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有一天我在政协大会上遇到林林同志,他要我为《救亡日报》的纪念刊写一篇序。他说:“去年本已约定胡愈之同志写的,胡愈老也答应了,不幸愈老今年逝世了,除愈老外,你是最合适的了。”的确,当《救亡日报》于1939  相似文献   

2.
许椿 《声屏世界》2011,(7):60-63
"土豆哪里去挖?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嗨!一挖一麻袋。"张翔的英语很好,曾经旁听过他几次在电话里和老外说英语,对于俺这种根本不懂"英格历史"的人来说,他能够和老外说上半个多小时,而且说得还很流畅,说明他的"英格历史"肯定不错。  相似文献   

3.
2002年新春伊始,在东视新闻娱乐频道和上海卫视等上海电视媒体黄金时段里,在众多送礼广告的吆喝声中,多了一条老外吆喝送礼的广告片,送的是《辞海》、《中华文明传真》、《图文版四大名著》、《诗与画》三大系列等书籍:办公室里,一个年轻的黄头发老外正伏案工作。随着手机短信息铃声提示,镜头渐进至手机屏幕。特写:“别忘了买新年礼物!”书店的大展台前,老外专心致志地挑选书籍。他不时抽出一本书,浏览翻阅,边看边颔首嘉许。镜头又切换到他家中,一家围坐在沙发上,孩子手里拿着书,他膝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中国籍的妻子微笑着聆听。镜头慢慢拉开,一家人其乐融融。标题淡出:“迎新贺礼,送辞书大礼”。或许是图书广告很鲜见,或许  相似文献   

4.
徐迟老人     
见过徐迟的人,谁都不会忘记他。因为他的面目有点像老外。我见到的是老年徐迟。因为要在省委礼堂召开《闻一多全集》的出版座谈会,要请省里的专家学者与会,于是我请可以说是同学的女作家方方介绍,请徐老与会。于是我带了《闻一多拿集》上门拜访。老人在他的书房里,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书房的面积不算小,摆设有他的电脑。这时他用的是286。老人是中国作家里最早使用电脑的人之一,据说他在买到电脑时曾在显示屏上打出一行字:“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后来更换了新电脑,他更说是用“彩色的光写字”。谈话从使用电脑开始。我问,用电脑会不会影响思维。  相似文献   

5.
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上海。一名22岁的美国水兵骑着刚买的一辆自行车,沿着黄浦江边兜风。上海,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第一大城的一切,对他都是如此新鲜。他真想把上海看个够。然而,他是随一艘美国军舰来接美国战俘的,任务完成,军舰就得启航。军舰带走了年轻水兵,同时也带走了年轻水兵对中国的怀念。“我老了……也算做件有价值的事情”45年后的1990年,中国首都北京。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外”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北京穿大街窜小巷,在  相似文献   

6.
索尔兹伯里何许人?他是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美国文学艺术学会主席,全美作家协会主席,曾获得国际普利策新闻奖.我是拜读了这位“老外”于76岁高龄(1985年)撰写出版的被称为斯诺《西行漫记》续篇的大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后,产生出学习他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的.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早春二月,我在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期间,有一位刚满40岁的记者调进支社。他一米八以上的个子,身材魁梧,头发有些卷曲,脸上有青青的淡淡的胡茬,戴一副眼镜,天还冷,他穿一件猎装式的皮大衣,有点像“老外”,又有点“草原风韵”。他叫张荣大,原籍博山,却在青海工作了20多年,在青海分社就有12年。在青海分社,他以吃苦耐劳和在重大工程以及柴达木开发建设新闻报道中善于独立作战和协同作战而见长。他每年深入边远地区采访长达七、八个  相似文献   

8.
一次和老外聊天,说我周游列国时,只揣了三句英语出门——“劳驾,请问……”,“谢谢!”,“再见!”我夸口不仅到处溜达,甚至还吃出外国的中餐馆都很难吃。  相似文献   

9.
翻开1991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二版,当我看到《乐做“洋劳模”愿当“主人翁”》的消息时,竟然吸引了我。虽然,这条消息并不在显眼的位置,可我仍爱不释手地少说看了三遍,并且确实咀嚼了一番。这条消息一反老面孔,“老外”在中国获得中国奖,并且一个“乐”、一个“愿”,足见“老外”对中国人的追求感兴趣了。这消息怎不不令国人振奋?用新闻术语讲,题材非但新鲜,而且重大。这条消息全文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流传颇广的笑话。有老外问中国人:听说中国有24人共吃一席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外又问:桌子那么大,怎能夹到菜呢?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三尺长的筷子。老外还是不解,这么长的筷子,夹菜是没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虽然周锐的英语七拐八弯、别别扭扭,要多洋泾浜有多洋泾浜.但此人胆大敢说,和老外对话记不起单词,哇啦哇啦地连比带画,硬是闯荡了欧罗巴.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菜乌英语世界行".当然,我还得加一个要紧前提,那就是,此乃童话作家周锐的"菜鸟英语世界行".  相似文献   

