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抓到好新闻?”我是这样告诉他的;“就像福尔摩斯那样,用眼力去侦破一切.”  相似文献   

2.
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距今已经8年多了,作为一名援藏记,我与孔繁森有过多次交往,并多次报道过他的感人事迹。在他去世前一个多月,我还随同他一起驱车数千公里赴阿里地区采访,朝夕相处,度过了终身难忘的一段时光。孔繁森同志去世后,我怀着悲痛而崇敬的心情,追寻他的足迹,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报道工作。在宣传孔繁森事迹方面,我可以说在全国创下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3.
马莉 《大观周刊》2012,(25):223-223
我仰望那些教育专家.我羡慕那些教育名师,但我自己只是一名默默在教育战线上努力的平凡的教师.做的都是平凡的事当然每天上的课都是简单而又平凡的。我们常常在开玩笑说,我们如果每堂课都像竞赛课那样准备这样那样.不累死才怪.而私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做到像薛法根说的那样“能训练学生的听访读写的能力就够了”。教育专家魏南江在专家访谈中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讲究“语文性”.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丰碑不尽的思念──回忆孔繁森事迹宣传的前前后后沈开运人民的好儿子,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去世已经一年多了。他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印入了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心田。我有幸和孔繁森同志在阿里、在新疆共同度过了一个多月难忘的日子,在他不幸以身殉职后...  相似文献   

5.
拒绝书评     
《上海档案工作》2011,(2):31-31
胡鸿杰在2010年第6期《档案学通讯》撰文道:前些日子一位学界老前辈来信,说打算为我们刊物写一篇书评。这事要是放在过去,像他这样的“大腕”,客气的话打个招呼告诉你“投稿”,不客气的话就该直接告诉你准备放在哪一期甚至什么位置了,但是,现在已经“俱往矣”……因此.我毫不犹豫且非常客气地告诉他,我们的刊物不登书评。  相似文献   

6.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南京旧友来并,我说你离上海近,去“世博”了吗?他说那不是“世博”,简直就是“肉博”。饭桌上另一位太原友人说,凡是从“世博”回来的,没有不后悔的!你后悔吗?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没有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8.
1977年 各省市自治区单独命题。其中:北京: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1、他像雷锋同志那样2、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上海:1、“知识越多越反动”吗?2、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  相似文献   

9.
轶事四则     
《出版参考》2014,(3):43-43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终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两个朋友,一个朋友问他:“你不为你的独身主义后悔吗?”斯宾塞愉快地答道:“人们应该满意自己所做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新疆因公殉职。作为一名援藏记者,我与孔繁森有过许多次交往,并在他生前就报道过他的感人事迹。在他去世前一个多月,我还随同他一起驱车数千公里赴阿里地区采访。朝夕相处,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段时光。孔繁森同志去世后,我怀着悲痛而崇敬的心情,追寻他的足迹,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报道工  相似文献   

11.
今年11月29日,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原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因公殉职10周年。多年来,我常想,能与像孔繁森这样的先进人物接触,能近距离地感受孔繁森的精神世界,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孔繁森的事迹和风采,这是一名记者的荣幸。而我,更是珍惜这一似乎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我陷入了久久的凝思…… “人,最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下的这句普普通通的真理,在我的心灵深处警钟般地鸣响着。 对于人生只有一次的最宝贵的生命,究竞该怎样度过呢?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回答。保尔·柯察金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差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早就听说,在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中,注重积累资料是穆欣同志的一大特长。读过他的不少作品,也确以资料翔实、叙事准确、生动见称。我去向他请教。凭着一纸间接得来的地址,找到北京西郊的一幢宿舍楼前。迎面走来一位中等个子、头发花白的老同志,我上前打听:“穆欣同志是不是住在这幢楼上?”他笑咪咪地说:“我就是穆欣。”一口河南乡音,一脸和蔼的笑容,一身朴素的衣著,——这位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著作家是这样平易近人。他的住室象他的文章那样,质朴无华,不事夸  相似文献   

14.
一天,著名作家刘绍棠应邀到南开大学讲学。他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即使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和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这时,一位学生向他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写和有所不写,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刘就开玩笑说:“你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递条子的姑娘呈现迷惑和茫然的神情,刘微笑地解释说:“我是要看看,你的学生证上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疤的照片。”这位姑娘更感莫名其妙:“长疤时谁拍照片啊?怪寒碜。”刘因势利导地说:“是呀!你不在  相似文献   

15.
学习刘义权,就是要像他那样增强使命感。要学习他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献身档案事业的人生志向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有所作为。要像他那样忠诚于事业。刘义权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锲而不舍,坚守平凡,就能创造非凡。要像他那样真抓实干。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进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届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评选揭晓。解放军报社的江志顺,是9位获奖者之一。他有何能耐,在全国摄影记者高手如林的竞争中独执牛耳? 授奖大会举行前夕,我去他家登门造访。“没有解放军报,就没有我江志顺”“他是个怪人。”他的爱人启淑梅这样称他。他不抽烟,不喝酒,不会跳舞,不会玩麻将……他的兴趣全在摄影上。你同他交谈,他总是谈照片,谈刊物。  相似文献   

17.
我刚学写稿时那个难劲就别提了,为找不到题材着急,写出来人家不用还是着急。一位通讯员告诉我:“你去请教请教牛林。”我说:“我不认识啊!只在报纸上看到这两个字。”他告诉我说:“牛林是咱县委通讯组的,人可热情啦,你去了准不白跑。”我心想:人家是县里的能理咱这乡下无名小卒吗?但强烈的求知心  相似文献   

18.
先讲一个趣闻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 “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 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  相似文献   

19.
白宫首席发言人的工作,是件绝妙无比的工作,任凭什么诱惑也不能让我放弃这段经历。——白宫前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 1981年3月30日。里根入主白宫刚满10个星期。午饭后,白宫副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请示他的顶头上司吉姆·布雷迪:“是你随总统去呢?还是要我去?”原来,里根总统定于当天下午在劳联——产联建筑业工会全国会议上发表演讲,地点是华盛顿希尔顿饭店。“还是我去吧,”布雷迪告诉斯皮克斯。就在这一天,一位名叫辛克利的青年在希尔顿饭店开枪行刺,里根负伤入院,但不久便痊愈,而他的  相似文献   

2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某新闻班在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位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一件轶事,这位名人回避不谈。你说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采访呢,还是就此结束?”……课后人们争论不休。有的说:“应该继续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