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爱玲和樋口一叶分别是中国和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们在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本文分析比较了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樋口一叶《十三夜》中的阿关两个人物形象,认为两位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人都对女性解放之路进行了深入且理性的思考,并通过文学作品给予当时的女性以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与《红楼梦》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了她对《红楼梦》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的影响也是无所不在的。《红楼梦》是以女性世界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创造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色·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则是爱情至上。两人相同境遇的不同展示,显示了作家对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色·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则是爱情至上。两人相同境遇的不同展示,显示了作家对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5.
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反抗压迫的女性主义思想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思想运动,英国的简奥斯汀和中国的张爱玲就是反抗男性压迫,支持女性独立的两位女性作家。她们通过自己笔下的角色,写出了女性的心声,同时,也解构了男权社会中所塑造的光辉,伟大的男子形象。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女性书写和书写女性是一时之潮流,但是很多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都带有神化或者男人化的味道。张爱玲在散文集《流言》中却塑造出了一种迥异他人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从张爱玲在散文集中提出的"妇人性"入手,探索张爱玲所塑造的一个享受世俗乐趣,体味人生悲凉,有着些许缺点的真实的、立体的女性形象,观察张爱玲是怎样做到女性形象的重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篇常常被人忽略的小说 ,张爱玲的短篇《封锁》恰恰以浓缩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泄露了女性生存的悲剧形态与悲凉意味 ,即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与不自觉所带来的生命的难堪与尴尬。张爱玲以冷静而理性的目光注视着她笔下的女性的生存 ,这使《封锁》呈现出一种尖锐而深刻的质地。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女性作家,她以冷静的笔调在《金锁记》中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旧社会压迫而丧失了正常人性的封建时期女性形象,轰动了整个文坛。而远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天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笔下创造了另一部举世瞩目的巨作,就是《呼啸山庄》。在张爱玲和艾米莉的文学世界对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风格上还是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两位伟大的女作家的风格差异就成了背后原因的重要一环。文章试图以《金锁记》和《呼啸山庄》为例进行对比,从而将张爱玲与艾米丽的创作风格进行研究对比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篇章,娜拉出走成为一种时代风气,也形成了新文学中探讨新女性命运的娜拉主题。胡适书写娜拉主题的重心是出走,到了鲁迅笔下就变成了反出走。曹禺、张爱玲笔下的陈白露、曼璐是被迫出走的娜拉,同样纠缠在父权、夫权和自身的束缚下。曹禺基于文学改良社会和人生的宏愿,《日出》就侧重在社会外力对陈白露的压迫。《半生缘》中新女性自愿走进红舞厅,是张爱玲对娜拉主题做出的一种反性别书写的性别书写、反女性解放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妇女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依附于男子。张爱玲和施叔青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经济上、人格上,以及心理上、感情上都不能独立的女性。文章通过比较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倾城之恋》)和施叔青笔下的愫细(《愫细怨》),分析了女性自立意识的艰难成长。  相似文献   

11.
乔伊斯和张爱玲这两位东西方文学大家无论在出生背景、写作风格、文学成就等等方面相差甚远,但是两者都非常擅长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人性使作品散发永恒的魅力。他们笔下的两位女性的或留或走都无法摆脱男权社会的统治,都无法决定她们最终的幸福,选择背后唱挽的是女性无奈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走红的女作家,其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使她的文学创作独树一帜,她笔下的女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本文试从白流功追求与范柳原的爱情与婚姻的真正目的入手来分析女性在婚姻中的状态与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以女性为主,描写女性又多写他们的婚姻爱情:她们的婚姻多是无爱的,脱离感情的范畴,婚姻披戴着诸多枷锁。借婚恋这一视角,张爱玲以非女性主义的笔调写出了现代女性婚姻与爱情分离的矛盾,揭示出无爱的婚姻造成女性悲剧的根源。本文试通过对张爱玲笔下女性婚姻爱情关系的分析,了解张爱玲本人对女性婚恋问题及社会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有自私、利己性的一面。但由于赛珍珠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宗教精神,使她以爱为良剂,最终赋予了母亲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张爱玲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双重失望,使她根本就不相信母爱的存在。她认为时母爱的提倡说明了“母性”一方面是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是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对男性话语的无可奈何的认同,充分表明了“母爱”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笔下的薇龙和亦舒笔下喜宝有着相同的遭遇,都在求学但又家庭贫困,但细究两位处于都市之中的女子沦落的原因又不尽相同。对物质的渴望、道路的选择、情感的需求、女性的自主意识在两个时代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虽相隔两个时空,张爱玲与亦舒通过对两性关系冷静地体察,对女性自身的缺陷毫不讳言,对女性的命运发出深沉的叩问。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作品多为女性题材,她最擅长于刻画女性心理,她笔下的女性多为悲剧人物,然而也有不服输、不认命,凭借灵活机智与男人周旋较量,将命运的缰绳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另类女性。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在《十八春》中表现出对中国现代女性命运的思考。女性悲剧命运集中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依赖,不单单在生存上、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对男性的巨大依赖。她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追求幸福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张爱玲在《十八春》中描摹了众多的女性,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她们悲剧命运背后的根源。顾曼桢和石翠芝代表了那个时期女性意识的萌芽,顾曼璐是一个被奴化的女性典型。而顾太太和沈太太作为两个母亲,张爱玲把她们作为凡人来写,这一改母亲在大众心中的伟大傲岸形象,张爱玲甚至把一些丑化的痕迹留在了她们身上。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传奇》用空间书写的方式建立痴女怨女与都市哀乐的联系,写尽了上海和香港市民的普通"传奇".《传奇》的空间形态分为场景虚幻空间、故事意义空间、心理空间.张爱玲空间叙事的策略极具张力,参差对照,是"启示性"而非"完成性"的.读者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可以更加透彻感受张爱玲笔下的两座城以及张爱玲的独特笔法.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始终引起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从心理特征、思想特征和命运特征三个方面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借此更好地解读张爱玲。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张爱玲和苏青.她们的创作以表现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见长.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成为她们的叙述对象.本文试从张爱玲、苏青笔下男性形象的特点分析,对两位作家的认知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