12.
余志 《航空档案》2004,(4):59-60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飞机逐渐在一些国家进行空中飞行。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比较大的清朝,很快也出现了飞机,然而,飞机不是中国制造的,来自西方国家。其中,法国飞行员环龙成为第一个驾驶飞机在中国飞行的“老外”。可惜的是.他也是第一位在中国进行飞行时遇难的“老外”。  相似文献   

13.
半路老外     
2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老外”这个称呼时,指的是那些出没在中国大地上的洋人。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自己身边这样的一些“老外”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有国外身份,包括绿卡和国籍,但却生活工作在中国;他们不像早年的“海归”一样满嘴蹦洋文,外貌和行为举止看起来与普通中国人无异,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来他与某个遥远国度的联系。作为“老外”里的新品种,他们原先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现在的身份是:半路老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麦迦 《电子出版》2005,(11):11-16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袁大宏教授曾有一件令他“想起来就汗颜”的事,八十年代他到通用汽车的技术中心参观.看到的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很小.零部件少得能数过来.就说:“这东西我们也能搞。”谁知接待他的老外听了一言不发。袁先生问翻译怎么回事?翻译悄悄说:人家没法回答你.你的想法说明了你的无知。  相似文献   

15.
若干年前,有一个叫派特斯·巴斯坦的法国人在上海发现了一款仅卖12元的球鞋,就盘算着如何把它推广到海外。签署协议时,中方代表还对这位老外报以怀疑目光。因为,几乎没人相信,这样一款"落魄"的球鞋会在欧美走红。几年后,主演过《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的国际一线影星奥兰多·布鲁姆亮相位于曼哈顿的《纽约,我爱你》片场。眼尖的人很快发现了他脚上的一双球鞋甚为眼熟,再仔细一看,正是那款"12元球鞋"。在奥兰多的"示范"下,  相似文献   

16.
去年秋天,我拍摄的一组(5幅)《义乌“联合国社区”老外不见外》的图片新闻,刊登在2005年9月8日《浙中新报》摄影专版上,图片新闻分别抓取了聚居在义乌鸡鸣山社区的老外和当地居民一起包饺子、吃月饼,参加社区巡逻,与老太太和姑娘一起唱歌跳舞等一些生活镜头,反映我国人民与外商友好相处、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情景。这组图片由于抓住了重大题材、画面生动感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报社领导、同行的好评,认为这组图片“立意高、贴近生活、具有极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该报道获得了金华市2005年度好新闻二等奖。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组图片竟引起了…  相似文献   

17.
业余作者吴爱连的记事短文《骑车撞了“老外”》,在《首钢报》周末副刊“百花”版头条位置刊出后,《北京晚报》的“都市生活”专版头条也刊载了此稿。一篇500字的小稿,何以能被两家报纸的专版不约而同地选作头条?我认为此稿有以下特点:一、选材好。记实性的文章就是要求作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要求以小见大,善于选材。《骑车撞了“老外”》的作者把握了这一规律。下班骑车去换煤气,不巧中途与人相撞,实属平常人平常事。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但作者能注意从平常生活中抓取写作镜头,从平常生活中发现不平常之处。你看,  相似文献   

18.
闪烁刺眼的户外头灯被临时绑在晾衣杆上,新买的大音箱里奏出节奏生猛的电子乐,这个迷幻的家让王老板头晕目眩。他自己开的农家小旅馆变成了临时夜店,数百个老外在小天井互相搭讪、跳舞。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14,(1):100-101
2013年11月3日上午.一则名为“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的图片报道被多家门户网站采用.引发网友热议。该报道称“一名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旁边时突然摔倒”.并称老外被碰瓷掏了1800元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位富有魅力的领袖人物。虽然他已融入了历史,但他的生平经历、领导艺术、理论建树和光辉思想,仍激起人们巨大的研究热情。近年来,关于毛泽东的书出了不少,有我们自己写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外“越俎代庖”,再由我们翻译过来的。这样中西合力,在出版界形成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毛泽东热”。不过,其中多为纪实文学或人物传记,而着力于分析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书籍并不多见。因此,《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一书的出版便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