效”等词眼全部出现.如何改变教师例会,提高会议质量,让例会成为教师繁忙之中的一次“充电”、一次欣赏、一次教育、一次提升、一次心灵的旅行、一道工作的风景……让教师喜欢、期盼每周一次的例会? 学校可以通过“三定”,拉开教师例会改革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