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汪国真,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有意识地对人生的意义作了积极的探索,作品中闪现出的思想火花,照亮了多少颗困惑、苦闷而又忧伤的心!在表达技巧方面,汪国真更是大胆创新,不论是立意还是构思都有其独特之处,于文中创设的艺术境界也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薛占芬 《现代语文》2005,(11):22-22
先秦散文比喻多.不论是历史散文还是诸子散文,比喻比比皆是,而且都是用来说理论辩.先秦散文运用比喻多,是由于中国古人大抵偏爱具体形象,思维诗意化,领悟方式诗情化.  相似文献   

3.
仫佬族作家潘琦长期以来笔耕不辍,在散文创作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潘琦的散文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儿,不论是他的游记散文、怀人散文还是随感类的短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流露着强烈深挚的情感。潘琦的散文对世事人情有着较好的体悟,这一方面是潘琦生活睿智和品格豁达的表现,同时也是其厚积薄发文学素养的展露。从这个意义上看,潘琦的散文富于知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林非有着20世纪散文理论家和散文家的双重身份,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创作方面他都有着巨大的成就,对他的散文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分析,对于把握散文发展的时代脉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林非的创作理论为基石,分析其作品,评价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格律诗的语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散文,不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句子的语序有常式。也有变式。诗歌也是如此。不论古代散文,还是现代散文,语序的变化都是为了适应语言环境,达到某种修辞目的。现代诗歌也是如此。至于古代诗歌,尤其是格律诗的语序变化,除修辞手段外,还要适应格律的要求,诸如平仄、押韵、对仗,都有所制约,因此古代诗歌,特别是格律诗中的变式句较之散文要多得多。毫无疑问,考察、描写这种现象对理解诗的意义是有益的。 请看:  相似文献   

6.
《〈还乡梦〉自序》一文既是自序,又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抒情散文。全文不论是交代自己的经历、行踪,还是叙写这本诗集的创作意图,都引用了中外散文、小说中心语句或者典故、成语、古诗来阐明文旨。  相似文献   

7.
汉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兴盛,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散文在历经先秦时期的昌盛后,在汉代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突破与发展,这个时期出现了成熟的碑文和游记,骈文也确立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散文在汉代时期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演变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说:“叶绍钧风格谨严.思想每把握得住现实.所以他所写的.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感触。所作的散文虽则不多.而他所特有的风致.却早在短短的几篇文学里具备了: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说:"叶绍钧风格谨严,思想每把握得住现实,所以他所写的,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感触.所作的散文虽则不多,而他所特有的风致,却早在短短的几篇文学里具备了;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  相似文献   

10.
游记散文虽作为苏轼创作的多种文体中数量较少的一类,但其蕴含的艺术研究价值却是极高的。不论是修辞、表达,还是结构、风格上都别具一格,对前人有充分的继承发扬创新,对后人又是值得借鉴的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1.
李林 《华章》2007,(6):141-141
对于宇宙万物由来的探索,中国自古代就有,这表现在现存为数不多的创世神话论著中,不论是盘古开天辟地,还是先秦诸子散文,都涉及到把混沌化为秩序.他们都反映了古代人对宇宙和万物起源的思考,有很多也加入了中国传统道教的成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基础,但写作文时用词不够规范,往往词不达意。语文课本中不论是富有韵律的诗歌、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喻理于事的寓言、童话、小故事,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素材。  相似文献   

13.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一篇文言文形式的散文自传,也是林语堂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译作,不论是词句,还是篇章,都代表着林语堂译作的最高水平。通过对比,分析译文的翻译技巧,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原文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以古汉语为表达工具的文言诗歌(包括辞、赋、诗、词、曲等样式);不论是民歌还是文人之作,也不论是古人还是近人所写,都要受中国诗歌规则的制约.这里说的规则包括句数、字数、韵脚、对仗、节奏、平仄等因素.由于诗歌语言必须集中凝炼,并且还要遵从某些特殊规则,于是便产生了一些文言散文里少见的或没有的词法和句法.以诗歌句法而论,就有相当多的特殊语序句,不能用散文语法去解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个句子里,"多情"是"笑"的宾语中的一部分,提到动词之前,显然不同于散文语句中的宾语前置."六亿神州尽舜尧",把"六亿"的定语"神州"置于中心词之后,也不同于散句中的定语后置.至于"三尺献龙泉"这样的语序,在散文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文言诗歌尤其是格律严格的近体诗  相似文献   

15.
叙述散文,景物描写是作品的有机体。不论是“竹篱茅舍,红杏掩映”的简略描写,还是象冰心《小橘灯》开头整段  相似文献   

16.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以"亲近文学"为主题的课文.通过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五篇文章,通过多姿多彩的内容把学生引入文学之门.不论是美的画卷,还是美的情感;不论是美的形象,还是美的语言.都让学生从巾体会到文学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自己去探究和发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止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本单元涉及文体有散文、诗歌、小说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不论是情感还是语言皆给人以清新流畅的感觉。尤其是思路开阔,只用较少的文字(仅600字左右)就把从古到今、从中到  相似文献   

18.
杨绛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杨绛在《自序》里自谦地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其实众所周知,杨绛先生不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是用“心”在进行的,尤其是散文。她的散文文风恬淡、平和、睿智,似水,又胜酒,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干净明晰的语言在她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正>《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文。不论是写景营造环境的静、雅、美,描写手段的多样,修辞手法的新奇,抑或是情感抒发的委婉深挚,这篇文章都具有很高的学习鉴赏价值。在多次授课的过程中,《荷塘月色》给笔者愈加强烈的感受在于其"一动一静,化而为工;写景写情,趋于造境"。抓住动静,不论是造句、炼字,还是情景之变化也便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的女作家陈染,八十年代初期才开始在文坛上展露头角,陆续她发表过大量散文、诗歌,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普遍为人们所知,作品也开始呈现出逐渐成熟的趋势,不论是在作品的主体框架上还是文体题材上都呈现其独有的特殊性,她的作品被打上鲜明"私人化"的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